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小刀檢測其硬度,和田玉摩氏硬度達到6.5左右,拿小刀在上面劃一下一般不會留有痕跡,如果是玻璃和硬度較低的玉則會留下痕跡,但是現在很多仿料也選擇一些硬度高的玉石,同樣會不留痕跡。 2、觀察其是否半透明(有礦物結構),在玉石中有透
和田玉作為玉石中的一種,因其質地細膩、柔和受到大眾的喜愛,市場中也出現了不少假貨,那么如何辨別和田玉的真假呢?來看看下面的方法吧。
方法
重量:和田玉會重于其相同大小的鵝卵石重量,無論是山石還是籽料;
一、看檢驗機構: 國家對珠寶和田玉品質鑒定機構有著十分嚴格的資格認定,只有通過認定的鑒定機構所頒發的鑒定證書才有效。正規的和田玉鑒定證書上般會有CMA、CAL、CNACL的字樣種的一種。如果沒有三種的一種,就是書。 二、看證書的鑒定內容
硬度:和田玉的摩氏硬度較大,將其放在玻璃上劃不會出現損傷,反而玻璃會被損傷。拿小刀在上面劃一下一般不會留有痕跡,如果是玻璃和硬度較低的玉則會留下痕跡。
目前鑒別的最好途徑就是送檢相關部門進行相關的檢測。 新疆和田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升格為國家和田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該中心是新疆地區乃至全國質檢系統中和田玉產品質量檢測能力最強、檢測手段最齊備、綜合實力最強的實驗室。 負責
外表:和田玉山料外表稍透明,用燈打光會在玉中發散。如果是籽料,籽料原石表面會類似于皮膚的毛孔,細膩真實。
玉的硬度很高,拿著可以在玻璃上劃出一道道的痕來,而玉表面不會有破損。也可以,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狀久不散開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偽劣貨。
透明度:如果用手電筒打光,光通過和田玉而玉石通透感極強且毫無雜質,就說明不是真的和田玉,真的和田玉是有雜質的。
1、硬度 和田玉摩氏硬度到達6.5左右,拿小刀在下面劃一下一般不會留有陳跡,假若是玻璃和硬度較低的玉則會留下陳跡,但是現在很多仿料也選擇一些硬度高的玉石,同樣會不留陳跡。 2、顏色 和田玉只有紅色、青色、墨色、四大類顏色,傳說中有
質地感受:和田玉質地滋潤、細膩、柔和,且表面具有油脂光澤,把玉石放在皮膚上,會有一種涼的感覺,而玻璃制品是沒有的。
這個問題已經在百度知道論壇上出現很多次,首先摟主你要認識到玉是個統稱.包括翡翠,軟玉(新疆和田玉),岫玉,獨山玉,綠松石等等,但做成首飾佩帶的主要以翡翠和軟玉(新疆和田玉)為主,其他的以雕件和擺件為主. 怎么分辨玉的真假現我以市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如何辨別真假和田玉
如何辨別真假和田玉?1、測硬度,和田玉硬度在6.5左右,拿小刀在上面劃一下一般不會留有痕跡,如果是玻璃和硬度較低的玉則會留下痕跡。買玉料可在邊角位置測試,成品不建議容易損毀玉料。
2、看玉料的油潤度,行內有句話叫:翡翠看種,和田玉挑潤。潤就是玉的顏色含蓄內斂,白的不干,綠的不艷,有油脂感。這個就是全憑經驗了,多看看真品,看多了就有這個感覺了??从褚欢ㄒ苊庠趶姽庀驴?,以免影響視覺感受。
3、觀察其是否半透明和田玉屬于半透明,在光照下能透過光,但看不清對面的物體。將玉石對準光源,用手在玉后晃動,真的和田玉能看出有黑影晃動。但是這個辨別方法只適用于小件,大件厚度e68a847a686964616f31333431346361大,影響透光效果。
4、聽其聲音辨別,和田玉由于質厚溫潤、脈理堅密,所以在敲擊下聲音清脆、洪亮,可拿兩塊相同的玉對敲幾下,如果聲音黯啞則不是和田玉,和田玉的聲音比較清脆,注意最好別用手拿著玉,影響聲音效果,最好用繩掛著用金屬棒敲擊。
5、查看其證書編號,和田玉價格較貴,一般都有證書,可打質監局電話或上網查看編號是否是真的。
6、試冷暖,和田玉由于密度較大,導熱性較差,所以可以在太陽下稍微曬會或者用暖手袋稍微加熱,看看導熱性,但是這種方法局限性太大,需要做過很多次非常有經驗了才能用這個方法鑒別,新手還是不推薦了。
7、測密度,這個需要有一臺能精確到1克的稱,越精確越好,稱也要放穩放平。首先稱一下凈玉件的重量A,記錄好,再準備一個大杯子裝四分之三左右的純凈水,放在稱上稱下重量重量,記錄重量B,不要用有雜質的水,用你能找到的最細的繩子(魚線最好,結實還細)栓住玉件讓其全部沒入水中,剛剛沒入就好,然后記錄下這時的重量C。計算密度的方法就是A÷(C-B),這個就是這塊玉料的密度了,和田玉的密度是2.95-3.17,只要在這個區間基本就是真的,當然這只是初步的理論,具體還是多請教老師,多多實驗,熟能生巧,希望能幫到你
如何辨別新疆和田玉的真偽
肉眼識別和田玉有技巧
中國和田玉歷史悠久,蜚聲中外,琳瑯滿目的和田玉精品,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田玉是具有靈氣的東西,它象征著巨額的財富,可人們往往缺乏辨別真偽的慧眼,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昔日王公貴族玩的高檔玉器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那么,收藏和田玉器從何處著手?如何能選購到貨真價實的和田玉器呢?
一:看玉器的材料:
材料是玉器收藏的首要前提,優質玉材對于一件玉器至關重要。目前通常的價格,同等級別的子玉是山料的6--8倍。在市場或網上,更常見以無皮之山料或俄料,充和田子料出售。俄料亦屬山料且物質成份一樣,因出礦地在*境內而稱俄料,其價更低得多,特性是色白但玉質太水即是透明感過重,密度和油質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子玉料好!若以俄料充和田子料件出售,經驗少者難以辨之,目前在市場或網上唯數不少。
真正的羊脂玉,目前國家沒有標準,它是產于冰雪復蓋的冰河中。羊脂玉白若羊脂,不但白且絕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達到羊脂級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敵的。有些老玩家玩玉幾十年也難得一求。羊脂玉取得難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所以愛玉者常有尋羊脂玉難,難于上青天之感??梢赃@樣說,現在就是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精絕之品羊脂玉。
現如今自稱羊脂玉的,其實大多數是高白色的山玉或子玉,如不帶皮的高白玉一般多是山料。玉工都知道子玉價佫高之山料數倍,在做工時一定想盡辦法的留皮。有些為了冒充子玉而想方設法做燒染假皮子的,也常可見之。無皮的玉是不是子玉,就要靠鑒定者的經驗和眼力來確定了,因此往往存在著爭議性。
按照和田玉的同等級來說,子料最為貴重,山流水次之,山料又次之。
二:辨認造型紋飾:
造型是玉器審美的構架,也是決定玉器收藏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狀決定的,其比例權衡要適當。勻稱而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31396265不呆板,均衡而又穩定的是美的作品。
紋飾是玉器的裝飾,它的美丑容易為人們覺察、感受。一般說它服從于器型的需要,或者它們兩者都取決于社會功能的需要。裝飾要看結構、章法、繁簡、疏密等處理,凡結構章法有條不紊,統一和諧就具鑒賞價值。
三:分析工藝細品藝術:
玉器工藝是由料變為器的技術條件,它的性質比較穩定,不易被人真正認識,是鑒賞上的一個難題。凡砣工利落流暢、嫻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較美的,反之,板滯纖弱,拖泥帶水,則是收藏價值銳減的標志,不可貿易集之。 藝術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難做到的。凡氣韻生動,形神兼備的都是藝術美的表現,反映了豐富的收藏價值。反之工藝差,藝術低劣,一味摩古者違反藝術美的作品,鑒賞價值就遜色得多了。所以對玉的收藏除重視玉的材質,還要注重玉的工藝水平,關注玉的藝術性。原因很簡單,玉的材質越好,在大自然中的存量越稀少,其加工難度也越大,制造一件良玉就越難成功,價值就越高。
四:盡量選購皮色子玉:
和田子玉外表分布的一層褐紅色或褐*玉皮,因此習慣上稱為皮色子玉。有秋梨、蘆花、棗紅、黑等等顏色,琢玉藝人以各種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子、虎皮子、棗皮紅、灑金黃、黑皮子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帶有此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麗。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稱為得寶。
和田子玉色皮的形態各種各樣,有的成云朵狀,有的為脈狀,有的成散點狀。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自古以來,同等的帶皮色的子料價格要比不帶皮色的仔料貴得多。自然燦爛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貨的標志。但假沁色的帶皮子料近年非常多見,沁色多附著于表面。外表沒有油分比較干澀,沒有水頭,需要注意區分。
選購皮色子玉有以下優勢:
1.帶有鋼?。▏诣b定證書)的子玉,無爭議,能確定其保值及增值性。
2.行內有句話:“子料去了皮神仙認不得”。主要指有些優質的山料(甚至俄料)幾可與子料相比,而被無良商人充數高價出售,但進價上卻相差數倍之遠。因此沒帶皮色的*子玉較易有爭議而難定其保值性。因此有人說:*玉有爭議,不能確定保值。*子玉是黑白照,而皮色子玉是彩照,它給藝術家充分的創作空間,也給了人們五彩斑斕的藝術享受。
五:選購子玉的特別之處:
子玉99%帶有輕重不同的料裂或少許的雜質,故玉器行內稱裂為隔或咎。一般大隔或較明顯的雜點處都會地作工時加已修飾,而存在的小隔,在不影響玉器的美觀和它的牢固度,均屬于正常范圍。如同珠寶級鉆石在高倍的放大鏡下大多均有小裂、雜質等,全美的少有,于此同理。選購皮色子玉時:1.重皮色;2重玉質;3重工藝;4重料形。
和田美玉雖產于號稱“萬山之祖”的昆侖山中,但聞名古今中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昔日王公貴族玩的高檔玉器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購藏玉器,不失為投資保值的一種理想選擇。近年來,新疆且末縣的和田玉原料生產占新疆和田玉產量的七成以上,主要玉種有和田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墨玉、碧玉等,加工的和田玉玉器(玉雕)遠銷國內外市場。 崇玉、愛玉是東方人的傳統,人們對玉器的需求處于上升的趨勢。隨著玩玉者隊伍的擴大,人們對玉器的青睞導致價格的上揚,也為玉器收藏者在時間和空間上提供了投資機會。
參考資料:中國玉石城
如何辨別俄料和田玉?
隨著玉器市場的盛行,加上新疆和田玉資源的匱乏,和田玉俄羅斯料可謂生逢恰時。那么,如何正確識別和田玉俄料,就成了收藏者們當今繞不開的話題。
俄料與新疆和田玉,從物理屬性說,兩者都屬于透閃石類,構成差別不大。而且俄料中的一些極品并不亞于新疆和田玉。這就為兩者之間的鑒別帶來了微妙的、模糊的、甚至是難以區別的問題。
多年的把玩,陳老師對新疆和田玉與和田玉俄料有了一點認識。首先陳老師認為有一個誤區大家應該明白。無論是和田玉新疆料、青海料、俄料和其他的軟玉,他們當中都具備有與新疆和田玉佳品相比美的極品。因此在收藏和田玉中的擇優標準是以玉質的脂份加密度和瑕疵作為首選的。白度固然重要,但這在其次。這在當今俄料風靡市場的情況下特別管用。那么怎樣識別俄料呢?下面陳老師與大家交流互補下。
1、看“白”,行內話叫“相玉”是第一步。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是判斷俄料與新疆和田玉各方面特征綜合分析的過程。如果說,通過肉眼簡單觀察就能夠看出不同的話,那就只有是俄料的“白”了。從玉材的來源看,俄料中95%都是山料,也有籽料,但是相對來講,籽料在市場上比較少見。與和田玉山料相比,俄料的臟、綿、綹等較少,特別地白,一塊比較大的俄料也往往沒有臟、綿、綹出現。相對來說,新疆和田玉山料的臟、綿、綹則較多。
2、看“玉質”,普通的俄料顏色很白,但卻給人干、死、礓的感覺,缺乏油性與細膩。如果細看內部結構就會發現,俄料仿佛是一塊塊綿斑組成,而新疆和田玉卻非常細膩。古代評價一塊好玉,要講它是否溫潤,實際上說的就是細膩與油性。比如,我們把羊脂白玉作為玉的上品,除了講白,一定也要講油性。俄料恰恰是玉色很白,但是缺乏油性。用有無油性一衡量,俄料與新疆和田玉高下頓時立判真偽。
3、看“皮”是目前市場上最為流行的鑒別方法。因為商家往往用俄料的石皮、礓、臟、糖色進行滾磨,來冒充新疆和田玉籽料。確切說,不只是“皮”,而是“皮”加“棕眼”,新疆和田玉籽料經歷了在河道中千萬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5636131年的天然沖刷與撞擊,在表面形成了石皮和棕眼已及次生沁色,這是籽玉的天然特征。過去的工匠在玉器的加工時籽料外皮都會被去掉,但是現在為了證明玉件的籽料身份,一般都會雕件上留下一小塊外皮。由于山料是沒有外皮的,俄料又大都是山料,因此留皮成為目前和田籽玉最好的防偽標志,現在無論是北京工、揚州工是上海工,和田籽玉都會留皮。俄料中也有一種黑皮,這種黑皮實際上是一種臟。但是,現在一些人卻利用黑皮來做文章,比如用黑皮冒充和田玉籽料,或者還用黑皮做俏色。應該說,黑皮與籽料的外皮是不難區別的,只需留心就是。
4、看“大小”,玉件大小不能作為判斷玉件質地的絕對依據,但是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由于和田玉籽料通常較小,價格昂貴,雕活兒也就以小件為主,大器型在市場上較少。因此,目前市面見到的擺件、玉牌、手鐲等,都以俄羅斯玉居多,看到大件玉器自然要先留心一番,切莫因為白度一好產生沖動。
5、看“糖”,俄料往往帶“糖”,新疆和田玉山料也有帶“糖”。可以說,帶“糖”是山料的主要特征。關于“糖”的看法,目前在市場認識上并不完全相同,有人喜歡,有人厭惡。按照玉界傳統的看法,“糖”屬于玉料本身瑕疵的一種,所以,從和田玉的傳統加工工藝出發,除非極其特殊的情況,“糖”一定會被去掉的,而為了迎合市場,俄料的“糖”一般不會去掉,而且往往利用“糖”來進行俏色,無論是河南工,還是廣州工,概莫能外。因此看到“糖”,收藏者一定要多個心眼兒。俄料的糖色一般為褐色和濃醬色,在石皮的內層特別厚。而新疆和田玉的糖色很薄,很淺。
必須注意的是,我以上所說的鑒別方法只是針對比較普遍的情況而言,它可以幫助收藏者在市場中理清思路,這一點大家通過實踐會得到印證;其次,如將以上幾點落到某一件具體的玉器上,那么一定要有綜合性與靈活性的分析,有的可能會在石皮上找到判斷依據,有的可能在工藝上發現問題,而當把這些因素結合起來,看一塊玉器基本上就*不離十了;再有,“相玉”是一個復雜而需要經驗積累的過程,要不斷在實踐中提高。
和田玉的年代怎么鑒定?
玉器時代的鑒定:
凡是失去了出土地點,無法辨認伴出的器物和原生環境,以及傳世的古玉器都需要鑒定時代。
鑒別古玉器真偽并確定其時代歸屬,有以下途徑:
①掌握時代風尚和作品風格。選擇考古發掘品作為標準器,有助于解決傳世品斷代。在無發掘品可以對比時,就需長期累積目鑒經驗,掌握玉器各個時代的風格和發展演變脈絡。辨明某種器物產生的上限和被取代的下限,鑒定家鑒定年代時才會胸有成竹。例如商代動物形玉雕,能夠運用寫實和夸張等造型手法,制造出很多杰出的作品。一般商墓出土佩玉多為扁平狀的平浮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7623432雕,但發展到婦好墓,出土的是造型比較復雜的圓雕。西周動物形佩玉,多雕出動物的外輪廓,宛如剪影。春秋戰國時期,扁平狀動物佩玉大為減少,代之而興的是成組佩玉。佩玉不但相互連屬,有一定組合,而且講究形象和色澤的對稱。戰國時期佩玉的紋飾日趨繁縟,線條多卷曲相連,與商周前期紋飾迥然不同。到了漢代,使用玉材經過嚴格挑選,質地溫潤,潔白無瑕。另外,封建統治者對傳統的禮器重視程度減低,而以生前擁有的貴重的生活實用品和死后葬玉的多寡,來衡量他們社會地位的尊卑高下。戰國兩漢盛行的谷紋、蒲紋,在漢以后全部消失,到北宋后期仿古之風興起時才重新出現。上述例證說明,隨著時代風尚的變化,玉器制作都留下了時代的烙印。
?、趶墓に嚿现邸R虻窆づc工具及工匠的師承習慣有關,最易于無意中透露出時代風格。如:新石器時代玉璧、玉琮,孔為兩面鉆,對接處微有偏移,形成臺痕,玉器上的鉆孔,孔外徑大,越往里邊直徑越小。同時,器表面留下繩鋸加工時在兩邊下垂的弧線痕,商代則為金屬直鋸加工留下的直線痕。紅山文化玉器表面喜用磨薄邊緣,中心打洼的加工手法。商代多用雙鉤隱起的陽線裝飾細部,線條隨造形的曲度彎轉。西周玉雕形成一面坡的獨特作法。戰國玉器琢玉工具有較大改進,玉器表面磨出玻璃光澤,而且顯得鋒芒畢露。漢玉紋飾中有細如發絲的陰刻線,習稱“游絲刻”,并在玉獸、玉鳥某些部位上飾細陰刻短平線,這是漢玉中極有時代特征的制作技巧。宋、遼、金玉雕中常見一種深層立體鏤雕手法,用此類手法制作的玉器有玉佩、爐鼎等。到明代,改深層立體鏤雕為上下不同圖案的雙層鏤雕,如玉帶飾。明代雕琢立形器物,對側面、內膛、底足不甚注意。清代則平整規矩,作工考究,一絲不茍。
③與同時代其他工藝品對比。時代風格貫穿到同時期各個工藝部門,相互之間存在借鑒、交流、吸收、融合。商代玉器多有象征性和裝飾性的圖案,與青銅器工藝基本一致。西周玉器上的鳥紋,往往高冠、喙嘴,長尾上卷,與青銅器上的鳥紋如出一轍。春秋時期黃君孟夫婦墓出土的獸面紋玉飾,上邊所飾近似竊曲紋,與同墓所出蟠螭紋壺上的竊曲紋雷同。淅川下寺一號墓出土的春秋時代玉牌飾,周身滿飾蟠虺紋,與同出的薦鬲器身上的紋飾幾乎沒有差別。漢代游絲刻在同時期線刻畫像石中可以找到相同之處。唐代玉器被人們稱為形神兼備,雕塑感增強,在一定程度上是唐代繪畫、雕塑影響所致。這時期玉器造形、紋飾與同時期的金銀器也有密切關系。宋代玉器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本身形體又趨向圖案化,與當時畫院畫風不無關系。元、明、清玉器除了受文人畫影響之外,其中明代的分層鏤雕,又與織錦、雕漆的風格近似。
?、軓奈墨I中求得補證。例如研究漢代從葬玉衣,從其淵源,春秋戰國時代的綴玉面幕,發展到兩漢的金鏤玉衣,銀鏤玉衣,銅鏤玉衣,直至玉衣的消亡,魏文帝禁止“珠襦玉匣”,都找到了文獻依據,從而對玉衣的斷代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漢代的玉具劍、玉剛卯亦見諸文獻,唐代始流行玉帶板,史載唐高祖曾將于闐新進貢的十三銙玉帶賜李靖,因此對上述玉飾品出現的年代有了界定。
?、菁毼⒂^察細部特征和變化。老一輩鑒定家在這方面有許多過人之處,他們對玉器品類細部的變化了如指掌,對器物的造型和紋飾做過深入細致的研究,能夠逐一指出時代變遷的軌跡,再結合其他方面的認識,所做判斷往往十分準確。
⑥留心甄別仿古做假。這有賴于掌握各時代真器的特征,認真分析比較,找出疑點。偽器必然在某些方面露出破綻,尤其是后人仿制古玉,是可以鑒別出來的。
真假鑒定
古玉器的真假鑒定方法
近些年來,在新的一波愛玉、藏玉熱潮中,市場玉品數量劇增,良莠并存,泥沙俱下,假玉、偽玉更是到處充斥。總起來看,這些仿偽制品有這么些特點:
1、仿冒時代上自新石器時期,下迄清代,均曾見之。較多寓目者為仿良渚文化、紅山文化、商代、戰國、漢代、清代玉器,因這些時代玉器出土、傳世品常見,為市場熱點,易于蒙混。2、形制上多摹自玉器圖錄,也有少數據實物制作,或出于想象,依被仿時代大致風格臆造。3、工藝上大多工粗形陋,但亦有精雕細刻者,技術上稱得上一流,如一些子剛牌仿品。
4、質地多見青海玉、俄羅斯玉、岫玉、南陽玉及其他雜石,而和田玉因相對價格較高,故采用較少,表面往往做舊,利用各種手法制作雞骨白、水銀沁、血沁、牛毛紋等假沁,以冒出土古玉。
5、制作地點集中于安徽、河南、浙江、江蘇一帶,其他地區也有仿制,如東北仿紅山文化、西北仿齊家文化,均仿當地玉器,地域特色鮮明。
如何去鑒別和田玉?
和田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1333365653837玉的好壞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可以快速的用肉眼辨別和田玉的好壞。鑒別和田玉的好壞,可以通過它的主要特征,顏色、光澤、玉質等方面來鑒別。
特征
各種玉石都以自己特征的自然色彩,引人喜愛,而登上世界珍寶之位。玉石行家對顏色非常重視。顏色不僅是評價和田玉質量優劣的重要標準,而且也是劃分和田玉種類的主要依據。和田玉的顏色是各種玉石中的佼佼者,以它特有的玉色而倍受珍視。
顏色
和田玉青玉的顏色深淺不同,也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等之分。近年,見有一種翠青玉,呈淡綠色。和田青玉是和田玉中數量最大的組成部分,其物質成分跟白玉相同或相近,成因與白玉一樣,都屬于接觸變質成因形成,只因含微量元素鐵而呈現出差異。
單純從價值上看,青玉或許不如羊脂玉、白玉,但是青玉卻有其自身特點。它們往往塊度大、質地細膩、溫潤、油性好,同時具有非常好的韌性,是制作各種器皿的重要原料。
光澤
和田玉可呈油脂光澤、蠟狀光澤或玻璃光澤。油脂光澤很柔和,不強不弱,讓人看著舒服,摸著潤美。一般來說,玉的質地純,光澤就好;雜質多,光澤就弱。一般光澤油潤者價值較高,光澤干澀者價值就會降低。
玉質
和田玉的皮色,都是在密度、硬度都不大的地方通過氧化著色的,真正好的玉石是滲入不了色的,所以,要理性看待玉皮。真正懂玉、欣賞玉的人,只會把玉皮視為一件華麗的衣裳來為和田玉增光加色,玉石的玉體才是最美麗的地方,重皮輕玉無異于“買櫝還珠”。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