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食物有哪些 吃豆類食品有什么好處作用
在蛋白質互補作用中可以大顯身手的是大豆。大豆含蛋白質36-40%,就是說,大豆成分中差不多將近一半是由蛋白質構成的,而且質量還很好,尤其是米和面中含量比較小的賴氨酸在大豆中含量很豐富,在主食中適當加入一些豆類食品,對身體將大有好處。譬如吃油餅喝豆漿,吃面條以黃豆當面碼、蒸窩窩頭加些豆面或豆粉;熬米粥時加些小豆或綠豆等等,吃法還很多,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相條件適當選擇。
豆類
豆類在我國人民膳食中占有重要地位。豆類的品種很多,主要有大豆、蠶豆、綠豆、赤豆、豌豆等。
1.大豆:每100克含蛋白質36.3克,量多質優。其生物利用度及營養價值與動物性蛋白質相當,含有人體全部8種必需氨基酸,屬于完全蛋白質.富含以亞油酸為主的不飽和脂肪酸,以及維生素E,卵磷脂和皂甙等,均有降膽固醇、減肥、預防動脈硬化作用。特別是大豆蛋白不含膽固醇,可抑制機體小腸對膽固醇吸收,以避免膽固醇對人體的不利作用。大豆有較好的防癌作用,絕經前的婦女常吃大豆及其制品.可使患乳腺癌的危險性降低50%。大豆中又有黃豆、黑豆、青豆之分。利用大豆可以制成豆腐、百葉(千張)、腐干、素雞、豆漿和豆芽等各種豆制品。這些制品是有利于人體健康又價廉物美的最佳健康食品。
2.綠豆: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58.8克,蛋白質23.8克,脂肪0.5克,是一種高蛋白、高糖、低脂肪豆類。蛋白質含量比雞肉多,比谷類多數倍,是食用豆類中蛋白質功效比值最高的。氨基酸種類齊全,其中賴氨酸含量高于一般動物性食物。綠豆有促進人體吞噬細胞增加及吞噬功能增強的作用。綠豆因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可制成具有消熱解毒利尿的清涼飲料,治暑熱煩渴,頗受歡迎。經常飲用綠豆飲料,可減肥,養顏,促進機體新陳代謝,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等。
3.赤豆:又名小豆、赤小豆、紅豆等,赤豆中蛋白質和脂肪含量相對較低,碳水化合物較高。每200克中含蛋白質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赤豆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較高,常與谷類食品混合食用。一般制成豆沙或作糕點原料,也可作豆飯和豆粥等。
4.豌豆:又名寒豆,每I00克中含蛋白質24.6克,脂肪1.0,碳水化合物67.0,鮮豌豆中還含有少量抗壞血酸。豌豆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較高,但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較低,豌豆可制成粉絲或糕點食用,也可當蔬菜制成各式菜肴。
5.蠶豆:又名胡豆、羅漢豆。每100克中含蛋白質28.2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48.6克,鮮蠶豆中合有較多的胡蘿卜素和抗壞血酸。蠶豆蛋白質中含賴氨酸較多,但蛋氨酸含量較少,營養價值較低。蠶豆有健脾利濕和中等功效。蠶豆花有止血、止帶、降血壓等作用。蠶豆衣可治浮腫、小便不通等癥。
6.豆制品:人們往常食用的豆類制品主要為豆腐、豆漿、黃醬、腐乳和豆芽類。據統計我國用大豆制成食品約有幾十種之多。大豆加工制成食品有豆漿、豆腐腦、豆腐、豆腐絲、豆腐干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易消化吸收。如吃50克瘦豬肉可以得到大約10克蛋白質吃150克豆腐也可得到10克蛋白質。還有一種特殊風味的發酵豆制品如豆豉、黃醬、腐乳等,經發酵,使蛋白質變得更容易消化和吸收使谷氨酸游離出來,制品味道鮮美,還增加維生素B2和B12,所以發酵制品是一種既有營養、又好消化、受入歡迎的食品。
豆類除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外,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營養成分全面,所以,豆類食品是有利于人體健康又價廉物美的最佳健康食品。
提示:吃豆腐放蔥不科學
吃豆腐放蔥是不科學的,因蔥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可以與豆腐中的鈣結合成為白色沉淀的草酸鈣,使鈣難以吸收,我們知道鈣是人體必需的元素,長期這樣,會降低豆腐的營養價值,如果進食含鈣量豐富的食物較少,則可能使體內缺鈣,出現煩躁不安、抽搐、軟骨癥等癥狀。因此,在烹制豆制品時,最好少放或不放蔥。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