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方法和要點如下: 1播種前先將土地播挖一下,除去草根.最好消毒,除蟲,除草. 2土壤整平.中間稍有點坡度,以利排水.這種坡度讓人不易察覺. 3將土壤施些基肥,有機肥的話要完全腐熟.也可施復合肥等一些緩釋肥.不要用化肥,化肥一般做追肥. 4將
你喜歡三葉草嗎?你有種植三葉草的興趣嗎?有的話小編告訴你一些種植方法吧。
材料/工具
三葉草
方法
土壤與耕作,三葉草種子細小,幼苗纖細出土力弱,苗期生長極其緩慢,為保全苗,整地務必精細,不論春播或秋播,都要提前整地,先淺翻滅茬,清除雜物,蓄水保墑,隔10~15天,再行深翻耙地,整平地面,使土塊細碎,播層土壤疏松,以待播種。
可以用種子。 一、播種時間 春秋兩個季節最好,約三四月份,氣溫回升至15度左右,秋天就是九月中下旬。 二、種子處理 下種前種子要進行浸種,處理后的種子更容易催發。 具體方法(介紹一千克種子的量,按照比例調整):找到一個容器,放入一克鉬
施肥,三葉草屬豆科植物,自身有固氮能力,但苗期根瘤菌尚未生成,杜鵑花的養殖方法應補充少量的氮肥,以利于壯苗,增施磷、鉀肥有很好的增產作用。待成坪后則只需補充磷、鉀肥。在播種前,667m2施有機肥1500~2000kg,混入過磷酸鈣15~20kg作基肥。出苗時植株矮小、葉色黃的,要施少量氮肥,一般在出苗后15天施尿素2.5kg、鉀肥5kg、鈣鎂磷肥5kg,促進壯苗,提高產草量。
三葉草為多年生豆科牧草,是豆科牧草中分布最廣的一類,幾乎遍及世界各地,全世界約有300多種,最常用的有白三葉和紅三葉。三葉草喜溫暖濕潤氣候,適宜生長在氣溫19~24℃、年降水量不少于600~800毫米的地區。白三葉適應性較強,耐寒、耐熱、耐
3 播種及種子處理,最佳播種時間是春秋兩季,最適生長溫度為19~24℃,春季播種可在3月底至4月底,氣溫穩定在15℃以上即可播種。秋季播種一般從9月中下旬。播種前應對種子進行浸種處理,每1kg種子加水1.5kg,另加鉬酸銨1g浸種12小時,用鈣鎂磷肥5~10kg加細土或黃沙5~10kg拌均后播種。人工草地667m2播種0.4~0.5kg,濕潤地區播種量要小,干旱地區播種量要大。播種深度1~2cm.播種過深不易出苗,要根據土壤質地和干濕情況適度掌握。播種方法多樣,可以單播,也可以混播,可以條播,也可以撒播。
三葉草目前種植較多的為紅三葉和白三葉。紅三葉為短期多年生豆科牧草,植株直立、莖葉披灰色柔毛、開紫紅色花,苗期生長較快,產量高,適于與黑麥草等混播,旱田栽培用于青刈。白三葉為多年生豆科牧草,莖匍匐生長、莖葉光滑、花白色,苗期生長
4 田間管理
播種后出苗前,若遇土壤板結時,要及時耙耱,破除板結層,以利出苗。三葉草苗期生長緩慢,易受雜草侵害,苗期應中耕松土除草1~2次;發現害蟲危害,要及時防治。9月播種,次年4月現蕾開花,5月中旬盛花,花期草層高15~20cm,是刈割利用的適期。割后再生能力強,能迅速形成二茬草層覆蓋草地。在高溫季節,三葉草停止生長。在形成草層覆蓋后的2~3年間要及時去除大雜草。如果因夏季高溫干旱形成缺苗,可在秋季補播,恢復草地生產力。若大面積種植作為放牧地,可以在播后1~2個月、雜草高20~25cm時進行輕牧,抑制雜草生長。三葉草病害少,但收割不及時,有時也有褐斑病、白粉病發生,可先割利用,再用波爾多液、石硫合劑或多菌靈等防治。
三葉草又叫百車軸草 1,播種 播種方法很簡單,一般有春播和秋播,春播在4月秋播在10月,把土翻耕好,然后消毒,把基肥埋在土里,把種子在水中泡一晚上,然后混合著細沙一起撒,有利于均勻播種,撒好以后噴水保濕,等發芽以后噴一次多菌靈就行,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白三葉草種子可以直接種植嗎?
一般是不可以直接種植的。種植三葉草zd的方法很簡單,每年春季3~4月、或秋季9月進行播種,將種子浸泡在
鉬酸銨里12~13小時,在三葉草種子種植方法中,將處理好的種子,撒18~20粒在土壤
上,保持土壤的濕潤度,內等待3~7天即可生根發芽,平時養殖時需要這樣澆水施肥,給它充
足的陽光,預防菌核病、白粉蝶幼容蟲等病蟲害。
三葉草什么時候種
三葉草播種可以選在春季或秋季,春季在每年的3月份,秋季在9月中旬,南方地區一般是選擇秋播。種子播之前,可以先進行發芽實驗。播撒時將種子與細河沙混合均勻,然后通過人工播撒。
苗期生長緩慢,種子播入坪床后,每天早晨或傍晚進行噴灑,始終使坪床表面保持濕潤直至出苗,出苗后可減少噴水次數;
但仍需精心管理,苗期管理約30-50天,期間除注意澆水使坪床保持濕潤外,還要隨時清除雜草,主要是人工拔除,防止雜草危害。
三葉草分布廣,適應性強,既是家畜優良飼料,又是農作物的良好前茬,還是果園地表覆蓋的優良低矮作物,同時也是水土保持、蜜源、藥用、綠肥和草坪地被植物和優良的養地作物。
生長習性
主要分布在溫帶至熱帶地區,并在濕潤草地、河岸、路邊呈半自生狀態。喜濕潤溫暖氣候,較耐旱、耐寒。適宜于排水良好、富含鈣質的粘性土壤生長。生長周期一般為2-6年,在溫暖條件下,常縮短為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431363033二年生或一年生。
三葉草多作為草坪種植于各公園,綠地。三葉草由于其侵占性強,不需要進行中耕除草,由于固氮根瘤菌能吸收空氣中的氮素,轉化為植物可利用的形態。
因此,施肥以磷鉀肥為主,不施或少施氮肥。在生長旺季和越冬時,要供給充足的水分,以保證旺盛生長和安全越冬。盛夏前可進行一次刈割,并澆足水,使植株保持綠色。
紅三葉怎么種植紅三葉草的養殖方法紅三葉
特征特性
紅三葉為豆科三葉草屬短期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利用年限為2年~4年,株高50厘米~80厘米。主根入土不深。側根發達,多
分布于深20厘米的耕作層,分枝能力強。有10個~15個乃至30個以上的分枝。莖圓中空,下部斜生,上部直立,屬上繁草。紅三葉系長日照植物,喜溫暖濕潤氣候,適宜生長溫度15℃~25℃。耐濕性強,喜
中性或微酸性、微確有其事堿性土壤,pH在6~7為宜,以排水良好,土質肥沃并富含鈣質的黏壤土為宜。在強酸、強堿及地下水位高的地區不宜生長。在年降雨量少于1000毫米的地區種植要有一定的灌溉條件。
栽培技術
紅三葉種子細小,要求整地精細,畝施廄肥2噸左右,土壤黏重、雨水多的地方要作畦,以利排水。對第一次種植的地塊要進行根瘤菌接種。接
種或拌種肥鈣鎂磷每畝20千克~30千克。播種期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種量以0.5千克為宜。
割草地單播以條播行距25厘米左右為宜,宜與黑麥草、鴨茅混播,禾豆比例1∶1為宜。多年生品種因苗期生長緩慢,在苗期應加強除雜等田間管理。紅
三葉需要大量磷、鉀、鈣營養元素,用作基肥或追肥。
利用
為兼顧營養成分和產量,一般應在初花期刈割,如延長刈割期,會因倒伏和粗纖維增加降低品質,且減弱再生能力,影響下茬產量。當
草層高度達40厘米~50厘米,無論開花與否,都應刈割。而調制干草的以花期為宜,因此期的可消化總養料最高,且易調制。用作青貯的,以開花后期為宜。紅三葉可畝產鮮草3000千克~5000千克,最
高可達8000千克~1萬千克。紅三葉的營養價值在豆科牧草中僅次于苜蓿。可供作乳牛、肉牛、羊和豬的青飼。根據云南省種畜場試驗,每8.6千克可增產牛奶1千克,是奶牛的優良青綠飼料。喂牛羊時不能空腹,以
防膨脹病的發生。
請問怎樣種植三葉草,四葉草呢?
三葉草主要靠種子播種,所以想種植三葉草首先要有種子,在有三葉草的地方,夏季開過花后就會結子,當看到種子外殼呈現干枯的樣來子的時候就可以取下來揉破就會看到比較小的種子,就可以種了,三葉草出源苗容易,一般的田里的土加一些疏松物,比如爐灰沙子什么的就行,土整平,澆透水,水滲下后撒上種子,表面蓋一薄層細土,夏季大約4天左右就出來了,很好管理的,記得澆水就行。
三葉草常見栽培的有紅三zhidao葉與白三葉,白三葉的種子是*的,紅三葉的種子是灰黑色的,白三葉株型比較好,可以在見到綠化種植三葉草是索取幾粒種植,一般肯給的,不值錢。
四葉草是三葉草的變異品種,可遇不可求。更多追問追答追問還有別的方法得到種子嗎?比如能買嗎?追答買當然可以,到賣綠化草種的商店就有。你只要幾顆,送給你都是可能的。追問我是惠州龍門人,龍門哪家店有三葉草種子呢?(你不知道可以回答不知道就ok了)追答很對不起,我是山西人,這種事幫不上忙。追問= =好吧,我不B你回答了,那山西在廣東的哪里?我是廣東00后追答你們那里叫南方,我們這里叫北方,相距幾千里呢,山西在廣東的北邊,我是上世紀50后。
怎樣種植苜蓿草
紫花苜蓿為豆科多年生牧草,是全世界種植面積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431343564最大的牧草品種之一,被譽為“牧草之王”。我國已有2000年的栽培歷史,西北、華北及其他一些地區種植面積最大。紫花苜蓿喜歡溫暖、半干旱到半濕潤的氣候,抗旱、耐寒性較強、耐鹽堿,改良土壤效果明顯,最適宜在年降水量500~800毫米的地區生長。
紫花苜蓿種子較小,苗期生長緩慢,播種前要精細整地,要求深耕、細耙做到地平、土碎、無雜草。播種前每畝(667米2)施有機肥5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苜蓿以春播和秋播為主。一般氣候比較寒冷、生長季較短、但春季墑情好、風沙較小的地區以春播為主,如東北、西北冷涼地區;比較溫暖的華北地區、江淮流域,以秋播為宜。在春季干旱,風沙較大,無灌溉條件的地區可在雨季夏播。苜蓿播種量一般每畝(667米2)1~1.5千克,播種深度2厘米左右,播種方法有條播、撒播、點播,通常以條播為主。條播行距20~30厘米,播種后適當*保墑。苜蓿可以單播,也可以與無芒雀麥、葦狀羊茅、黑麥草、雞腳草等禾本科牧草混播。苜蓿苗期生長較慢,易受雜草危害,因此,苗期應注意防除雜草。
紫花苜蓿再生能力較強,每年可刈割2~5次,多數地區以每年刈割3次為佳。最佳刈割時期為開花初期、刈割留茬高度4~5厘米。條件允許時,每次刈割后應進行追肥、澆水、中耕。苜蓿在中原和華北地區每年可刈割4~5次,每畝(667米2)可產鮮草3000~6000千克,折合干草750~1500千克。
苜蓿營養豐富,適口性良好,是馬、牛、羊、豬、兔、禽和草食性魚類的良好蛋白質和維生素補充飼料。可以鮮喂,也可以調制青貯、干草,加工草塊、草顆粒和草粉。用苜蓿草粉代替秸稈育肥羔羊,日增重可提高75%:用苜蓿青草喂牛、羊等反芻動物時,應控制采食量,以防止瘤胃臌脹病。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