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常被人叫做兩口子,帶有些許親昵的色彩,其實這一次詞語是有一段故事演變而成的
古代女子在選擇夫婿時,一般以身高一丈為標準,而“夫”字是可以娶親的成年男子的代稱,所以女子的夫婿被稱為丈夫。
在我國民間,夫妻之間常互稱“老公”、“老婆”。相傳此稱呼最早出現(xiàn)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關于此來歷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唐代有一個名士,名叫麥愛新。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產生了棄舊納新的想法,并寫了一副上聯(lián)放在案頭:“荷敗
“丈”,在古代是一個長度單位。在周朝,測量長度以手掌撐開時,拇指與中指間的距離為一尺,一尺等于六寸,一丈等于十尺。當時的婚姻制度,雖然有婚姻禮制的約束,但仍有原始社會婚姻習俗的遺存,即所謂的“搶婚”、“掠奪婚”、“野合”、“走訪婚”、“對偶婚”等各種婚姻形式。為了得到足夠強壯的夫婿,女子在選擇夫婿時,一定要看這個男子的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為標準。因此,“丈”,就成了當時女子的擇夫標準。
語出《三國志·魏志·鄧艾傳》。 “老公”,指丈夫的俗稱、宦官的俗稱、老年人的通稱等。語出《三國志·魏志·鄧艾傳》:“七十老公,反欲何求1。現(xiàn)代語義中“老公”一般特指丈夫的俗稱。 七十老公,反欲何求!譯文:你都七十多歲的老年人了,反而還有什
“夫”,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夫”像站著的人形,上面的“一”,表示頭發(fā)上插了一根簪子。古代男子到了二十歲要行冠禮。行冠禮就是要把頭發(fā)扎起來,在頭頂束成一個髻,并插上簪子,戴上帽子。只有加冠之后,這個男子才具備了擇偶成婚的資格。因此,“夫”字即成為可以娶親的成年男子的代稱。
人們常談到夫婦時,夫常被稱為“丈夫”,妻子則常被叫做“老婆”。這兩種常叫法、習俗相沿至今,等等。原來,在古代有搶婚的習俗。女子選擇夫婿,要看這個男子是否夠高度和強壯,一般以身高一丈為標準,有了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強人的搶婚。
將“丈”字和“夫”字合在一起,就成為女子夫婿的稱謂了。
夫妻”的由來還真沒有找到,所以現(xiàn)在將“夫妻”相關詞語的來源給您找了一些,內容見下,希望您能喜歡: ■“丈夫”的由來 人們通常談到夫婦時,夫多被稱為“丈夫”,妻子則被叫做“老婆”。這兩種叫法、習俗相沿至今。 :原來,在我國有些部落,有搶婚的習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愛人”一詞的由來?
愛人“ 這一稱謂最早見于新文學作品之中。上世紀20年代初郭沫若寫的詩劇《湘累》中,就有“九嶷山的白云喲,有聚有消;洞庭湖來的流水喲,有汐有潮。 我的愛人喲,你什么時候回來喲。“在小說中、情書中,更是多見。但那時自沒有被廣泛地用于對妻子或丈夫的稱呼。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區(qū)一些受新文化運動熏陶的知識分子開始用“愛人”這一稱謂。新中國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里的”、“做飯的”等有歧視色百彩的稱謂;而解放前在國統(tǒng)區(qū)使用的 “先生”、“太太”、“小姐”,又顯出“資產階級”的色彩。于是“愛人”便被廣泛地使用起來。 但是,海外華人拒絕使度用“愛人”稱謂。一位朋友說,他去英國留學,每當他說起自己的妻子時,使用國內的稱呼“我愛人”,使得人家以為他在談論“情人”. 因其直譯lover就是“情人”的問意思。 而且在日語中 漢字“愛人”也是指“情人“. 愛人,愛人,愛時披在肩、不愛丟一邊。呵呵。。答。。。。所以現(xiàn)在也用得少了,年輕人已很少再用這個詞了。
丈夫的詞語來源
人們常談到夫婦時,夫常被稱為“丈夫”,妻子則常被叫做“老婆”。這兩種常叫法來、習俗相沿至今,等等。
原來,在古代有搶婚的習俗。女子選擇夫婿,要看這個男子是否夠高度和強壯,一般以身高一丈為標準,有了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強人的搶婚。根據(jù)這種情況,女子便稱她所嫁的男人為“丈夫”。《說文·自夫部》“夫”字下釋丈夫,謂:“周制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
“丈夫”一詞,除了代稱女子的配偶外,在古代還用來稱呼成年男子。《轂梁傳·文公十二年》載:“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這里用年齡區(qū)分是否為“丈夫”,因處于生長期的人其身高與年齡成正比,可見稱成年男子為“丈夫”也與“丈”字的計量意義有關。
中國古代的度量衡,在西周時已經比較定型,后世各朝多有修訂,使得同一計量單位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量值。商代,一尺合今zd16.95cm,按這一尺度,現(xiàn)代人高約一丈左右。周代,一尺合今22.1cm 。據(jù)對大量秦漢時期的出土文物實測,秦朝時候的1尺約合現(xiàn)在的22.1厘米。
夫妻這個詞語的由來
夫妻的由來要分2步解釋,請看下文。
妻子的由來
:“妻”最早見于《易·系辭》:“人于其官,不見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稱。《禮記·曲禮下》載:“天子之妃曰后,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來那時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沒有身份的。后來,“妻”才漸漸成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稱。
:“妻”的別稱很多。古代無論官職大小通稱妻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稱為“內子”
,泛指妻妾為“內人”。妻還被稱為“內助”,意為幫助丈夫處理家庭內部事務的人。“賢內助”成為好妻子的美稱。舊時對別人謙稱自己妻子為“拙內”、“賤內”。而在官職較高的階層中對妻子的稱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2393962呼卻反映出等級制度來。如諸侯之妻稱“小君”,漢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稱夫人,唐、宋、明、清各朝還對*的母親或妻子加封,稱誥命夫人。
丈夫的由來
人們通常談到夫婦時,夫多被稱為“丈夫”,妻子則被叫做“老婆”。這兩種叫法、習俗相沿至今。
:原來,在我國有些部落,有搶婚的習俗。女子選擇夫婿,主要看這個男子是否夠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為標準。當時的一丈約等于七尺(那時的一尺約合現(xiàn)在的六寸多),有了這個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強人的搶婚。根據(jù)這種情況,女子都稱她所嫁的男人為“丈夫”。本回答被提問者和網友采納
夫妻一詞從什么時候開始興起的?
夫妻”的由來還真沒有找到,所以現(xiàn)在將“夫妻”相關詞語的來源給您找了一些,內容見下,希望您能喜歡:
■“丈夫”的由來
人們通常談到夫婦時,夫多被稱為“丈夫”,妻子則被叫做“老婆”。這兩種叫法、習俗相沿至今。
:原來,在我國有些部落,有搶婚的習俗。女子選擇夫婿,主要看這個男子是否夠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為標準。當時的一丈約等于七尺(那時7a64e58685e5aeb931333335313833的一尺約合現(xiàn)在的六寸多),有了這個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強人的搶婚。根據(jù)這種情況,女子都稱她所嫁的男人為“丈夫”。
■“妻子”的由來
:“妻”最早見于《易·系辭》:“人于其官,不見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稱。《禮記·曲禮下》載:“天子之妃曰后,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來那時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沒有身份的。后來,“妻”才漸漸成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稱。
:“妻”的別稱很多。古代無論官職大小通稱妻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稱為“內子”
,泛指妻妾為“內人”。妻還被稱為“內助”,意為幫助丈夫處理家庭內部事務的人。“賢內助”成為好妻子的美稱。舊時對別人謙稱自己妻子為“拙內”、“賤內”。而在官職較高的階層中對妻子的稱呼卻反映出等級制度來。如諸侯之妻稱“小君”,漢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稱夫人,唐、宋、明、清各朝還對*的母親或妻子加封,稱誥命夫人。
■“老公老婆”的由來
唐代有一個名士,名叫麥愛新,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產生了嫌棄老妻,再納新歡的想法,并寫了一副上聯(lián)放在案頭:“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從聯(lián)中看出了丈夫棄老納新的念頭,于是便提筆續(xù)了一副下聯(lián):“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xiàn)新糧。”這副下聯(lián),以“禾稻”對“老藕”,不僅十分工整貼切,新穎通俗。而且,“新糧”與“新娘”諧音,饒有風趣。麥愛新讀了妻子的下聯(lián),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愛心打動,便放棄了棄舊納新的念頭。妻子見丈夫回心轉意,不忘舊情,乃揮筆寫道:“老公十分公道。”麥愛新也揮筆寫道:“老婆一片婆心。”
這個帶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很快流傳開來,世代傳為佳話,從此便有了“老公”和“老婆”這兩個詞。
"太太"一詞的由來?
太太稱呼的起源于周族太王古公亶父有賢妃曰“太姜”,即泰伯、仲雍、季歷三兄弟之母。太姜有美色,而且性情貞靜柔順,并且極有智慧。教導諸子,至于*,從來沒有過失。古公謀事,必與太姜互相商量。隨便古公要遷徙到什么地方,她都不辭勞怨,順從追隨。
季歷即位,又娶有賢妃曰“太任”,史載,稱其端莊誠一,德行無缺失。及有身孕,即自開始胎教,所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因此而生文王。
文王又有賢妃,曰“太姒”。《史記·周本紀》說:“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列女傳》稱其“生十男,親自教誨。自少及長,未嘗見邪僻之事。文王繼而教之,卒成武王、周公之德。”
周室由古公亶父到季歷、文王三代,都有賢妃良母助興周室。所以能形成姬周王室七八百年的宗室王朝,都是由其上輩“齊家、治國”的德育教化而來,并非偶然徒然的提三尺劍,一戰(zhàn)功成而得的天下。
因此,后世尊稱別人的妻子叫“太太”,便是從周室有三位“太”字輩賢妻良母,母儀可風的典故而來,并非是隨隨便便的口頭語。
太太是漢語詞語,讀作tài tai,出自《兩般秋雨盦隨筆·太太》,對長輩婦女的尊稱,現(xiàn)在指對已婚婦女的尊稱(帶丈夫的姓)。
例句如:有位杜太太給您留了口信。
1、漢哀帝 尊祖母定陶恭王太后 傅氏 為帝太太后,后又尊為皇太太后。
2、對長輩婦女的尊稱。
3、舊社會的仆人等常稱女主人為“太太”。
曹禺《雷雨》第一幕:“去吧,跟太太說一聲,說 魯貴 直惦記太太的病。”
4、對已婚婦女的尊稱(多帶丈夫的姓)。如: 張?zhí)?; 王太太 。
5、稱某人的妻子或丈夫對人稱自己的妻子。
張?zhí)煲怼稖厝嶂圃煺摺罚骸澳憔藸敍]寫信告訴你太太么?”如:好吧,我回去跟我太太商量一下。
6、太太在鄂西北地區(qū)是對曾祖父、曾祖母的統(tǒng)稱號。
擴展資料
漢哀帝時,“太太”原為尊稱老一輩的王室夫人。到后來,漢室又稱皇太后為皇太太后。太太的稱謂,漢代在貴族婦女中逐漸推廣起來。
明代時稱太太要具備這樣的條件:“凡士大夫妻,年來三十即呼太太”,即司眷屬,中丞以上的官職才配稱太太。
清朝的人,則喜歡叫家庭主婦為太太,不過都以婢仆呼女主人的居多。
北洋政府和*時期,太太的稱呼開始泛濫,從大帥到芝麻綠豆官,其眷屬都可相稱太太,官太太、經理太太、校長教授太太,到處都是,不過無形中多少還有些*,至少是在有知識階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431353362層之上。
二十多年對外開放以來,隨著港澳臺和外籍華裔、僑胞的歸鄉(xiāng)入里,“太太”的稱謂同小姐、先生一樣又時髦起來,成為人們對朋友間已婚女子的敬稱,而且從廣泛性來說似乎已更少含有什么官職的味道,變得更平民化了。
相近的稱謂:皇帝稱老婆叫鋅童; 宰相稱老婆叫夫人。 文人稱拙荊;雅士叫執(zhí)帚。商賈稱賤內;士人叫妻子。
酸秀才稱娘子;莊稼漢叫婆姨。有修養(yǎng)的人稱太太; 沒文化的叫老婆。年輕人稱媳婦;老頭子叫老伴。
北方人稱孩他娘;南方人叫伢他媽。
*上稱愛人;臺灣叫內子。
喝過洋墨水的稱達令; 土生土長的叫那口子。 舍不得老婆的人稱心肝;闊別老婆的人叫寶貝。
對老婆親熱時稱親愛的;對老婆厭惡時叫那娘們。
河北人稱老婆為家里的;河南人稱老婆為屋里頭的;四川人稱老婆則叫堂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太太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