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早晨,隨著太陽的升起,利洋358科考船順利地將擱淺后被救助的短肢領航鯨“海棠”放歸到距三亞海岸70海里、水深500米的廣闊海域。今年1月3日,這頭名為“海棠”的短肢領航鯨因受傷在海南三亞的海棠灣沙灘擱淺。熱心市民及時發現了它并立刻報警。隨后,海警、動物保育員以及眾多志愿者迅速趕到現場,聯手將它送往海南三亞海昌生物保育中心進行救治。
-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的最新通知,我們了解到端午節放假將與周末連休,共計3天,即從6月10日(星期一)開始。這樣的安排意味著今年端午節我們無需進行調休。另外,有網友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六月份實際上只需要上19天班。這是怎么算的呢?原來,六月份總共有30天,但如果我們去掉四個周末(6月1日至2日、6月15日至16日、6月22日至23日、6月29日至30日),這四個周末就占去了8天。
-
4月28日的清晨,云南昭通的一段深情視頻在網絡上激起了強烈的共鳴。這段視頻捕捉了一位即將離世的爺爺,通過家中的監控攝像頭,向遠在他鄉的孫女傳達他最后的告別。視頻一經發布,便在網絡上引起了強烈反響,無數網友被這份深厚的祖孫情感動。
-
據報道,北京順義的阮大爺因未婚且無子女,于2011年與同村的劉某軍簽署了遺贈扶養協議。該協議規定,劉某軍需負責阮大爺的日常生活照料及喪葬相關事宜,以換取阮大爺將所有財產遺贈給他。2023年,阮大爺因拆遷獲得了5套安置房,然而在同年的10月,94歲高齡的他因病離世。為了執行遺贈事宜,劉某軍將阮大爺的妹妹和兩個侄女告上法庭,請求法院確認遺贈扶養協議的法律效力。
-
2024年,我們迎來了第二個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一年,也就是甲辰龍年,我們有幸能體驗到三次非常特別的“龍年龍月龍日龍時”。具體來說,這三次特殊時刻將分別在4月10日、4月22日、5月4日的7時至9時降臨。這是一種根據傳統的干支紀年和生肖紀法來標記年、月、日、時所形成的一種獨特現象。
-
隨著五一假期的逼近,“五一實際上只有一天的休息時間”成為了熱議的話題,持續占據公眾視線。許多人對現有的假期調整制度表達了不滿,他們認為這種調整并未真正增加假期的總數。對此,有人呼吁恢復正常的休假和雙休日制度。還有些人的期望更高,他們希望在避免復雜調整的前提下,能享受到更長的休假時間。
-
近日,網絡上掀起了一股關于云南潑水節“裝備大戰”的熱潮,各式離奇的裝備照片和視頻廣為傳播,引發了大眾的熱烈討論。這些裝備從裝滿“卸妝水”的巨型水桶,到化糞池改造的潑水神器,無不體現了云南人民在潑水節這一傳統節日上的無限創意和獨特情懷。
-
4月10日,深圳上空出現了一幕絕美的日暈景象,令眾多市民和網友驚嘆不已。許多人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捕捉到的這一奇觀,并寄予了美好的寓意,認為這是吉祥之兆,預示著好運的到來。日暈,科學上稱之為圓虹,是一種獨特的大氣光學現象。日暈通常在春夏季節較為常見,它的出現往往與卷層云的存在密切相關。從科學的視角來看,日暈并非超自然的征兆,而是大自然中一種普通的物理現象。
-
4月10日清晨,將迎來一個特殊的時刻——本年度首個“龍年龍月龍日龍時”。在今年的天干地支與生肖紀法交匯下,這樣的奇妙組合將出現三次,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傳統紀法與現代時間交織的有趣現象。王科超指出,2024年的甲辰龍年中,龍月內將有三個龍日,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將迎來三次“龍年龍月龍日龍時”的奇妙時刻,它們分別發生在4月10日、4月22日和5月4日的7時至9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