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地球媽媽”多少歲了。
由今天的科學家會告訴你,地球至少有46.5億歲了。可是人類的祖先――猿人,也不過是200萬-300萬年前才出現的。在人類出現之前,是誰記載了地球的歷史,今天的科學家又是怎么知道地球年齡的呢?我們知道,樹有年輪。一棵樹生長的年數會在樹干橫切面上的圓圈數上顯示出來,層與層之間的界限非常清晰。與此類似,地球也有“年輪”。科學家測定地球年齡的一個方法就是對地球上巖層的性質和變化進行研究。通過各種不同的巖層,人們可以追溯那些過去年代的情形,也可以追溯一些地方的地質歷史。
在20世紀發現放射性元素和它變成的同位素后,人們終于找到了一個比較精確計算巖石年齡的方法。根據科學方法鑒定出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是阿米佐克片麻巖,這種巖石是在格陵蘭島西部戈特哈布地區發現的。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測定它約有38億歲,測定時所使用的方法是銣―鍶放射性同位素法。不久前,科學家把放射性年代測定法運用到對隕星碎塊年齡的測定中,發現太陽系碎屑的年齡大都在45億-47億歲問。他們認為,在同一時期,太陽系的成員大多形成了,從而也可以證明地球大約有多少歲了。
澳大利亞地質學家最近發現了一種巖石晶粒,這種巖石晶粒具有41億-42億年的歷史,它比格陵蘭西部巖石至少要早3億年。地質學家們根據這一發現認為,地球早在46.5億年前,就同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和月亮一起形成了,而且地球在它起源以后遭受到了隕石的重力沖擊,時間至少長達5億年。隕石猛烈的轟擊毀壞了地球原始表殼的全部形跡。在發展過程中,地殼形成了各個不同年代的地層,還有各種巖石保存在各種地層中,它們從低等走向高等,從簡單走向復雜。它們留下的痕跡記錄并展示著地球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歷史。
地質學家把地球的歷史分成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時期:太古代從地球誕生到25億年前。那時,地球上是一片廣闊的海洋,散布著一些火山島,狹小的陸地上盡是些禿山。地球上的生命剛剛孕育發生,原始細菌開始繁衍發展。元古代距今24億-6億年前。這個時候大片陸地出現,海洋藻類和無脊椎動物開始繁衍。古生代距今6億-2.5億年前。地殼劇烈變動,亞歐和北美大陸已形成雛形。最早出現的三葉蟲興盛一時,隨后大批魚類繁殖起來。兩棲動物作為陸上脊椎動物之一,已成為當時最高級的動物,爬行動物和有翅昆蟲也出現了。中生代距今2.5億-1億年前。
已基本形成了大陸輪廓,太平洋地帶地殼運動劇烈,大山系和豐富礦藏開始形成。這時是爬行動物時代,爬行動物中的霸主是恐龍。原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也在此時出現了。新生代1億年前到現在。一次規模巨大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在地球上出現,地球上海陸面貌同現在基本相似了。哺乳動物開始繁殖的時代是新生代的第三紀,第四紀則是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時代。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對地球的年齡一定能做出更加準確的測定。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