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下是柿子上市的季節,多地出現了因為多吃柿子而入院的案例。
近日,重慶一醫院接診了一名來自四川廣安的3歲女孩,從她小小的胃里取出達8厘米的胃結石。
羅先生介紹,自家種了兩棵柿子樹,國慶節假期前夕便收獲10余個大柿子。“剛摘下后吃起來還有些澀。”羅先生想著把柿子存放得成熟些再享受,沒想到愛吃柿子的晶晶趁家人不注意,一個晚上竟空腹偷吃了至少8個柿子。
發現女兒的舉動后,羅先生只是擔心柿子寒涼對腸胃不好,其他的沒有特別在意。第二天,晶晶開始吃不下飯,直喊肚子不舒服,羅先生以為女兒只是積食了。哪知第三天,羅先生竟發現女兒的肚子摸起來硬邦邦的,這可把他嚇“壞”了。他突然想起女兒之前吃了那么多的柿子,便在網上搜索“多吃柿子”的相關信息。結果“結石”兩個字映入了羅先生的眼簾,心里頓感不妙,便立即帶女兒到廣安當地醫院檢查,并證實了此前猜測——女兒長了胃結石。
輾轉了了兩家當地醫院后,由于結石體積過大且硬,醫生建議開腹手術。但考慮到女兒年齡小,羅先生堅持通過胃鏡取出。經多方打聽,10月下旬,羅先生便帶著女兒來到重慶,住進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消化科。
醫生介紹,晶晶的胃結石是由于空腹食用大量高鞣酸食物,包括柿子、山楂、黑棗等造成的,“胃酸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在胃里沉淀后,與柿纖維等不易消化的植物纖維粘合在一起,形成堅硬的結石,無法排出體外。”
由于晶晶的胃結石體積過大,有8cm,且質地十分堅硬,該院消化科團隊討論,決定先讓晶晶服用碳酸氫鈉溶液和可樂,再進行內鏡治療。
醫生解釋,由于碳酸氫鈉溶液或碳酸飲料能中和植物性胃結石中的鞣酸蛋白,從而軟化并裂解胃結石,隨后在內鏡下利用圈套器將胃結石套牢,在外力作用下對胃結石多次切割后變成小塊狀,然后分別取出,而部分小于1cm的胃結石殘渣可隨著大便排出。
近日,憑借豐富的經驗,該院消化科專家順利將停留在晶晶胃里將近一個月的“頑石”取了出來。
在這里要提醒大家,現在雖然是柿子成熟的季節,價格也比較便宜,但是不能因為便宜好吃而過量食用。切忌不能空腹食用!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