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對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代。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祭月作為民間過節的重要習俗之一,逐漸演化為賞月、頌月等活動。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后來才調至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22年12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發布,2023年中秋節、國慶節: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中秋節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習俗有賞桂花、賞月、吃月餅、祭月、燃燈等。
1、賞桂花:在中秋時剛好是桂花飄香的時候,桂花在古代也一直是和月亮相關聯,也衍生出了很多神話故事。而桂花作為一種名貴的品種,它也有著喜慶、吉祥的象征。在中秋這一天賞桂花,聞著沁人心脾的香味,感受不一樣的味道,從而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2、賞月:中秋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古時很多的詩人、文豪也會在這時邀友賞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3、吃月餅: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4、祭月:中秋夜,要拜祭月神,設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對著月亮依次拜祭,再有家中主婦按照家里的人口切好月餅,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5、燃燈: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懸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
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中秋的風俗習慣非常多,傳統的有祭月、賞月、拜月等,各地方還有觀潮、賞燈、猜謎、吃月餅等習俗。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一些常見的中秋風俗習慣吧~~
1、吃月餅。中秋節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2、賞月。中秋節賞月寓意著團圓、寄托情懷。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游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一鉤新月,可聯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可聯想到美好的團圓生活。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3、猜謎。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象征愛情的。
4、觀潮。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就有了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朝也有觀潮記載。因為在中秋時節潮水受月球引力的影響大,會長大潮,所以要觀潮,中秋觀潮象征著團圓,而且也是象征的遠方親友的歸來。
5、燃燈。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中秋節燃燈是對已逝去人的一種思念,也是祈禱家人身體健康和闔家歡樂一說。
6、賞桂花、飲桂花酒。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桂花是富貴吉祥、子孫昌盛的象征,而中秋佳節飲用桂花酒寓意家庭甜蜜,富貴吉祥,子孫昌盛。
7、玩花燈。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扎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花燈不僅代表著照亮團圓的路,還營造了團圓美滿的氛圍。
以上就是中秋節的一些風俗習慣知識分享了,歡迎大家底下留言分享自己家鄉的中秋風俗習慣哦~~~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1、祭月:祭月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人們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賞月,托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愿。
2、賞月:據說中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
3、吃月餅: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象征著大團圓,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
4、燃燈: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
5、猜謎:中秋月圓夜會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中秋節有哪些習俗?
中秋節傳統習俗有:
1、祭月。祭月,是古代我國一些地方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祭月作為中秋節重要的祭禮之一,從古代延續,逐漸演化為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同時也成為現代人渴望團聚、寄托對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態。
12、玩花燈。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令人贊嘆。
13、飲桂花酒。在中秋佳節,民間自古有飲桂花酒的習俗。中秋之夜,仰望著明月,聞著陣陣桂香,遙想吳剛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享受。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