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凱申什么梗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2-04-03 07:47:46
常凱申什么梗
常凱申,為蔣介石之錯譯名。出自清華大學歷史系副主任王奇對ChiangKai-shek(即“蔣介石”的韋氏拼音寫法)的翻譯。王奇于2008年10月出版的《中俄國界東段學術史研究:中國、俄國、西方學者視野中的中俄國界東段問題》一書中,將蔣介石(采用韋氏拼音的原文為ChiangKai-shek)翻譯為“常凱申”,與當年將孟子翻譯成“門修斯”如出一轍,如此“歷史學家”令國人對中國教育界專家學者研究學術的權威性和文化素養之水準產生巨大疑慮。
導讀常凱申,為蔣介石之錯譯名。出自清華大學歷史系副主任王奇對ChiangKai-shek(即“蔣介石”的韋氏拼音寫法)的翻譯。王奇于2008年10月出版的《中俄國界東段學術史研究:中國、俄國、西方學者視野中的中俄國界東段問題》一書中,將蔣介石(采用韋氏拼音的原文為ChiangKai-shek)翻譯為“常凱申”,與當年將孟子翻譯成“門修斯”如出一轍,如此“歷史學家”令國人對中國教育界專家學者研究學術的權威性和文化素養之水準產生巨大疑慮。

1、常凱申,為蔣介石之錯譯名。出自清華大學歷史系副主任王奇對ChiangKai-shek(即“蔣介石”的韋氏拼音寫法)的翻譯。王奇于2008年10月出版的《中俄國界東段學術史研究:中國、俄國、西方學者視野中的中俄國界東段問題》一書中,將蔣介石(采用韋氏拼音的原文為ChiangKai-shek)翻譯為“常凱申”,與當年將孟子翻譯成“門修斯”如出一轍,如此“歷史學家”令國人對中國教育界專家學者研究學術的權威性和文化素養之水準產生巨大疑慮。
2、韋氏拼音,又稱威氏拼音法,由英國人ThomasFrancisWade于19世紀后期制定,被普遍用來拼寫中國的人名、地名。新中國制定、推行漢語拼音之后,國內不再使用韋氏拼音法,但至今韋氏拼音法仍在西方學術界較為流行。
3、王奇副教授畢業于北京大學,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留學后繼續在清華大學歷史系任教,這次被人披露錯誤,清華教育之虛浮,學術科研之薄弱可見一斑,滑天下之大稽,毀北大清華百年之聲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常凱申什么梗
常凱申,為蔣介石之錯譯名。出自清華大學歷史系副主任王奇對ChiangKai-shek(即“蔣介石”的韋氏拼音寫法)的翻譯。王奇于2008年10月出版的《中俄國界東段學術史研究:中國、俄國、西方學者視野中的中俄國界東段問題》一書中,將蔣介石(采用韋氏拼音的原文為ChiangKai-shek)翻譯為“常凱申”,與當年將孟子翻譯成“門修斯”如出一轍,如此“歷史學家”令國人對中國教育界專家學者研究學術的權威性和文化素養之水準產生巨大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