-
呂不韋是飲鴆自盡的。相國呂不韋因侍奉先王有很大功勞,還有很多賓客辯士為他說情,秦王恐怕他發動叛亂,在正式繼位掌權后,就將呂不韋革職,下令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一想到自己逐漸被逼迫,害怕日后被殺,就喝下毒酒自殺而死。
-
秦統一的貨幣叫秦半兩。從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錢(前336年)起算,到秦滅亡(前206年),秦半兩錢(含戰國)的生產共延續了130年。
-
秦二世,胡亥,公元 前210年―公元前207年。秦始皇,(秦始皇帝),嬴政/趙政(正)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21年。秦莊襄王(秦莊王),秦異人/嬴楚,公元前249年—公元前247年 。秦孝文王 ,嬴柱/趙柱,公元前250年。
-
公元前336年,秦惠文王開始鑄造法定貨幣,每枚重為當時的半兩(即十二株),所以叫半兩錢。
-
商鞅作死之一是太過囂張和狂妄自大,后來商鞅在變法過程中,不惜加大處罰,來為自己掙名聲,這就是他作死的第二個禍根,第三個原因是商鞅推行的變法,因為急功近利,把藥下太猛,失了民心。
-
張儀是什么人,張儀(?-前309年),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后裔,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游說入秦。秦惠王封張儀為相,后來張儀出使游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張儀是魏國安邑人,也就是現在的山西萬榮,他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入秦游說。秦惠王封張儀
-
春秋戰國是什么時候,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屬于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春秋戰國的時間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