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清熱祛濕粥:【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制作】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凈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用法】溫熱服食。【療效】清熱祛濕。適用于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滯不適,腹脹脘悶等癥。【注意事項】大便干結者不宜用。
鮮土茯苓煲豬湯:【原料】鮮土茯苓200克、豬[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制作】鮮土茯苓洗凈,切片狀;豬[月展]肉洗凈,整塊不必刀切。然后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療效】祛濕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避開生冷、甜膩食物,別喝酒:外部環境僅僅是誘因,體內環境太濕才是主因。陳偉說,中醫認為脾胃主濕,所以,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為“甜膩化濕”。另外,酒助濕邪,酒精少碰為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