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道一直是我國優良的傳統,在教師節這天是學生們向老師傳達敬意,那我國的教師節又是什么時候確定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探索一下。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建立教師節,是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逐步使教師的工作真正成為社會上最受人尊重、最值得羨慕的職業之一,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氣;有利于全社會關心教育事業,有利于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擴展資料: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直至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教師,這個職業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職業之一。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內,根據學校設施條件和個人職稱專業,安排座位、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引導輔導幫助學生學習、組織聽課練習,組織考試、傳授科學文化基本知識,開展主持學術交流、提高學生的觀察學習、記憶認知、動手溝通、操作等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經驗技術。
他受社會的委托對受教育者進行專門的具有建設性的教育,執行各項教育政策,維護社會穩定,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各類高素質或實用人才。在社會發展中,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對學生來說,又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個性的塑造者。
因此人們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崇高稱號給予人民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他是學生們身心發展過程的教育者、領導者、組織者。教師工作質量的好壞關系到我國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質提高的程度,從而影響到國家的興衰。
以上就是教師節的由來了,希望大家能夠在教師節那天給老師獻上一份心意。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