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靈活就業者交社保都只會交15年,一般也選擇最低的檔次。那么退休后能領多少養老金?絕大部分朋友都不太清楚。
現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了養老保險的重要性,因為等到我們年老時,這筆錢還會以養老金的形式返還給我們,用來保障年老后的生活。
今天康波財經小編就來詳解養老保險,以北京為例,帶大家了解一下。
一、領取養老金的條件是什么?
領取養老金的條件是:1、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并按照規定辦理退休手續;2、養老保險累計繳滿15年。
由此可見,累計繳滿15年是領取養老金的重要條件。如果沒有繳滿15年,大多數人只能申請延長繳費或者轉入城鄉居民養老社保了。
因此,為了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質量,建議退休前養老保險一定要交夠15年。
二、社保按最低交15年,退休后領多少錢?
對于退休的人來說,養老金無疑是未來主要的收入來源。因此,養老金能拿多少,與退休后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
現在全國統一的職工養老保險計算公式: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計發月數(139個月)。
這部分主要取決于繳費年限,繳的越多,儲蓄額越多。
2、基礎養老金=(社會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工資)/2*繳費年限*1%。
本人指數化工資自己的工資/社平工資*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所以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舉個例子,45歲的康先生,每個月收入不太穩定,他選擇了每月按最低檔次交社保。
2019年,北京的社平工資為7855元。一般在養老保險上,靈活就業人員需要承擔的繳費比例為20%。其中只有8%能夠進入個人養老賬戶,其余的12%是要進入社會統籌部分。
于是我們可以計算出,康先生他每個月要交的養老保險是這些:
養老保險繳費=7855*60%*20%=942元
假設社會平均工資一直按5%的速度上升。
那么康先生在60歲退休時,個人賬戶一共累計繳納了10.7萬。
康波財經小編制作
在退休的第一個月,康先生領取的養老金是:
個人賬戶養老金:10.7萬/139=770元
基礎養老金:7855*(1.05^15)(1+0.6)/2*15*0.1%=196元
兩個賬戶加起來,第一月合計領取的金額就是:966元。
可以看出,如果在一二線城市,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按最低檔交15年社保,退休后每月也就只能拿1000元左右。15年后,如果僅靠這1000元,維持體面的養老還是有一定困難的。
康波財經小編看來,如果一直按最低檔次交養老保險,而且只交15年,未來能夠獲得的養老金有限。
養老金領取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因此,如果要想退休之后拿到更多的錢,多繳長繳必不可少。
因此,如果希望在退休后還能保持體面的生活,建議靈活就業人員在自己經濟情況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長繳。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