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朝代把清明定為法定節假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唐代把清明節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唐朝不僅是將清明首次列入官方全國假期的朝代,而且繼唐玄宗之后的皇帝,還一再延長清明放假的天數。當時交通不便,官員回一趟家不容易,光是在路上耗費的時間就有好幾天。清明節的祭掃意義到了宋朝日漸突出,掃墓變成了一項全民活動。在清明節前后,前往郊外掃墓的人群絡繹不絕。當然除了掃墓外,當時人們更多地是將清明節當作郊游的日子。
法定清明節假日,用以掃墓祭祖,追思先人,感念先人的功績,飲水思源,弘揚孝道。特別是教育那些親情已經淡化了的青少年孝敬父母、敬重老人,強化親情紐帶,強化子孫贍養父母祖父母的義務觀念,以此奠定和諧社會的第一基礎。
親戚團聚、朋友團聚、同學同事聚會和郊游,增進社會成員之間的親近和友好,特別是先加強親屬之間、鄉黨之間、單位之內等較小范圍的社會成員之間的情誼,然后推而廣之加強更大范圍的社會成員之間的友誼,使和諧社會建設有制度性的且合乎民俗的保障。
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了,希望能幫到大家。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