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 [yuán] 部首:土 五筆:FGJG 筆畫:9 [解釋]1.矮墻,墻:短~。城~。墻~。 2.城:詩(省城)。 3.官署:諫~(諫官官署)。 4.星的區域,古代把眾星分為上、中、下三垣。 5.姓。
垣字的讀音
這個漢字讀作yuán,和原來的原同音。
斷壁殘垣 [duàn bì cán yuán] 斷壁殘垣 [duàn bì cán yuán] 近義詞:斷壁頹垣 殘垣:倒了的短墻。殘存和坍塌了的墻壁。形容殘敗的景象。 例句: 1、有人為盛世的隕落哀泣,有人卻在斷壁殘垣中勾畫美麗的圖景。 2、這座曾經香火旺盛的寺廟現在只剩
垣字的意思
垣是形聲字。本義是表示矮墻,也泛指墻。《說文》中注釋:垣,墻也。又由墻的意思引申為城墉的意思,例如后來有稱省城為省垣的。它也是官署的一種代稱。同時還是一個姓氏。
讀音: yuán。 釋義: (形聲。從土,亙( xuān)聲。本義:矮墻,也泛指墻) 同本義 垣,墻也。——《說文》 既勤垣墉。——《書·梓材》。馬注:“卑曰垣,高曰墉。” 周垣之高八尺。——《墨子·備城門》 盡毀其館之垣。——《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為家不治垣產。——
垣字的應用
垣在古漢語中使用較多,組詞如城垣,是指中國古代圍繞城市的城墻。其廣義還包括城門、城樓、角樓、馬面還有甕城。
垣——wun4(讀“桓”音)。見《廣州話正音字典》第160頁(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2年7月第一版 2002年7月第一次印刷) 擴展資料:垣,拼音yuán,屬通用字。垣本意為墻,引申為城(取保護之意)。此外還是姓氏用字。 形聲字,形旁為“土”,聲旁為“亙
在當今日常生活中也多指城墻的意思,如成語“斷壁殘垣”仍經常被人們使用,形容建筑物倒塌殘破的景象。
垣 拼音: yuán 筆順編碼: 橫, 豎, 提,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解釋: 1.矮墻,墻:短~。城~。墻~。2.城:詩(省城)。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斷垣殘壁怎么讀
斷垣殘壁拼音:
[duàn yuán cán bì]
斷垣殘壁_百度漢語
[釋義] 形容房屋倒塌殘破的景象。
[出處] 徐遲《火中的鳳凰》:“灰紅的火焰漸漸熄滅,留下一片瓦礫場,斷垣殘壁。”
東陽西垣 讀音
東陽西垣
拼音[dōng] [yáng] [xī] [yuán]
《項脊軒志》 文中“垣墻周庭,以當南日”中的 “當”有無通假現象,讀音是什么?如題 謝謝了
有通假,當和擋通假。
洹和垣怎么普通話和粵語讀音
洹讀元和緩更多追問追答追答垣讀緩http://ykyi.net/dict/index.php?char=%E5%9E%A3這里是讀音。求采納
"新垣結衣"的第2個字念什么啊?
垣 (yuán)
釋義:
矮墻,墻:短~。城~。墻~。 2.城:省~(省城)。 3.官署:諫~(諫官官署)。 4.星的區
域,古代把眾星分為上、中、下三垣。 5.姓。
拓展資料
垣,形聲,從土,亙(xuān)聲。本義:矮墻,也泛指墻
同本義
垣,墻也。——《說文》
既勤垣墉。——《書·梓材》。馬注:“卑曰垣,高曰墉。”
周垣之高八尺。——《墨子·備城門》
盡毀其館之垣。——《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為家不治垣產。——《漢書·蕭何傳》
又如:垣衣(生在墻垣上的苔);垣堵(墻);垣屋(有圍墻的房室;圍墻和房屋)
城墉。后叫省城為省垣
官署的代稱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杜甫《春宿左省詩》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