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入侵,徽欽二帝被俘,北宋亡,宋高宗趙構繼承皇位后定都浙江臨安(今杭州),臨安在舊都汴京南,故史稱南宋 燭影斧聲是宋太祖臨終時只留其弟光義在旁,其他人在遠處看到人影晃動,又聽見太祖的御斧戮地之聲,隨即太祖大聲說:“好為之!好為
是根據地理位置來分的。西漢定都長安,東漢定都洛陽,洛陽位于長安以東,所以分東漢西漢。北宋定都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市),南宋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臨安在汴梁以南,所以分南宋北宋。
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登基稱帝,因其發跡在宋州(今河南商丘), 故國號曰“宋”,因皇室姓趙,故也稱作趙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又別稱“火宋”、“炎宋”, 尊稱為大宋。宋朝定都汴梁,后改稱為東京(河南開封),并先后設陪都西京
在中國歷史上有個很有趣的現象,朝代更迭以成對的形式出現。比如“西周”后有“東周”,“西漢”后有“東漢”,“西晉”后有“東晉”,“北宋”后有“南宋”。仔細分析后就會發現,最初是以“西”和“東”來劃分,后來則是“北”和“南”。如“唐”后有“南唐”,明后有“南明”,雖然存在的時間都很短,但卻反映出地域變遷的特征。
1126年,金軍第一次進攻北來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時,宋欽宗在兵部待即李綱請求下,同意守城,但暗中卻派弟弟康王趙構到全營作人質以求和。東京保衛戰贏得勝利后,康王被召回,金兵退走,宋徽宗回到東京,欽宗解散各地援軍,李綱被罷黜。經過
楚漢之爭后,劉邦奪取天下,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從公元前202年開始,到公元8年王莽篡漢結束)。王莽奪取政權后,采取了一系列穩定經濟的措施,但效果卻適得其反,引發了綠林和赤眉大起義。其中西漢皇族的遠親劉秀通過數年努力,剿滅了其他勢力,統一了全國,史稱“東漢”。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北宋滅亡之后,趙構在南京稱帝,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 公元960年,后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即北宋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于南京應天府即
“西漢”和“東漢”存在前后相繼的關系,也稱“前漢”和“后漢”,劉秀也不認為自己建立了一個新朝代,而是光復了漢朝。他自認為是漢宣帝的繼承人,繼位后,追尊漢宣帝為中宗,由于當時長安在戰亂中破壞嚴重,所以定都洛陽。從地理位置上,洛陽位于長安以東,所以人們稱劉秀建立的朝代為“東漢”。
先有北宋后宋朝南遷才有的南宋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宋朝開國時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現象,采取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
五代十國后期,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當了皇帝,定都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市),史稱“北宋”。從960年登位,至1127年止,首尾歷時168年,共傳九帝。北宋末年,金兵攻破汴梁城,徽、欽二帝被俘?;兆诘诰抛于w構在應天府即位,后遷都于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
南宋和北宋是按照靖康之變劃分的。 北宋到南宋是承接關系,起初由趙匡胤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因皇室姓趙,故也稱作趙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又別稱“火宋”、“炎宋”,尊稱為大宋。 宋朝定都汴梁,后改稱為東京。后逐步統一
“北宋”和“南宋”的劃分還是從都城的位置和疆域考慮的,汴梁位于淮河以北,臨安則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北宋擁有北方的大部分土地,而南宋則偏安于南方一隅。從和經濟發展角度考慮,中國領土從漢唐到宋元明時期,有個逐步擴大的過程,同時經濟中心從西方向東方轉移,由北方向南方轉移。統治者為了加強對這些地區的控制,逐步將都城東遷。當北方游牧民族強大時,就可能南移。這反映到王朝更迭上,便是先“西漢”后“東漢”,先“北宋”后“南宋”。
原因:因為重大事件的發生導致首都及版圖變化,后世才如此區分的。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歷史階段,共十八帝,享國三百十九年。 公元960年,后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北宋南宋分界線是什么時候?
公元1127年,金攻破北宋都城東京(今開封),擄徽宗,欽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貴卿等數千人后北撤,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史稱“靖康之難”,北宋滅亡。靖康之難后徽宗、欽宗二帝被女真人俘虜,包括皇后,嬪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員和機要大臣,宮廷女官,宮廷樂師,廚師等都被女真人俘虜北上;而此時,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被宋欽宗派在外任河北兵馬大元帥(《宋史·本紀》稱趙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成為僥幸躲過這場劫難而成為皇室唯一幸存的人,在大臣推舉下在原北宋陪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后設建康府(今江蘇南京)、紹興(今浙江紹興)為行都,位居陪都地位,杭州為行在,恢復宋國號,史稱南宋。
北宋與宋的關系
歷史上把宋分為北宋和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在古代歷史上存在于中國境內的一個國家,與南宋共稱宋朝,又稱兩宋。北宋乃由趙匡胤代后周開始,統治了黃河流域以南一帶地區。北宋政權先后與遼、金、西夏對峙。1127年,金軍攻破開封,掠走徽、欽二帝,史稱“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1127年6月12日宋高宗趙構在臨安(今杭州)登基成為皇帝,重建宋朝,史稱南宋,與金朝東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南宋與西夏、金朝和 大理為并存政權。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經濟發達、古代科技發展、對外開放程度較高,但軍事實力較為軟弱、*上較為無能的一個王朝。
公元1279年二月,南宋殘軍與元軍在新會崖門海域(今屬廣東省江門市)展開了一場歷時20多天的大海戰,雙方投入兵力數十萬,動用戰船2千余艘,最終宋軍全軍覆沒,丞相陸秀夫背著年僅9歲的皇帝趙昺蹈海殉國,趙宋王朝滅亡。
宋朝何時建立,何時滅亡,何時分為南宋和北宋,為什么分南宋及北宋?
宋朝960年建立,1279年滅亡;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于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宋朝有南北之分是由靖康之變造成的,北宋是由趙匡胤建立的定國都開封并為東京汴梁,北宋滅亡后宋徽宗的兒子趙構逃往南方。長江以北全部淪陷,因為他建立的宋朝在南方,因此歷史上稱為南宋。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 ,占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后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 ,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宋朝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北宋因推廣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長,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宋朝立國三百余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亡于內亂的王朝。
宋朝的*體制大體沿襲唐朝的*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擔任,而是另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又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通稱執政,與宰相合稱“宰執”。宋朝的相權大幅萎縮,僅負責行政職能。
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合稱二府,掌文武大權。又設鹽鐵、戶部、度支三司,主管財政大權,號稱計省。這樣三司、宰執、樞密使三權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宋朝還在御史臺之外增設諫院和置諫官,這些都是監察機構,負責*等事宜。
宋朝的經濟繁榮程度可謂前所未有,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達,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通商。宋代對南方大規模的開發,促成經濟中心南移。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宋朝
宋朝分北宋南宋,為什么晉朝分西晉東晉
這么分是因為在先的一個朝代被滅了以后又重新建立了新政權,為了區分就加了前綴.
1.西漢被王莽所滅,后劉秀又復國了,但將首都定在洛陽,因為西漢首都長安的東面所以稱東漢.
2.北宋被金國所滅,康王趙構先南逃至南京后又逃至杭州,向金稱臣.長江以北國土全部淪喪.因南宋首都杭州在北宋首都汴梁的南面所以稱南宋.
3.西周也是,西周最后一個君主周幽王被犬戎殺死,西周滅亡.周平王遷都洛邑.也是因為洛邑在西周國都的東邊,所以稱東周.
4.西晉也是如此,西晉首都是長安后被匈奴所滅.第二年,又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新政權.稱東晉.
其實明朝被李自成滅后,在南京也建立了南明小朝廷,但是南明小朝廷不到一年就被清朝滅了.所以明朝還是叫明朝.
其實這么分東西南北前后只是后人為了方便稱呼而已
宋朝為什么分為南宋和北宋、
在開封的北宋為金國所滅,宋欽宗的弟弟趙構逃往南方,遷都于臨安,史稱南宋,趙構被推舉為皇帝,史稱宋高宗。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