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林,學名甲氟膦酸異丙酯,是二戰期間德國納粹研發的一種致命神經性毒氣,可以麻痹人的中樞神經。1938年,德國人施拉德、 安布羅斯、呂第格、范-德爾-林德首次研制成功,這種毒氣遂以上述4個人的姓中的5個字母命名為“沙林”。 反應機制: 一般說
沙林毒氣,學名叫甲氟膦酸異丙酯,英文名稱Sarin,沙林這個中文名就是由此音譯過來的,沙林毒氣可以麻痹人的中樞神經,是常用的軍用毒劑,按傷害作用分類為神經性毒劑。
沙林毒氣,是一種劇毒神經毒劑。其學名甲氟膦酸異丙酯,英文名稱Sarin,化學式:(CH3)2CHOOPF(CH3) ,能使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立即失去平衡。它是常用的軍用毒劑——即化學武器的一種,按傷害作用分類為神經性毒劑。 發展歷史 1938
1995年3月20日清晨,原奧姆真理教部分信徒受麻原彰晃的指使,在東京市區3條地鐵電車內施放沙林毒氣,造成12人死亡、約5500人中毒、1036人住院治療。這一惡性事件的策劃者奧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以及執行任務的5名教徒,先后被判死刑,唯有麻原彰晃至今仍未行刑;另有3名施襲者被判處無期徒刑,而事發多年后,最后1名疑犯高橋克也于2012年06月15日也在東京都大田區被捕,結束了17年的逃亡生涯。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也是日本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
沙林是神經毒劑的一種,它無色,易流動,有微弱水果香味。由于沸點低,揮發度較大,比較容易蒸發,使用后主要造成空氣染毒。它會破壞人體的神經系統和肌肉之間的通訊,導致肌肉痙攣,從而癱瘓,讓人無法控制肌肉,尤其是呼吸跡 它致死的原因是:
一般說來,沙林毒氣是可以通過呼吸或透過皮膚和眼結膜侵入人體的,對乙酰膽堿酯酶造成不可逆的抑制作用,這是其毒性的主要機制。受其侵襲后,會出現瞳孔縮小、呼吸困難、支氣管縮小和劇烈抽搐等癥狀,嚴重時幾分鐘內會窒息而死,須立即使用阿托品等藥物進行治療并進行人工呼吸施救。但是,事后這種毒氣還是可能對神經、大腦和肝臟造成損傷。
VX毒劑是一種比沙林毒性更大的神經性毒劑,是最致命的化學武器之一。它也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油狀液體,一旦接觸到氧氣,就會變成氣體。工業品呈微黃、黃或棕色,貯存時會分解出少量的硫醇,因而帶有臭味,主要是以液體造成地面、物體染毒,可以通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關于沙林毒氣之類的毒氣 或者病毒 有什么急救方法
樓主,百度可不能不讀,因為不會白讀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2905395.html追問等死?還是看著你最愛的人在你面前慢慢死去?死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失去
沙林毒氣和芥子氣哪個毒性更強?
如果單純就致死劑量來講,沙林毒性強
但芥子氣是糜爛性的,估計會讓人更痛苦些
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 的兇手
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日本名:地下鉄サリン事件),是指于1995年3月20日早上于日本東京的營團地下鐵[現在東京地下鐵]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發動恐怖襲擊的人在東京地下鐵三線共五列列車上發放沙林毒氣,造成12人死亡及5,510人以上受傷。
背景資料
發動襲擊的是一個名為奧姆真理教的新興宗教組織,因著松本沙林毒氣事件及坂本堤律師失蹤事件等面臨被取締。其信徒于是決定襲擊日本的*心臟,向政府先行報復。
受襲的三條地下鐵均經過日本的*機關密集的霞關(大量政府部門的總部所在地、鄰近皇宮)及永田町(國會、首相府及執政黨自由民主黨的總部)。
襲擊
千代田線A725K列車
由林郁夫和新實智光兩人組成的襲擊小組負責。林郁夫于綾瀨車站登上JR常磐線各站停車,綾瀨站始發,直通千代田線往代代木上原站的A725K列車的第一車廂,及后于新御茶之水站擢穿裝有沙林毒氣的容器并離開。
此列車造成2人死,231人重傷。林被判無期徒刑。
丸之內線A777列車
由廣瀨健一和北村浩一兩人組成的襲擊小組負責。廣瀨健一登上丸之內線往荻洼站的A777列車的第三車廂,及后于御茶之水站擢穿裝有沙林毒氣的容器并離開。
雖然途中有乘客暈倒并被送往醫院,列車并沒有即時停止服務并于荻洼折返,最后于新高圓寺站停止服務。
此列車造成1人死,358人重傷。
丸之內線B801列車
由橫山真人和外崎清隆兩人組成的襲擊小組負責。橫山真人于上午7時39分在新宿站登上丸之內線往池袋站的B801列車的第5車廂。及后于四谷站在裝有沙林毒氣的容器擢穿一個洞。
列車到達池袋站后折返繼續運行至新宿站,中途于本鄉三丁目站曾有站長自行用地拖清理,回到新宿站后再次折返。發布沙林后1小時40分 (9時27分),該列車才于國會議事堂前站停駛。
由于只擢穿一個洞,雖然是5列“有毒列車”中最后被發現的一列,但只造成約200人重傷,無造成死亡。
橫山于1999年被判死刑,外崎則判無期徒刑。
日比谷線B711T列車
由豐田亨和高橋克也也兩人組成的襲擊小組負責。豐田亨于上午7時59分登上日比谷線由中目黑開出往東武動物公園站的B711T列車的第一車廂,及后于惠比壽站擢穿裝有沙林毒氣的容器并離開。
乘客于三站后的神谷町站陷入恐慌,部份人被即時送往醫院,列車第一車廂的乘客被疏散。最后列車于霞關站停駛。
此列車造成1人死,532人重傷。
豐田被判死刑,負責接應的高橋克也到目前仍然在逃。
日比谷線A720S列車
由林泰男和杉本繁郎兩人組成的襲擊小組負責。林泰男于上午7時43分在上野站登上日比谷線北千住站開出往中目黑站方向的列車,及后于秋葉原站擢穿裝有沙林毒氣的容器并離開。
因林泰男于容器上擢穿了多個洞,乘客即時受到沙林的影響。在下一站(小傳馬町站)有乘客將容器踢出車廂,此舉即時導致4名等候列車的乘客死亡,但部份具揮發性的沙林液體仍然留在車上。后來行駛5站后,有人按動緊急按鈕后被緊急于筑地站停車,列車車門開啟后大量該列車的乘客及等候列車的乘客昏倒于月臺上。列車于是即時停止服務。
此列車造成8人死,超過2475人重傷,為死傷最嚴重者。林被判死刑,杉本被判無期徒刑。
其余營團地下鐵(現為東京Metro)中,銀座線、東西線及半藏門線也有傷者。
對沙林毒氣消毒的調制比是多少
沙林,學名甲氟膦酸異丙酯,是二戰期間德國納粹研發的一種致命神經性毒氣,可以麻痹人的中樞神經.
化學式:(CH3)2CHOOPF(CH3)
結構簡式:結構簡式 合成:甲基氧二氯化磷與氟化氫反應,得甲基氧二氟化磷,與甲基氧二氯化磷及異丙醇反應,即得沙林.
性質:
常溫狀態:無色水樣液體
氣味:無或微果香味
溶解度:可與水及多種有機溶劑互溶
水解作用:慢,生成HF和無毒殘留物,加堿和煮沸加快水解
戰爭使用狀態:蒸氣態或氣液滴態 補充性質:學名甲氟膦酸異丙酯.一種典型的非持久性G類神經性毒劑.1939年由德國拖拉德爾(G.Schrader)首先發現.美*用代號為GB.純品系無色液體,工業品呈淡*或棕色,有微弱的蘋果香味.沸點158℃.熔點-56℃.20℃時,液體密度1.1102~1.0943g/cm3;飽和蒸氣壓233.31Pa;揮發度13.2mg/L.沙林易滲入多孔表面和油漆表面,其蒸氣易被多孔物體吸附.能與水及多種有機溶劑如苯、乙醚、乙醇等任意混溶.常溫下性質穩定,分解很慢.25℃時,濃度為0.1g/L的水溶液,經24h約水解97%.酸、堿和加熱都能加速其水解,水解產物無毒.戰斗狀態主要為氣霧狀態,吸入中毒的半致死劑量LD50為70~100mg·min/m3,半失能劑量為35~75mg·min/m3;經皮的半致死劑量為24mg/kg.中毒幾分鐘后即出現縮瞳、流涎、多汗、頭痛、呼吸困難、肌顫等癥狀,嚴重時呼吸中樞麻痹、心跳停止而死亡.沙林可裝填在炮彈、火箭彈、航空*等彈體內,以爆炸方式分散成蒸氣和氣溶膠,經呼吸道、眼睛侵入機體;液滴狀時,可使食物、水源染毒,經消化道進入機體;皮膚滲透毒性較小.防毒面具和皮膚防擴器材能有效防護.野戰條件下,可用漂白粉、稀釋的堿溶液及堿-醇-胺配方消毒劑消毒.室內可用水蒸氣、氨水、肥皂水及弱堿水等消毒.皮膚染毒可迅速擦去,也可用消毒粉、皮膚消毒液消毒.通常用阿托品和吡啶醛肟類藥物解磷針劑急救和治療,如立即肌肉注射追問調制比是多少呢1:幾 我想知道一千克三合二要配多少升水
戰爭中沙林毒氣有多大殺傷力?
沙林,學名甲氟膦酸異丙酯,是二戰期間德國納粹研發的一種致命神經性毒氣,可以麻痹人的中樞神經。 化學式:(CH3)2CHOOPF(CH3) 。合成:甲基氧二氯化磷與氟化氫反應,得甲基氧二氟化磷,與甲基氧二氯化磷及異丙醇反應,即得沙林。它可以通過呼吸道或皮膚黏膜侵入人體,殺傷力極強,一旦散發出來,可以使1.2公里范圍內的人死亡和受傷。它分液態和氣態兩種形式,一滴針眼大小的沙林毒氣液體就能導致一名*很快死亡。中毒后表現為瞳孔縮小、呼吸困難、支氣管痙攣和劇烈抽搐等,嚴重的數分鐘內死亡。沙林是有機磷酸鹽 會破壞生物體內的神經傳遞物質乙醯膽堿酯脢 生物的所有自主跟非自己肌肉運動是乙醯膽堿跟乙醯膽堿酯脢之間的一個平衡 破壞這個平衡的話 肌肉會只收縮而無法擴張。主要會癱瘓呼系功能、縮瞳、腸胃痙攣劇痛、分泌眼淚汗水跟唾液的管道也會大量排放 會非常痛苦的死亡 而且立即發作 發作到死亡劑量足夠的話是2分鐘左右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