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宮寒
所謂宮寒,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寒冷,中醫所說的 “ 子-宮 ” 與西醫所指的子-宮不同,它的范圍要更大一些,包括子-宮、卵-巢等多重器官,宮寒是指婦女腎陽不足,胞宮失溫煦所出現的下腹墜痛,疼痛,得熱則緩,白-帶多,痛經、月-經失調,脈沉緊,舌苔薄白多津為主要癥狀者。宮寒是中醫理論下的病名,不能與西醫的具體病名來套,但是西醫臨床常見的一些婦科急慢性咽炎癥可以用宮寒辯證治療,在臨床也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何調養
月經期間調養
用紅糖、艾葉煮水喝,以暖宮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紅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地讓月-經排除干凈,也活氣血,暖宮;
日常進補
枸杞子,核桃,龍眼肉,大棗,桑葚,當歸,雞血藤,生姜,雞肉或者羊肉煲湯,湯水具有溫腎助陽,填精養血之用,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棗,花生,讓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來補足,不用擔心上火,宮寒體質屬于火氣不足,不容易出現火大體熱的癥狀;
茶飲調養
紅姜茶,取紅糖 50克,去皮生姜4片,溫火煮4~5分鐘,月經來時堅持喝幾天。平時一周左右喝一次,長期堅持,宮寒癥狀就會減輕,也可用黃芪,大棗或者當歸泡水喝,或者煎服,補氣調血,使得氣血雙盈,這樣也是有效驅除宮寒的方式
中藥泡腳
艾葉、肉桂、花椒煎水,用以侵泡雙腳,具有溫腎散寒,溫經通絡之功
艾灸療法
艾灸神闕、百會等穴位以調理奇經,暖宮散寒,或灸肚臍正中直下1.5寸出的氣海穴和肚臍正中之下3寸處的關元穴,每日熏烤30分鐘,堅持下來也有效
日常運動
“ 動則生陽 ” ,寒性體質者特別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快步走是最簡便的方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可以疏通經絡,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使全身溫暖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