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逐漸下降,眾多消費者選擇在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期間購買羽絨服以備寒冬。然而,不少細心的消費者發現,與去年相比,同款或同含絨量的羽絨服價格有所上漲。對此,羽絨服行業的從業人士透露,今年羽絨價格攀升迅速,年初時幾乎每天都在變動。
這一漲價現象背后,近年來豬肉市場的變化起到了關鍵作用。隨著豬肉供應的恢復和周期性低谷的到來,豬肉消費增長,進而影響了鴨鵝等禽類的肉類需求。據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的數據顯示,2023年肉鴨和肉鵝的出欄量已經出現了下滑。
消費者崔女士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她的購物經歷,她表示去年能以300元的價格購買到的一款羽絨服,在今年雙十一期間打完折仍需428元。因此,崔女士選擇了放棄購買。同樣,另一款去年備受歡迎的鵝絨羽絨服,其絨子含量為90%,去年雙十一的活動價不到1000元,而今年的同款上新后,雙十一活動價已經漲到了1200元左右。
紹興金諾服飾有限公司表示,由于原材料價格的大幅波動,他們作為生產企業的壓力巨大。根據不同款式的充絨量,每件羽絨服的成本上升了15%至30%。這些成本最終會傳遞到終端市場,預計每件羽絨服的價格將上漲200元至500元不等。
在電商平臺上從事散裝羽絨原料生意的克來羽絨工作人員也證實了羽絨價格的大幅上漲。他們表示,今年是特例,從年初開始羽絨價格就持續攀升。有顧客年初時打算購買羽絨,并計劃等到618促銷時打折購買,但結果是一兩絨的價格就上漲了近十元,滿減活動也無法抵消漲價的幅度。
廣東鴻基羽絨制品有限公司的凌經理也表示,今年羽絨原料成本大幅上漲,白鴨絨的價格上漲了約40%,直到11月價格才有所回落。羽絨金網的數據顯示,近半年內,含絨量90%的白鵝絨和白鴨絨價格均有所上漲。
業內人士分析稱,羽絨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是市場上的絨量減少。由于過去一段時間內豬肉價格處于低位,導致禽類需求下降,出欄率降低。絨量減少而商家眾多,自然會導致價格上漲。
此外,國內豬肉價格自2021年開始下跌,近兩年均處于低位運行。隨著生豬產能的擴大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市場供應充足。雖然目前豬肉價格有所回暖,但仍未達到以前的水平。豬肉與鴨、鵝等禽肉在生產和消費鏈條上相互影響,豬肉價格的回落擠壓了鴨鵝消費市場,導致其出欄量下降。
以行業龍頭牧原股份為例,其商品豬銷售均價自2023年8月開始持續下滑,直至今年2月仍在低位運行。此后才得以上漲。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的數據也顯示,近年來商品肉鴨和肉鵝的出欄量持續減少。其中,2019年非洲豬瘟導致市場禽肉需求快速上升,推動了禽肉養殖數量的增長,但隨后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加上豬肉供應的恢復和周期性低谷的影響,肉鴨和肉鵝的出欄數持續減少。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