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久久精品_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_欧美一级二级视频_午夜av电影_日本久久精品视频

視頻1 視頻21 視頻41 視頻61 視頻文章1 視頻文章21 視頻文章41 視頻文章61 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 推薦39 推薦41 推薦43 推薦45 推薦47 推薦49 關鍵詞1 關鍵詞101 關鍵詞201 關鍵詞301 關鍵詞401 關鍵詞501 關鍵詞601 關鍵詞701 關鍵詞801 關鍵詞901 關鍵詞1001 關鍵詞1101 關鍵詞1201 關鍵詞1301 關鍵詞1401 關鍵詞1501 關鍵詞1601 關鍵詞1701 關鍵詞1801 關鍵詞1901 視頻擴展1 視頻擴展6 視頻擴展11 視頻擴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資訊1 資訊501 資訊1001 資訊1501 標簽1 標簽501 標簽1001 關鍵詞1 關鍵詞501 關鍵詞1001 關鍵詞1501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手機 - 正文

含英咀華怎么理解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0-03-16 18:38:15
導讀含英咀華怎么理解,A1.哀而不傷:悲哀而不過分。多形容詩歌、音樂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傷心。2.哀兵必勝:遭受壓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必定勝利。“哀兵”不能誤解為哀喪的軍隊。3.愛屋及烏:因為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因愛一含英咀華這個成語表意是指嘴里含的花朵,品味花的芬芳。其寓意是體會或者吸取詩文和文章中所包含的精華。語文課文,你先要讀幾遍,讀的時候

A 1.哀而不傷:悲哀而不過分。多形容詩歌、音樂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傷心。 2.哀兵必勝:遭受壓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必定勝利。“哀兵”不能誤解為哀喪的軍隊。 3.愛屋及烏:因為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因愛一

含英咀華這個成語表意是指嘴里含的花朵,品味花的芬芳。其寓意是體會或者吸取詩文和文章中所包含的精華。

語文課文,你先要讀幾遍,讀的時候不能因為自己有的地方背得出就不看課文,讀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好課文,讀的越熟越好。還有,要了解課文大致的意思和流程。背課文時,腦子里根據那個流程背。如果課文很長沒什么情節,就分段背,每段二三百字。

這個成語出自唐朝韓愈的《進學解》,在《進學解》中記載:“沉浸醲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其書滿家。上規姚姒,渾渾無涯;”翻譯成白話文為沉浸在如醇厚美酒般的典籍中,咀嚼品味著它們的菁華,寫起文章來,一屋子堆得滿滿的。上取法于虞、夏之書,那是多么的博大無垠啊。

1、譜寫 幽靜 蠟燭 陌生 萊茵河 琴鍵 陶醉 記錄 霎時 微波粼粼 2、余音繞(梁) 妙筆生(花) 引人入(勝) 美不勝(收)雅俗共(賞) 獨具匠(心) 巧

我們通常在使用的時候用做它的寓意,沒有形容花香的意思。我們可以造句為:詩文精妙的地方都隱在字里行間,不下一番含英咀華的功夫,是無法體會的。

A 1.哀而不傷:悲哀而不過分。多形容詩歌、音樂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傷心。 2.哀兵必勝:遭受壓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必定勝利。“哀兵”不能誤解為哀喪的軍隊。 3.愛屋及烏:因為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因愛一

含英咀華的近義詞是含菁咀華,含英咀華和含菁咀華都是比喻讀書吸取其精華。在這里“英”和“菁”都是指精華的意思。

囫圇吞棗 【近義】不求甚解、生吞活剝 【反義】含英咀華、細嚼慢咽、融會貫通 【釋義】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處】《朱子語類·論語十六》:“道理也是一個有條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從字面上容易理解錯的成語

A

1.哀而不傷:悲哀而不過分。多形容詩歌、音樂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傷心。

2.哀兵必勝:遭受壓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必定勝利。“哀兵”不能誤解為哀喪的軍隊。

3.愛屋及烏:因為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因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跟他有關的人或物。

4.愛莫能助:雖然同情但無力幫助。(正:同情;誤:喜愛)

5.安土重遷:并非看重遷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戀鄉土,不愿輕易遷移到外地。“重”在這里解釋為“難”.在家鄉住慣了,不愿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與危難可以互相轉化。易:變換。

7.安時處順:安于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于現狀。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

9.白駒過隙:白駒:原指駿馬,后比喻日影。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

10.百身何贖: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換不過來。后來表示對死者極其沉痛的悼念。贖:抵償。

11.百年樹人:培養人才是長遠之計,需要付出艱辛。(正:培育;誤:樹木)

12.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滿足于現有成就.繼續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績。百尺竿頭: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養的極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指記載軼聞瑣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滾彈丸一樣,快地往下。形容事情發展很快。

15.鮑魚之肆:賣咸魚的鋪子。比喻惡劣的環境。鮑魚:咸魚;肆:店鋪。

16.暴殄天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自然資源。暴:損害。殄:絕。

17.暴虎馮(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沒有渡船要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暴:徒手搏斗。馮河:涉水過河。

18.畢其功于一役:畢:盡,完成。一次戰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幾項任務都做完。

19.篳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事業的艱辛。篳路:柴車。藍縷:破舊的衣服。

20.表里山河:內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勢險要。

21.別無長物:表面上看起來是別無特長,其實是指再沒有別的東西,形容除此之外空無所有。

22.別開生面:另外開創新的局面或創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格局。

23.博聞強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正:記憶;誤:認識)

24.不知所云: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

25.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

26.不敢旁騖:不敢再來求別的.形容注意力集中于一點.

27.不分軒輊;車前高后低叫軒,前低后高叫輊.比喻不分高低優劣。

28.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態度蠻橫, 不講道理。(正:使明白;誤:作比喻)

29.不謀而合: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本詞與“不約而同”區別開來,“不約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一致的意思,但“不約而同”只能做狀語不能做謂語。

30.不恥下問: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3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火”,真是不倫不類。

32.不經之談:荒誕無稽的話。 (正:正常;誤:經常)

33.不亦樂乎:不也很快樂嗎?常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34.不可開交: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35.不可理喻;不是不值得讓人搭理,而是不能夠用道理來使他明白,形容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36.不可終日:形容形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37.不可向邇:不能接近。

3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蠻橫。

39.不可思議: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強調神秘奧妙。

40.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用“不翼而飛”。

41.不刊之論:刊:刪改,修訂。不可刪改或修訂的言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容易誤用為貶義。

42.不易之論:很容易讓人理解為不易理解的言論,實為內容正確,不可更改的言論。

43.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比喻人不成材,沒有出息.作貶義。

44.不虞之事:事先沒有預料到的事情。不虞:出乎意料。

45.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滿足的,后指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不止一件或是不止出現一次。

46.不肖子孫:指不能繼承先輩事業或遺志的人。不肖:不像其先輩。

47.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的客人。速:邀請。

48.不情之請:不合情理的請求,用作謙詞。

49.不孚眾望:沒有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貶義。

50.不法常可:不盲目效法因襲歷來所認可的事。常可:永久認可的道理和成規。

51.不齒于人類:不能列入人類。意思是不能算人。齒:排列、并列。

52.不謀而合;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易混“不約而同”,只做狀語不做謂語.

53.不逞之徒:指心懷不滿而胡作非為的人。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54.不足為訓:并非不值得作為教訓,而是不值得作為遵循或仿效的法則。

55.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56.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正:對;誤:這樣)

57.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58.不學無術:既沒有學問,又沒有能力。(正:學問;誤:學習)

59.不速之客:沒有邀請而門己來的客人。(正:邀請;誤:迅速)

60.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藥。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后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61.不期而遇:事先沒有約定卻意外地遇上了。(正:約定時日;誤:日期)

62.不能自已: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正:停止;誤:已經)

63.不可勝數:數都數不盡, 形容極多。(正:盡;誤:勝利)

C

64.參差不齊: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時間等。

65.滄海橫流:海水四處泛流。比喻時世動蕩,社會*不安。滄海:大海。

66.側目而視: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67.察顏觀色:觀察對方臉色,以摸清其真實的意圖。(正:臉色;誤:顏色)

68.差強人意:差:稍微地。原來意思是很能振奮人,現多用來表示比人預想的好一些,還算讓人滿意。容易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69.長治久安:國家長期太平、安定。(正:太平;誤:治理)

70.嘗鼎一膏:膏:切成塊的肉,嘗鼎中的一塊肉,從而可知鼎中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據部分可以推知全體。

71.朝聞夕死:早晨聽到了真理,晚上就死也甘心了。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的渴望。

72.陳言務去:陳舊的言詞一定要去掉,也指寫作時要排除俗套,努力更新。

73.城下之盟:因敵軍兵臨城下而*簽訂了屈辱性的和約。

74.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 (正:塞住;誤:充滿)

75.躊躇滿志:躊躇:從容自得的樣子。形容心滿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樣子。

76.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77.處心積慮:千方百計地盤算.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

78.從善如登:登:升高。順從好的就像登高一樣。比喻學好不容易,要花力氣。

79.從井救人:跟著跳下井去,打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的方式不當,不能救人反而危及自己。

80.錯落有致:事物安排布置參差不齊而別有情趣。(正:情趣;誤:景致)

81.大而化之:不是把大的化成小的,而是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D

82.彈(tan)冠相慶:《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做官。后來用“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多用作貶義。使用時容易弄錯感*彩。

83.黨同伐異:跟自己意見相同的就袒護,跟自己意見不同的就加以攻擊。(正:偏袒;誤:黨派)

84.得隴望蜀:比喻人貪得無厭,得到了這個,還想那個。

85.登堂人室:比喻學問、技藝或社會地位已經由淺入深、由低到高,達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時不能只看其表層意思。

86.鼎力相助:只用于對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87.洞若觀火:形容觀察事物極其分明,就像看火一樣。

88.獨具慧眼:不可理解為只有一個眼,其實形容具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眼光.

89.囤積居奇:把貨物儲存起來,等待時機高價出售以牟取暴利。(正:儲藏;誤:居住)

E

90.惡(e)衣惡食:粗劣的衣著和食物。

91.耳聞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92.耳提面命: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于同輩之間的貶義。

93.耳濡目染:經常接觸就自然而然受到影響。濡:沾濕;染:沾染。

94.耳根清靜:耳邊根清靜,沒有什么干擾。形容生活平靜。

95.二三其德:意為三心二意,沒有定準,不是形容品德低劣.

F

96.伐功矜能:炫耀自己的功勞,夸耀自己的才能。(正:炫耀;誤:討伐)

97.罰不當罪:懲罰與所犯的罪行不相當,指懲罰過輕。(正:相當;誤:應當)

98.翻云覆雨: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氣勢宏偉。

99.繁文縟節:繁瑣的儀式和禮節。(正:儀式;誤:文章)

100.犯而不較:別人觸犯了自己不要計較。

101.非異人任:不能取義為一般人物就可擔任,而是表示一種事應由自己來承擔責任。

102.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原指一般人所想不到的。后來形容人的思想寓奇。

103.分庭抗禮:客人和主人分立在庭院兩側,以平等的地位相對行禮。(正:對等;誤:對抗)

104.焚膏繼晷(gui):形容夜以繼日地用功讀書或努力工作。晷:日影。

105.粉墨登場:妝扮好了,登場演戲。今多用于貶義,比喻壞人登上了*舞臺。

106.風聲鶴唳:前秦苻堅領兵進攻東晉,大敗而潰,潰兵聽到風聲和鶴叫都疑為追兵。形容驚慌疑懼。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用“殺得風聲鶴唳”來形容戰斗激烈,算錯。

107.鳳毛麟角:鳳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見而珍貴的人才或事物。

108.婦姑勃奚。其中“婦”指“兒媳”.“姑”指“婆婆”,婦姑勃奚指婆婆同兒媳爭吵,后來比喻為無關緊要的細小事而爭吵。

109.附庸風雅:附庸:追隨;風雅:文雅,多指才學。為了裝點門面結交名士,從事有關文化的活動。不能誤作褒義。

G

110.改頭換面:只改形式,不換內容。貶義。

111.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以上兩詞都不代替“改邪歸正”。

112.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113.高山景行:不是指高山美,而是比喻崇高的德行.

114.高山仰止:像仰望高山那樣,對偉大的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仰止:仰慕,向往。

115.高山流水1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高妙。

116.高層建瓴:瓴:盛水的瓶子。在高高的屋頂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擋 的形勢。

117.更仆難數:“更”在這里指“換”.這個成語原意是說換了幾班侍者,賓主要說的話還是說不完,后來形容要說的話還有很多.

118.耿耿于懷:形容心存怨恨。

119.工力悉敵;雙方用的功夫和力量不分高低.常用來形容兩個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不分上下.

120.狗尾續貂:比喻用不好的東西續在好的東西的后面.后也用來比喻事物,多指文藝作品的續作前后好壞不相稱.一般作貶義,用于自稱時含謙義。

121.固若金湯:形容工事非常堅固,不易攻破。(正:堅固的城墻;誤:金屬)

122.瓜田李下:瓜田里,李子樹下。比喻容易發生嫌疑偽地方。

123.刮目相看: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別人,一般指看待別人取得的進步和成績。易混“另眼相看”.

124.管窺蠡(lí)測:從竹管里看天,用瓢來測量海水。比喻眼光狹小,見識短淺,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膚淺。蠡:瓢。測:量。

125.光怪陸離:色彩紛繁,現象奇異。中性,不要誤認為貶義。

126.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藝精巧、高超,不像人工所能制成的。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127.過猶不及:猶:如同。事情做得過火了,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不能錯誤地理解為做得太不夠了。

H

128.海晏清河:滄海波平,黃河水清。比喻天下太平。晏:平靜。

129.駭人聽聞: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

130.含垢忍辱:忍受恥辱。 (正:恥辱;誤:污垢)

131.含英咀華:咀:咀嚼;英、華: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賞、領會詩文的精華。使用時注意本詞領會的對象。

132.邯鄲學步:到邯鄲學人家邁步走路。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學不到人家的本領,反而連自己固有的長處也丟掉了。

133.沆瀣(hang xie)一氣:比喻氣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沆瀣:夜間的水氣。

134.毫發不爽:形容絲毫不差。(正:差失;誤:爽快)

135.好整以暇:形容雖在百忙之中仍然從容不迫。不能誤用作貶義。

136.皓首窮經:鉆研經典一直到老。皓首:白頭。窮:盡,到極點。

137.河東獅吼:不是河東的獅子大叫,它是指厲害的婦人,用來嘲笑怕老婆的男人。

138。涸轍之鮒(fu):干困在車轍溝里的鯽魚。比喻處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涸:水干。

139.怙(hu)惡不悛(quan):怙:依靠;悛:悔改。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140.華而不實:只開花不結果。(正:開花;誤:華麗)

141.懷瑾握瑜: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純潔而美好的品德。

142。 渙然冰釋:像冰塊遇熱,一下子就融解了。比喻疑慮、誤會很快消除。

143.諱莫如深:事情重大,因而隱瞞不報。(正:隱瞞;誤:忌諱)

144.繪聲繪色:形容描寫生動*真,常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

145.火中取栗:比喻為別人冒險,白吃苦頭,自己卻得不到好處。

J

146.積重難返:形容長期養成的習慣很深,難以改變。

147.積毀銷骨:眾人不斷的毀謗,可以置人于死地。(正:熔化;誤:出售)

148.激濁揚清:激:沖去;濁:臟水。比喻發揚一切好的,清除一切壞的。

149.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正:擴大;誤:廣泛)

150.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正:估量;誤:進程)

151.加人一等:并非是指給予的比別人多一等,而是形容,才能等出眾.

152.間不容發: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進一根頭發。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153.見仁見智:同一個問題各人有各人的見解,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154.見異思遷: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不表示選擇時猶豫不定。

155.膠柱鼓瑟: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鼓:彈奏。瑟:古代的一種樂器。

156.金針度人:語出《桂苑叢談·史遺》,其中記載鄭侃的女兒采娘,七月初七祭織女,織女給她一根盤針;叫刺繡的技藝果然特別出色。后來“金針度人”比喻把秘法、訣竅傳給別人。

157.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不是指不及時感謝,而是指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夠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于拒絕別人的要求。

158.久假不歸:長期借用而不歸還。假:借。并非長期請假不回來之意。

159.具體而微:不指具體到細微之處,而指內容已具備了,不過局面、規模較小.

K

160.開門揖(yi)盜:揖:作揖,表示歡迎。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161.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162.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大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

163.苦心孤詣:苦心鉆研或經營,達到了很高造詣。常誤作“苦口婆心”。

164.曠日持久:耗費時日,拖延得很久。(正:荒廢;誤:空曠)

L

165. 來者可追:指后來的事還可以補救。來者:指將來的事。

166.勞燕分飛:比喻人別離。 (正:伯勞鳥;誤:辛勞)

167.離群索居:離開同伴一個人孤獨生活。(正:孤單;誤:尋找)

168.李代桃僵:原指李桃共患難。比喻兄弟相愛相助。后指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169.力透紙背:原指書法遒勁有力。后也用來形容詩文立意深刻,用詞精當。

170.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于品質。不用于水平、成績等。

171.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竊賊的代稱。

172.聊以*:姑且用來自我安慰。(正:姑且;誤:無聊)

173. 林林總總:形容多而成群。林林:紛紜眾多的樣子。總總:眾多而雜亂。

174. 羚羊掛角:比喻詩的意境超脫,不落痕跡。

175.令名不彰:好名聲不顯揚。(正:美好;誤:使)

176.爐火純青:比喻功夫達到純熟,完美的境界,注意對象。

177.鹿死誰手:鹿,原比喻政權,后亦比喻爭逐的對象。原指誰獲得政權,后泛指誰獲得勝利。

178.屢試不爽:爽,差錯。經過多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注意不能將詞義理解反了。

179.洛陽紙貴:稱譽別人的著作,風行一時。

180.洛陽紙貴:左思《三都賦》抄寫的人非常多,洛陽的紙因此漲價。比喻廣泛流傳,風行一時.

M

181.買櫝(du)還珠:買下裝珍珠的匣子卻把匣中的珍珠退還賣者。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櫝:木匣)。

182.每況愈下:況:由對比而明顯。比喻情況越來越壞。

183.美輪美奐:輪,高大,奐,眾多。形容建筑物多、高大、美麗。媒體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語,屬誤用。

184.靡靡(mi)之音:頹廢,淫蕩的音樂。靡靡:形容柔弱,萎靡不振。

185.勉為其難:勉強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

186.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187.苗而不秀:莊稼生長了,卻不吐穗揚花。比喻資質雖好,但沒有什么成就。

188.民殷國富:百姓殷實,國家富有。形容經濟狀況良好。 (正:富足;誤:殷勤)

189.明日黃花:原指重陽節過后,菊花即將枯萎,便再也沒什么好玩賞的花了。后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道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作物.易錯寫成“昨日黃花”。

190.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奧妙。(正:說出;誤:明白)

191.莫衷一是:衷:折衷,決斷;是:對。成語意思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結論。使用時要注意術語不能指一個人。

192.木人石心:比喻人受*,不動心,不是形容人的愚笨。

193.目無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到純熟的地步。本詞容易誤用為貶義。

N

194.難兄難弟:指兄弟才德都好,難以分高下。也指彼此曾共患難,或處于同樣困境的人。

P

195.拋磚引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熱的意思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思。只用自謙,不能用于對方或第三方

196.朋比為奸:朋比:互相依附、互相勾結。壞人勾結在一起干壞事。

197.蓬蓽生輝:謙敬之辭。廣告語說“讓您的居室蓬篳生輝”,簡直是罵人。

198.否(Pi)極泰來:否:壞運。泰:好運。惡運到頭了,好運就來了。形容事物發展到極限,就會向對立面轉化。

199.平鋪直敘:可用為褒義,指文章不講究修辭,只把意思直接敘述出來。

200.評頭品足:比喻在小節上過分挑剔。與中性的評議不同。

Q

只懂個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指什么詞語

囫圇吞棗

【近義】不求甚解、生吞活剝

【反義】含英咀華、細嚼慢咽、融會貫通

【釋義】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處】《朱子語類·論語十六》:“道理也是一個有條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

【用例】讀書要善于思考,不能~,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

【近義】囫圇吞棗、淺嘗輒止、食古不化

【反義】窮原竟委、咬文嚼字、尋根究底

【釋義】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出處】晉·陶潛《五柳先生傳》:“不慕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

【用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刻苦鉆研,深入領會,不能粗枝大葉,~。

怎樣快速記住很長的語文課文?(詳細些)謝謝!

語文課文,你先要讀幾遍,讀的時候不能因為自己有的地方背得出就不看課文,讀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好課文,讀的越熟越好。還有,要了解課文大致的意思和流程。背課文時,腦子里根據那個流程背。如果課文很長沒什么情節,就分段背,每段二三百字。

還有以下是網上:背誦,是我國傳統的讀書方法之一。背誦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哪種適用于你?不妨一試。

一、讀熟法。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二、嘗試背誦法。朗讀三二遍后,就試著背。若背不出來,就打開課本看一看,然后再背,直到完全會背為止。

三、分解背誦法。把文章分成若干部分,一部分一部分,一層次一層次地熟讀、背記。被分解成幾部分或幾個層次的內容能背下來了,再連起來整體背誦。

四、摘關鍵詞(提綱)法。把要背的課文中的關鍵詞摘出,寫在本子上,按關鍵詞的提示,時而俯首閉目,時而張眼瞅書,自己考自己。

五、背默結合法。自己認為已能背誦了,就默寫一次;默畢,翻開書頁自己校正。凡有錯處或漏處,自己劃上記號,重新背記。再背再默,再默再背,直到連標點符號也無誤為止。

六、浮現形象法。適用于背誦情景交融,文字畫面強的文章與詩詞。運用此法,還可在紙上隨意地畫簡筆畫,讓畫助背。

七、結對子背誦法。自主結成背誦對子,以2-3人為宜。相互競賽,遇到背記中遺忘處,可請朋友提示,直到全部會背。

八、循環記憶法。當天背出來的內容,第二天再背一次,隔3-5天再背一次,隔一周再背一次……這樣循環三到四次,就能形成終生記憶。

實用記憶十八法 記憶,是學習的童要環節,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科學記憶,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加速知識積累。因此,要提高學習效率,加速知識積累,就要學會科學地記憶。

1、交替記憶法。

又叫分布記憶法式重視頭尾記憶法。這是把不同性質的識記材料按時間分配、交替進行記憶的方法。長時間單純識記一門學科知識的效果不好,因為具有相同性質的材料對腦神經的刺激過于單調,時間一長,大腦的相應區域負擔過重,容易疲勞,將會由興奮狀態轉為保護性抑制狀態,表現為頭暈腦脹,注意力不集中,這就不利于記憶。

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在記憶過程中,先記住的事物對后記憶的事物有抑制作用,叫后遺抑制(我們用 表示);后記住的事物對先記住的事物也有抑制作用,叫倒攝抑制(我們用 表示);那么,記憶的序列則為:A B C D E F

可見開頭A和結尾F只受單向抑制,中間部分B、C、D、E則受雙向抑制,越是中間的部分,受到的抑制越強烈。為了降低這種抑制,可以采用間隔法。也就是說把記憶的序列打斷,插上非記憶的活動,這樣開頭和結尾增多,中間部分減少,抑制就大大削弱了。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對某一長篇材料,一天要讀六十八遍方可背誦;可是每天讀幾段,三天內讀了三十八遍可全部背出。因此,背誦長課文、階段復習,與其集中時間打突擊,不如分而治之,每天背一點,效果還好些。也就是說,把不同學科的學習交替進行,避免過多地接受單一刺激,可提高記憶功效。

課間操,就是把上午一個記憶序列打斷,變成兩個記憶序列。午睡,更使上下午之間的抑制降低到最低程序,以恢復下午與晚間學習的精力。

怎樣利用記憶的這一特點呢?

(1)把重要的事情放在開頭和結尾去記,若是講話,應該把要緊事先講給大家,結尾時候再強調一下。

(2)記憶大篇幅的材料,可采取分段記憶法,這樣每段都是有開頭和結尾,就人為地制造了增進記憶條件。

(3)一次記憶若干名詞或大題可改變其次序,每記一次就換一個開頭和結尾,平均分配復習的力量。

(4)合理地組織識記材料,盡量使前后相鄰的學習內容截然不同,防止抑制作用的發生。例如,剛學完歷史,不要去學語文,以減少材料之間的相互影響。

(5)合理安排時間。早晨起來,不受前攝抑制的影響,晚上學習過后就睡覺,不受倒攝抑制的影響,這兩個“黃金時間”不能錯過,可以利用它記那些難度較大的材料。再有,在長時間學習中,中間要休息休息,時間最好是10—15分鐘,這樣,又增加了開頭和結尾的次數。

總之,充分利用開頭和結尾會使你在同樣的時間內,用同樣的精力取得顯著的記憶效果。

有人曾介紹豐子愷先生的“二十二遍讀書法”。這二十二遍不是一氣完成,而是分四天進行的。第一天讀十遍,第二、三天各讀五遍,第四天讀兩遍。這就是分布識記法。這種方法比較省力,也比較科學。心理學家沙爾達科夫,曾做過這樣的測試:分別讓兩組學生識記同一詩篇,一組采用集中識記的方法(即集中在一個時間內,將識記的材料反復學習,直到記熟為止),另一組采用分布識記的方法(在三天內,每天只讀一遍,最后記熟)。測試的結果發現,分布識記比集中識記的方法好。在分布識記時,人的大腦神經細胞可以得到適當的休息;反之,老是重復同一材料,單調刺激容易引起大腦皮層的保護性抑制。分布識記也就是分散記憶。所謂分散也有一個限度,不能認為越分散越好。過短的材料不宜分散記憶。同時還要掌握好間隔時間。間隔時間太長容易造成遺忘,間隔時間太短,又容易受到干擾。

2、自測記憶法。

這是通過自己測驗自己來增強記憶的方法。

首先,它可以幫助我們確切了解自己的“底數。”通過經常性的自測,我們就能知道還有哪些知識沒有學好,沒記住,哪些地方易混淆,有誤差,也就能馬上核實校正,避免一誤再誤。其次,它可以培養我們隨機應變的能力。在考試中,考題往往變換了角度,與原來學習時大不一樣;在工作中,也常常會碰到這樣或那樣棘手的問題。如果經常運用自測記憶法,對所學知識從多方面理解消化,那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臨陣不慌,即使遇到出乎意料的問題,由于平時訓練有素,也會得到很好的處理。

具體來說,自測記憶方法如下幾種:

(1)定期測驗。從時間上可分為當日測、周日測兩種。①當日測:晚上睡覺前,應該將當天所學的知識擇其要點復述一下或默想一遍。②周日測:星期天休息,可將一周來所學課程的內容變換角度提出問題,寫在一張紙上測驗自己,發現存在疑難或模糊之處,馬上解決,決不拖欠。從課程內容上可分為單元測、全書測兩種。①單元測:一個單元學完后,可問問自己這個單元學了些什么,有哪些主要內容,取得了什么收獲。②全書測:一本書學完后,可翻開目錄,逐章回憶內容,并可挑選那些重要內容進行自測。

(2)默寫自測。默寫出文字符號比只看不寫的記憶效果顯著。這是因為默寫時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思維積極活躍,必然使記憶的知識得到很好的鞏固。

(3)設問自答。“假若我是老師,我希望學生掌握哪些問題呢?”如果經常對自己這樣提出問題,從多種角度設問自答,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設問自答能使人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的,增強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的熱情。而這些都是增進記憶的有利因素。

3、系統記憶法

系統記憶法,就是按照科學知識的系統性,把知識順理成章,編織成網,這樣記住的就是一串。零散的珠子,我們一手抓不了幾粒,如果用一根線把珠子穿起來,提出線頭就可以帶起一大串。記憶也是這樣,分散的、片斷的知識記得不多,也不能長久保持。把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了,就會在腦子里留下深刻的痕跡。例如:記憶圓形、扇形、弓形的面積公式時,可以這樣記憶:首先抓住這三種形狀的關系:扇形是圓形的一部分,弓形又是扇形的一部分,然后再把幾種圖形面積的公式串起來。這樣記憶起來,就不困難了。

把知識系統化,往往還可以采用列表比較的方法。記憶是智慧的倉庫,但這個倉庫里不能雜亂無章,應該把各種知識分門別類地放在應放的位置上,這樣記得清楚,提取也方便。在列表的過程中,也可以培養比較和歸納的能力。往往是一張表整理出來了,知識在腦子里也就清晰了,不需要專門去背,也能記得很牢。

4、爭論記憶法。

這是通過與別人對識記材料進行爭論探討以強化記憶的方法。

在進行爭論的時候,爭論雙方都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一方面全神貫注地聽取對方的意見,同時分析其中的正誤;一方面積極思維,評論對方的見解,闡述自己的觀點。這種情況下,信息輸入大腦容易留下較深刻的印象。

爭論可以幫助我們檢查記憶的準確性。通過爭論,錯誤的暴露出來,得以糾正,從而形成正確的記憶。而記憶正確的知識也得到了檢驗和應用,并得到鞏固和強化。

爭論還可以使爭論雙方開闊視野,拓寬思路,互相受到啟發。在爭論中,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無論是聽到一個新觀點,還是發現一個新論據;無論是自己被駁得體無完膚,還是被對方佩服得五體投地,都是一種強刺激,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運用爭論記憶法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動機要正確。進行爭論的目的是辨明知識的準確性,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而不是為了斗高低、出風頭,更不能逞強好勝,中傷對方。

(2)態度要端正。進行爭論要保持善意的、平等的態度,不應鉆進牛角尖。既要允許對方有錯誤見解,也要承認自己的不當之處。對別人的謬誤要善意指正,對自己的錯處要勇于改過,決不能固執己見。

(3)方法要對頭。爭論中切忌跑題,如果離題太遠,就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爭論中要堅持獨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不懂裝懂。

5、理解記憶法

心理學認為,理解是通過利用現有的知識在事物與事物之間建立起一種邏輯聯系。在閱讀比較容易的文章時,理解僅表現為感知,也就是說一下子想到從前所掌握的知識,或者馬上能夠從現有的知識里抓住所需要的東西并把它同新的印象結合在一起。但是,在閱讀學習不熟悉的和不易理解的知識時,就要利用知識建立新的邏輯聯系。理解記憶是以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為前提的。這種理解,并非指一般的弄懂了,而主要是指掌握了所要學習的內容,特別是各部分之間的邏輯聯系,及它與以前的知識經驗之間的聯系。

理解記憶法,理解是關鍵,是記憶的基礎。要理解,就應對記憶的內容進行分析、判斷。掌握它們內在的邏輯聯系和層次關系,抓住表現內容實質的關鍵處(或重點詞語,重點句、段,重點步驟等)。這樣,也就在理解中識記了。

6、嘗試回憶法

感知過的事物不在眼前,但能獨立地再現出來的過程叫回憶。嘗試回憶法就是在背記過程中,不斷地自己考自己。考的方法很多,主要是采用自己復述、自己默寫等方式。例如,在記憶外語單詞時,可以背著默寫,也可以看著英文默寫中文,或者看中文口讀英文。背誦課文時,可以不斷地嘗試著自己背。背得不對時,再看,再記。對學習過的識記的知識,及時進行嘗試回憶,效果好。

這種方法的好處是:①可以及時了解自己在學習中的記憶情況。每次嘗試回憶后,就會知道自己記住了什么,還有什么沒記住。在進一步閱讀時便可有重點、有選擇地記憶。②可以激發人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嘗試回憶,目的是逐字逐句地再現讀物,這能促使自己逐字逐句地讀,把目標對準那些尚未記住的材料。

有些學生在記憶的時候,總是悶著頭一遍又一遍地讀。這種枯燥無味地重復誦讀,往往不能使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這樣,就必然會降低記憶效果。嘗試回憶,雖然比照本宣科費力氣,特別是在回想不起來的時候,就要開動腦筋。因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一直處于興奮狀態,也就容易記住所讀的材料。

反復看過要記的材料后,試著不看材料。背誦一遍(或回憶一遍),若遇到困難再看書,這種利用反饋效應嘗試背誦的記憶方法稱為嘗試背誦記憶法。

例如,在熟記英語單詞后,可以看著英文默寫中文,也可以看著中文默寫英文,然后對照一下答案,把不對的更正后,再記一下。又如,背誦課文,可以在熟記之后,嘗試回憶一下,也就是自己背一下,背不下去時,再看,再記。又如,在識記一個比較復雜的數學定理證明時,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后,也可以嘗試用筆演背一遍,證不下去時,再看書,再記。

實驗表明,讓記憶者了解自己的記憶效果,即給予信息的反饋,往往能夠提高記憶效果。下面這個心理學實驗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把被試者分成甲、乙兩組。主試者讓甲組學生對一篇課文連續看4遍;讓乙組的學生對同一篇課文看一遍,嘗試背誦一遍,又看一遍,又嘗試背誦一遍。結果,一小時后,甲組只記得52.5%;乙組記得75.5%;一天后,甲組只記得30%,乙組記得72.5%;十天后,甲組僅記得25%,乙組仍記得57.5%。

每次嘗試背誦就是給予一次記憶信息的反饋。為什么利用反饋效應的嘗試記憶法能夠提高記憶效果呢?這是因為反饋提高了記憶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一篇材料識記幾遍以后,總是有的部分已經記住了,有的部分還沒有記住,或者記錯了。反饋信息就可以告訴你哪些部分已經記住了,哪些部分還需要加工,幫助你了解自己記憶的進度,記憶的難點,然后,你就可以針對難記的部分集中力量攻下來。其次,反饋可以增強對記憶的自信心,從而給識記增添力量。如果對一篇較難的材料,或者較長的材料誦讀幾遍以后,就發現已經記住了其中的大部分,這就會極大地激發學習動機,以及取得成功的喜悅心情,充滿信心地去完成余下的記憶任務。當然,也可以在你識記幾遍后,發現自己還沒有記住,心中不免煩躁起來,這時你應該懂得:“煩躁情緒將干擾記憶,影響記憶效果。”最好的辦法是控制情緒,使自己心平氣和,相信自己的記憶能力,或者這樣想:“這篇材料難,是應該多記幾遍才能記住。”再其次,反饋在一定的程序上可以消除疲勞,維持注意力的集中。悶著頭一遍一遍地讀,這種枯燥無味的重復誦讀容易產生疲勞,時間一長,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記憶的過程中,時時有關于記憶的信息反饋給你,無疑會消除一些疲勞,或者使疲勞延緩產生,同時又可以使注意力不斷地集中在識記上。因此,嘗試背誦記憶法比那種單純反復地去念、去看、去寫的單純重復記憶方法好。

7、比較記憶法。

這是對相似而又不同的識記材料進行對比分析,弄清它們的異同以進行記憶的方法。

比較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手段。有比較才有鑒別,不經過比較,我們就難以辨明事物的特性、事物的本質,難以弄清事物的相互關系及異同。比較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全面地識記材料。對同類材料進行比較式閱讀,會明顯地收到全面了解材料、進行“立體”記憶的效果。

(2)準確地識記材料。記憶的準確性與最初識記有直接的關系。如果輸入大腦的信息有誤,那么提取時必然不準。而比較是達到準確記憶的關鍵。

(3)深刻地識記材料。很多識記材料之間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點,難以辨別。在記憶某一材料時,如果找同類材料閱讀參考,稍加比較,各自的特點就突出了,印象也會隨之深刻。

比較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對立比較法、對照比較法、順序比較法、類似比較法等。比較的基本原則有二:

第一,同中求異。即在識記材料共同點之外找出其不同點。比較時不要停留在材料表面現象的認識上,應著眼于它們本質屬性的比較,抓住細微的特征進行記憶。

第二,異中求同,即在識記材料不同點外努力找出它們的相同或相似點。世界上的事物紛繁復雜,盡管表面現象千差萬別,但往往有本質上的相同或相似點。如果我們能找到它們,就會把它們記得更扎實。

8、聯想記憶法。

這是通過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由此事物聯想到彼事物的記憶方法。

什么是聯想呢?巴甫洛夫認為,聯想是由于兩個或兩個以上刺激物同時地或連續地發生作用而產生的暫時神經聯系。聯想是在頭腦中從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動。依靠聯想,每個人把輸入大腦的信息穿串編排,構成記憶的網絡;依靠聯想,人能從記憶倉庫中找到所需,并順利地提取出來。我們如能抓住聯想的規律,學會聯想的方法,不但有利于迅速記憶,而且有利于鞏固記憶。

(1)表象聯想法

這是將需要識記的東西與其實物表象聯系起來的方法。如識記“蚯蚓”這個詞的概念,只記這兩個字不易鞏固,必須在腦子里浮現出那種怕人的物象才行。浮現物象時,頭腦要象張開的銀幕那樣,看著文字,聽著讀音,當場把銀幕上的物象描繪出來。這樣經過多次練習,養成習慣,就容易把物象印到腦海里。

使用表象聯想的要領是:①盡可能把知識對象在腦海里變換成具體物象。如學“寄寓”一詞時,就想象自己正住在姥姥家。②多用夸張物象的方法。如學“細菌”一詞時,就把它擴大到象在教科片中看到的那種細菌物象。③把抽象的東西化為具體的東西。如理解“含英咀華”這個抽象成語時,可能費解,你可把自己比作正在搖頭晃腦欣賞一篇好詩文的老學究。④有時要記眾多事項,你可用整體物象法記憶。

(2)接近聯想法

這是把根據有些事物在空間或時間上有所接近之處而建立起來的聯想方法。如看到帶魚,馬上會想到大海;關里人提到哈爾濱,必然想到氣候寒冷、冰燈、冬泳等現象;一提到井崗山,會想到朱德和毛澤東曾在那里會師等,這些都是因為在空間上有接近之處。又如,一提起諸葛亮,馬上就會想“借東風”和“三顧茅廬”;一提起鴉片戰爭,馬上就會想起1840年和林則徐的禁煙運動等,因為這些事情在時間上接近。學習中,如果運用這種方法,把遇到的事實、事物和學到的知識,與接近事物聯系在一起,形成空間或時間上有相關之外的系統,就可產生聯想,幫助記憶,而且提起一種東西就可能聯想到一大串內容。

這種聯想是根據事物之間在現象或本質方面有類似之處而建立起來的聯想。類似聯想主要是突出事物的共同性和相似性,它對學習和記憶發揮著重要作用。如集中識字教學,其所以能得到大力推廣,就是因為它利用了漢字結構具有音、形、義方面的類似性。依據漢字的造字規律,抓住特點,把常用漢字分別歸納成不同的類,然后編成《快速集中識字手冊》在全國進行推廣的。又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導出,就是利用兩個全等三角形的相似特點推出來的。把一平行四邊形的兩個對角頂點聯起來,就構成兩個全等三角形,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底乘高除二”,兩個全等三角形合起來構成的平行四邊形,正是一個三角形的二倍,二二抵消,得出平行四邊形有公式是“底乘高”。這樣就很容易記住了。

類似聯想在各科教學和學習中使用非常廣泛,它要求在合乎邏輯、忠于現實的前提下進行。不合邏輯、違背現實的兩種事物,不能強行聯系起來。類似聯想用得好,不但對高效記憶有作用,而且有利于創造性才能的發揮。

(4)對比聯想法

對比聯想是根據事物之間往往具有對立性的特點而建立起來的一種聯想。如由熱想到冷,由甜想到苦,由愛想到恨,由落后想到進步等。由于想到的事物具有對立性,因而將其歸納到一起。用對比聯想增強記憶,效果就特別顯著。小學語文教學中,常把同義詞與反義詞聯系到一起教;中學分析小說時,常將這一人物與另一人物的形象對比起來教,能增強感染力;數理化教學中,也可將彼此對立的定理、公式、規律等歸納起來,運用對比聯想幫助記憶。對比聯想在學習和教學中的運用非常廣泛,是提高記憶效率的極好方法。

(5)奇特聯想法

奇特聯想是世界上公認的“記憶秘訣”,也是一種記憶的“訣竅”。奇特聯想法是利用一些離奇古怪的想法,把有關事物、詞語或知識串連到一起,在大腦中形成一連串的物象的增強記憶的方法。

奇特聯想可以把任何幾個字或詞語概念串起來,用自己的特殊辦法加以記憶。

運用奇特聯想時有三個要點必須掌握:一是將靜態事物動態化,把本來是靜止的東西,想法讓它動起來。如“汽球、墨水、草原”三個不相干的名詞,你要連起它們達到記憶目的,可想象成墨水掛到汽球上向草原飛去。二是用甲事物取代乙事物,或讓甲事物變成乙事物的一個組成部分,把它們聯系或組裝起來。如“鉛筆、草帽、大豆、拖拉機”,可以想象成鉛筆代替了人,戴著草帽坐在拉大豆的拖拉機上。三是對被記事物進行夸大或縮小,增多或減少。如要記住“手表、窩瓜、滑梯”這三件事,怎樣聯想呢?可想象為手表象窩瓜那樣大,從滑梯上滾下來。運用這種辦法對事物進行隨意組合,就可進行聯想創造,收到最佳記憶效果。奇特聯想法乍看起來是可笑的,但使用到需記多項事物的場合,它就會發揮特殊效能。訓練習慣之后,要記一連串的詞語和事物,就會方便多了。

總之,聯想記憶的方法多種多樣,最重要的還有定位聯想法和應用聯想法,由于難度較大,本文受篇幅所限,難以介紹清楚,請愛好者專門學一下王維同志的《快速記憶法》,定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9、概括記憶法。

這是對識記材料進行提煉、抓住關鍵來記憶的方法。

人的記憶潛力雖然很大,但是,見什么記什么,見多少記多少,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科學的。有所失才有所得,有所簡化才有所強化。識記時,我們必須提煉出材料中的關鍵部分,然后進行綜合概括,形成一個或一組簡單的“信息符號”,便于大腦接收、儲存和提取。

概括記憶的形式一般有如下幾種:

(1)主題概括法讀一本書,學一篇文章,欣賞一首名詩,都需把握主旨,理解豐富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如能抓住綱、線,把內容、要點系統完整而又概括性強地穿在一起,再去記憶就方便多了。如學習《實踐論》這篇難度較大的論文,如果不總結出中心思想,學過就象一盤散沙,很難實踐應用。對它進行“主題概括”,可以這樣表達:“這篇文章論述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闡明了在實踐的基礎上,從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二次飛躍,揭示了認識過程的反復性、無限性、前進性,強調了主觀和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這段概括已把全文的中心顯示出來了,但仍有難記之感,如果再用“數字概括法”概括一次,即可更為精要,可記為:一個基礎,二次飛躍,三性一強調。這樣加強記憶之后,就能牢記中心思想。

(2)內容概括法學習篇幅較大的材料,往往洋洋萬言,龐雜多變,難于識記。這就需要抓住內容提要,選擇關鍵性詞語,字句,加以重點記憶,以便啟發對全部內容的聯想。如大至一部作品、一部電影片、一篇長論文的“內容介紹”和章節目錄,小至一篇文章、一段事實的記載,甚至一個邏輯性很長的長句子等,都可運用關鍵性詞語,字句進行縮寫或概括,使其化多為少,濃縮精華,從而啟發回憶,加深理解。

(3)縮略概括法在學習記憶的材料中,用心尋找起關鍵性作用的字、詞做為思考的“媒介”,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這就是縮略概括。如學習化學中的“氧化——還原”反應時,首先要搞清電子得失與“氧化——還原”的關系,其次要判斷出什么物質是氧化劑,什么物質是還原劑,這是非常重要的。當你真正理解后,可用“失——氧——還”三個字作為縮略結構去記憶。意思是:失電子的物質——氧化后——該物質是還原劑。這樣,只要記住“失”、“氧”、“還”三個關鍵字,即可作為提示,引起對整個意思的聯想。有些較復雜的固定詞組、名稱,概念或成串知識,也可進行縮略,使其成為簡化代稱。

(4)數字概括法這是用數字概括事實、內容或語句增強記憶的方法。如習慣使用的“五講四美”、“四化建設”、“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三綱五常”、“四書五經”等等,都是人們約定俗成、寓意鮮明、容易引起回想的記憶方法。學習中有些較復雜的內容,也可琢磨一些用數字概括幫助記憶的方法。如記憶煉鐵的主要化學反應及煉鐵高爐的構造時,可以把它們概括為“三個五”。即煉鐵過程有五個主要化學反應式(略);高爐有五個部分組成(爐喉、爐身、爐腰、爐腹、爐缸);高爐有五個進出口(鐵礦石、焦炭、石炭石、入口、進風口、高爐煤氣出口、出渣口、出鐵口)。記住這“三個五”,共十五項小內容就可進行回憶。

(5)順序概括法這是按照需要識記的事實材料的順序進行記憶的方法。如歷史事件的發生,各種條約的條款,歷史上的各種變法,改革等內容,都可編成簡化順序,用概括詞記住較復雜的內容。如“王安石變法”的五項內容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農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稅法;⑤保甲法。記憶時可順序概括為一青、二募、三農、四方、五保。只要記住五個主要字,即可回想起全部內容。

11、數字特征記憶法

數字特征記憶法可分為幾種:

(1)諧音法。如圓周率的數值為3.14159,

這是自己的方法,望采納。

參考資料:http://iask.sina.com.cn/b/7117138.html?retcode=0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綜合練習答案,急啊! 要全部答案!

1、譜寫 幽靜 蠟燭 陌生 萊茵河 琴鍵 陶醉 記錄 霎時 微波粼粼

2、余音繞(梁) 妙筆生(花) 引人入(勝) 美不勝(收)雅俗共(賞) 獨具匠(心) 巧(奪 )天工 膾(炙 )人口

4、春燕——報春使者,駱駝——任重道遠,海鷗——搏擊風浪,黃牛——任勞任怨,春蠶——兢兢業業,喜鵲——如意吉祥,鴿子——友誼使者,百靈——聰明伶俐

《課堂作業本》?《同步練習》?什么書?

從字面上容易理解錯的成語

A

1.哀而不傷:悲哀而不過分。多形容詩歌、音樂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傷心。

2.哀兵必勝:遭受壓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必定勝利。“哀兵”不能誤解為哀喪的軍隊。

3.愛屋及烏:因為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因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跟他有關的人或物。

4.愛莫能助:雖然同情但無力幫助。(正:同情;誤:喜愛)

5.安土重遷:并非看重遷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戀鄉土,不愿輕易遷移到外地。“重”在這里解釋為“難”.在家鄉住慣了,不愿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與危難可以互相轉化。易:變換。

7.安時處順:安于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于現狀。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

9.白駒過隙:白駒:原指駿馬,后比喻日影。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

10.百身何贖: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換不過來。后來表示對死者極其沉痛的悼念。贖:抵償。

11.百年樹人:培養人才是長遠之計,需要付出艱辛。(正:培育;誤:樹木)

12.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滿足于現有成就.繼續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績。百尺竿頭: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養的極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指記載軼聞瑣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滾彈丸一樣,快地往下。形容事情發展很快。

15.鮑魚之肆:賣咸魚的鋪子。比喻惡劣的環境。鮑魚:咸魚;肆:店鋪。

16.暴殄天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自然資源。暴:損害。殄:絕。

17.暴虎馮(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沒有渡船要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暴:徒手搏斗。馮河:涉水過河。

18.畢其功于一役:畢:盡,完成。一次戰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幾項任務都做完。

19.篳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事業的艱辛。篳路:柴車。藍縷:破舊的衣服。

20.表里山河:內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勢險要。

21.別無長物:表面上看起來是別無特長,其實是指再沒有別的東西,形容除此之外空無所有。

22.別開生面:另外開創新的局面或創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格局。

23.博聞強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正:記憶;誤:認識)

24.不知所云: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

25.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

26.不敢旁騖:不敢再來求別的.形容注意力集中于一點.

27.不分軒輊;車前高后低叫軒,前低后高叫輊.比喻不分高低優劣。

28.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態度蠻橫, 不講道理。(正:使明白;誤:作比喻)

29.不謀而合: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本詞與“不約而同”區別開來,“不約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一致的意思,但“不約而同”只能做狀語不能做謂語。

30.不恥下問: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3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火”,真是不倫不類。

32.不經之談:荒誕無稽的話。 (正:正常;誤:經常)

33.不亦樂乎:不也很快樂嗎?常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34.不可開交: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35.不可理喻;不是不值得讓人搭理,而是不能夠用道理來使他明白,形容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36.不可終日:形容形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37.不可向邇:不能接近。

3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蠻橫。

39.不可思議: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強調神秘奧妙。

40.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用“不翼而飛”。

41.不刊之論:刊:刪改,修訂。不可刪改或修訂的言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容易誤用為貶義。

42.不易之論:很容易讓人理解為不易理解的言論,實為內容正確,不可更改的言論。

43.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比喻人不成材,沒有出息.作貶義。

44.不虞之事:事先沒有預料到的事情。不虞:出乎意料。

45.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滿足的,后指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不止一件或是不止出現一次。

46.不肖子孫:指不能繼承先輩事業或遺志的人。不肖:不像其先輩。

47.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的客人。速:邀請。

48.不情之請:不合情理的請求,用作謙詞。

49.不孚眾望:沒有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貶義。

50.不法常可:不盲目效法因襲歷來所認可的事。常可:永久認可的道理和成規。

51.不齒于人類:不能列入人類。意思是不能算人。齒:排列、并列。

52.不謀而合;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易混“不約而同”,只做狀語不做謂語.

53.不逞之徒:指心懷不滿而胡作非為的人。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54.不足為訓:并非不值得作為教訓,而是不值得作為遵循或仿效的法則。

55.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56.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正:對;誤:這樣)

57.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58.不學無術:既沒有學問,又沒有能力。(正:學問;誤:學習)

59.不速之客:沒有邀請而門己來的客人。(正:邀請;誤:迅速)

60.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藥。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后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61.不期而遇:事先沒有約定卻意外地遇上了。(正:約定時日;誤:日期)

62.不能自已: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正:停止;誤:已經)

63.不可勝數:數都數不盡, 形容極多。(正:盡;誤:勝利)

C

64.參差不齊: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時間等。

65.滄海橫流:海水四處泛流。比喻時世動蕩,社會*不安。滄海:大海。

66.側目而視: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67.察顏觀色:觀察對方臉色,以摸清其真實的意圖。(正:臉色;誤:顏色)

68.差強人意:差:稍微地。原來意思是很能振奮人,現多用來表示比人預想的好一些,還算讓人滿意。容易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69.長治久安:國家長期太平、安定。(正:太平;誤:治理)

70.嘗鼎一膏:膏:切成塊的肉,嘗鼎中的一塊肉,從而可知鼎中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據部分可以推知全體。

71.朝聞夕死:早晨聽到了真理,晚上就死也甘心了。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的渴望。

72.陳言務去:陳舊的言詞一定要去掉,也指寫作時要排除俗套,努力更新。

73.城下之盟:因敵軍兵臨城下而*簽訂了屈辱性的和約。

74.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 (正:塞住;誤:充滿)

75.躊躇滿志:躊躇:從容自得的樣子。形容心滿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樣子。

76.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77.處心積慮:千方百計地盤算.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

78.從善如登:登:升高。順從好的就像登高一樣。比喻學好不容易,要花力氣。

79.從井救人:跟著跳下井去,打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的方式不當,不能救人反而危及自己。

80.錯落有致:事物安排布置參差不齊而別有情趣。(正:情趣;誤:景致)

81.大而化之:不是把大的化成小的,而是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D

82.彈(tan)冠相慶:《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做官。后來用“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多用作貶義。使用時容易弄錯感*彩。

83.黨同伐異:跟自己意見相同的就袒護,跟自己意見不同的就加以攻擊。(正:偏袒;誤:黨派)

84.得隴望蜀:比喻人貪得無厭,得到了這個,還想那個。

85.登堂人室:比喻學問、技藝或社會地位已經由淺入深、由低到高,達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時不能只看其表層意思。

86.鼎力相助:只用于對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87.洞若觀火:形容觀察事物極其分明,就像看火一樣。

88.獨具慧眼:不可理解為只有一個眼,其實形容具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眼光.

89.囤積居奇:把貨物儲存起來,等待時機高價出售以牟取暴利。(正:儲藏;誤:居住)

E

90.惡(e)衣惡食:粗劣的衣著和食物。

91.耳聞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92.耳提面命: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于同輩之間的貶義。

93.耳濡目染:經常接觸就自然而然受到影響。濡:沾濕;染:沾染。

94.耳根清靜:耳邊根清靜,沒有什么干擾。形容生活平靜。

95.二三其德:意為三心二意,沒有定準,不是形容品德低劣.

F

96.伐功矜能:炫耀自己的功勞,夸耀自己的才能。(正:炫耀;誤:討伐)

97.罰不當罪:懲罰與所犯的罪行不相當,指懲罰過輕。(正:相當;誤:應當)

98.翻云覆雨: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氣勢宏偉。

99.繁文縟節:繁瑣的儀式和禮節。(正:儀式;誤:文章)

100.犯而不較:別人觸犯了自己不要計較。

101.非異人任:不能取義為一般人物就可擔任,而是表示一種事應由自己來承擔責任。

102.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原指一般人所想不到的。后來形容人的思想寓奇。

103.分庭抗禮:客人和主人分立在庭院兩側,以平等的地位相對行禮。(正:對等;誤:對抗)

104.焚膏繼晷(gui):形容夜以繼日地用功讀書或努力工作。晷:日影。

105.粉墨登場:妝扮好了,登場演戲。今多用于貶義,比喻壞人登上了*舞臺。

106.風聲鶴唳:前秦苻堅領兵進攻東晉,大敗而潰,潰兵聽到風聲和鶴叫都疑為追兵。形容驚慌疑懼。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用“殺得風聲鶴唳”來形容戰斗激烈,算錯。

107.鳳毛麟角:鳳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見而珍貴的人才或事物。

108.婦姑勃奚。其中“婦”指“兒媳”.“姑”指“婆婆”,婦姑勃奚指婆婆同兒媳爭吵,后來比喻為無關緊要的細小事而爭吵。

109.附庸風雅:附庸:追隨;風雅:文雅,多指才學。為了裝點門面結交名士,從事有關文化的活動。不能誤作褒義。

G

110.改頭換面:只改形式,不換內容。貶義。

111.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以上兩詞都不代替“改邪歸正”。

112.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113.高山景行:不是指高山美,而是比喻崇高的德行.

114.高山仰止:像仰望高山那樣,對偉大的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仰止:仰慕,向往。

115.高山流水1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高妙。

116.高層建瓴:瓴:盛水的瓶子。在高高的屋頂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擋 的形勢。

117.更仆難數:“更”在這里指“換”.這個成語原意是說換了幾班侍者,賓主要說的話還是說不完,后來形容要說的話還有很多.

118.耿耿于懷:形容心存怨恨。

119.工力悉敵;雙方用的功夫和力量不分高低.常用來形容兩個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不分上下.

120.狗尾續貂:比喻用不好的東西續在好的東西的后面.后也用來比喻事物,多指文藝作品的續作前后好壞不相稱.一般作貶義,用于自稱時含謙義。

121.固若金湯:形容工事非常堅固,不易攻破。(正:堅固的城墻;誤:金屬)

122.瓜田李下:瓜田里,李子樹下。比喻容易發生嫌疑偽地方。

123.刮目相看: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別人,一般指看待別人取得的進步和成績。易混“另眼相看”.

124.管窺蠡(lí)測:從竹管里看天,用瓢來測量海水。比喻眼光狹小,見識短淺,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膚淺。蠡:瓢。測:量。

125.光怪陸離:色彩紛繁,現象奇異。中性,不要誤認為貶義。

126.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藝精巧、高超,不像人工所能制成的。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127.過猶不及:猶:如同。事情做得過火了,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不能錯誤地理解為做得太不夠了。

H

128.海晏清河:滄海波平,黃河水清。比喻天下太平。晏:平靜。

129.駭人聽聞: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

130.含垢忍辱:忍受恥辱。 (正:恥辱;誤:污垢)

131.含英咀華:咀:咀嚼;英、華: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賞、領會詩文的精華。使用時注意本詞領會的對象。

132.邯鄲學步:到邯鄲學人家邁步走路。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學不到人家的本領,反而連自己固有的長處也丟掉了。

133.沆瀣(hang xie)一氣:比喻氣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沆瀣:夜間的水氣。

134.毫發不爽:形容絲毫不差。(正:差失;誤:爽快)

135.好整以暇:形容雖在百忙之中仍然從容不迫。不能誤用作貶義。

136.皓首窮經:鉆研經典一直到老。皓首:白頭。窮:盡,到極點。

137.河東獅吼:不是河東的獅子大叫,它是指厲害的婦人,用來嘲笑怕老婆的男人。

138。涸轍之鮒(fu):干困在車轍溝里的鯽魚。比喻處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涸:水干。

139.怙(hu)惡不悛(quan):怙:依靠;悛:悔改。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140.華而不實:只開花不結果。(正:開花;誤:華麗)

141.懷瑾握瑜: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純潔而美好的品德。

142。 渙然冰釋:像冰塊遇熱,一下子就融解了。比喻疑慮、誤會很快消除。

143.諱莫如深:事情重大,因而隱瞞不報。(正:隱瞞;誤:忌諱)

144.繪聲繪色:形容描寫生動*真,常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

145.火中取栗:比喻為別人冒險,白吃苦頭,自己卻得不到好處。

J

146.積重難返:形容長期養成的習慣很深,難以改變。

147.積毀銷骨:眾人不斷的毀謗,可以置人于死地。(正:熔化;誤:出售)

148.激濁揚清:激:沖去;濁:臟水。比喻發揚一切好的,清除一切壞的。

149.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正:擴大;誤:廣泛)

150.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正:估量;誤:進程)

151.加人一等:并非是指給予的比別人多一等,而是形容,才能等出眾.

152.間不容發: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進一根頭發。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153.見仁見智:同一個問題各人有各人的見解,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154.見異思遷: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不表示選擇時猶豫不定。

155.膠柱鼓瑟: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鼓:彈奏。瑟:古代的一種樂器。

156.金針度人:語出《桂苑叢談·史遺》,其中記載鄭侃的女兒采娘,七月初七祭織女,織女給她一根盤針;叫刺繡的技藝果然特別出色。后來“金針度人”比喻把秘法、訣竅傳給別人。

157.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不是指不及時感謝,而是指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夠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于拒絕別人的要求。

158.久假不歸:長期借用而不歸還。假:借。并非長期請假不回來之意。

159.具體而微:不指具體到細微之處,而指內容已具備了,不過局面、規模較小.

K

160.開門揖(yi)盜:揖:作揖,表示歡迎。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161.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162.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大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

163.苦心孤詣:苦心鉆研或經營,達到了很高造詣。常誤作“苦口婆心”。

164.曠日持久:耗費時日,拖延得很久。(正:荒廢;誤:空曠)

L

165. 來者可追:指后來的事還可以補救。來者:指將來的事。

166.勞燕分飛:比喻人別離。 (正:伯勞鳥;誤:辛勞)

167.離群索居:離開同伴一個人孤獨生活。(正:孤單;誤:尋找)

168.李代桃僵:原指李桃共患難。比喻兄弟相愛相助。后指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169.力透紙背:原指書法遒勁有力。后也用來形容詩文立意深刻,用詞精當。

170.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于品質。不用于水平、成績等。

171.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竊賊的代稱。

172.聊以*:姑且用來自我安慰。(正:姑且;誤:無聊)

173. 林林總總:形容多而成群。林林:紛紜眾多的樣子。總總:眾多而雜亂。

174. 羚羊掛角:比喻詩的意境超脫,不落痕跡。

175.令名不彰:好名聲不顯揚。(正:美好;誤:使)

176.爐火純青:比喻功夫達到純熟,完美的境界,注意對象。

177.鹿死誰手:鹿,原比喻政權,后亦比喻爭逐的對象。原指誰獲得政權,后泛指誰獲得勝利。

178.屢試不爽:爽,差錯。經過多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注意不能將詞義理解反了。

179.洛陽紙貴:稱譽別人的著作,風行一時。

180.洛陽紙貴:左思《三都賦》抄寫的人非常多,洛陽的紙因此漲價。比喻廣泛流傳,風行一時.

M

181.買櫝(du)還珠:買下裝珍珠的匣子卻把匣中的珍珠退還賣者。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櫝:木匣)。

182.每況愈下:況:由對比而明顯。比喻情況越來越壞。

183.美輪美奐:輪,高大,奐,眾多。形容建筑物多、高大、美麗。媒體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語,屬誤用。

184.靡靡(mi)之音:頹廢,淫蕩的音樂。靡靡:形容柔弱,萎靡不振。

185.勉為其難:勉強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

186.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187.苗而不秀:莊稼生長了,卻不吐穗揚花。比喻資質雖好,但沒有什么成就。

188.民殷國富:百姓殷實,國家富有。形容經濟狀況良好。 (正:富足;誤:殷勤)

189.明日黃花:原指重陽節過后,菊花即將枯萎,便再也沒什么好玩賞的花了。后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道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作物.易錯寫成“昨日黃花”。

190.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奧妙。(正:說出;誤:明白)

191.莫衷一是:衷:折衷,決斷;是:對。成語意思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結論。使用時要注意術語不能指一個人。

192.木人石心:比喻人受*,不動心,不是形容人的愚笨。

193.目無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到純熟的地步。本詞容易誤用為貶義。

N

194.難兄難弟:指兄弟才德都好,難以分高下。也指彼此曾共患難,或處于同樣困境的人。

P

195.拋磚引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熱的意思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思。只用自謙,不能用于對方或第三方

196.朋比為奸:朋比:互相依附、互相勾結。壞人勾結在一起干壞事。

197.蓬蓽生輝:謙敬之辭。廣告語說“讓您的居室蓬篳生輝”,簡直是罵人。

198.否(Pi)極泰來:否:壞運。泰:好運。惡運到頭了,好運就來了。形容事物發展到極限,就會向對立面轉化。

199.平鋪直敘:可用為褒義,指文章不講究修辭,只把意思直接敘述出來。

200.評頭品足:比喻在小節上過分挑剔。與中性的評議不同。

Q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梓的讀音是什么 節氣小暑是什么意思 洛陽紙貴怎么理解 傾國傾城怎么理解 小暑一般吃什么 石破天驚怎么理解 巫山云雨怎么理解 黍離詩經賞析 皋的讀音是什么 堯的讀音是什么 香草美人怎么理解 囧的讀音是什么 《荀子》是本什么書 九章九歌是什么意思 犇的讀音是什么 宋玉是什么人 睿的讀音是什么 祎的讀音是什么 什么叫做編年體 《韓非子》是本什么書 青出于藍怎么理解 狡兔三窟怎么理解 風花雪月怎么理解 亓的讀音是什么 飲食男女怎么理解 韜光養晦怎么理解 什么叫做民謠 牛頓第三定律是講什么的 原子核是什么東西 為虎作倀怎么理解 金玉滿堂怎么理解 畫蛇添足是什么意思 袖手旁觀是什么意思 庖丁解牛是什么意思 石破天驚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做電子音樂 什么叫做磁場 負荊請罪是什么意思 簪纓世族怎么理解 麥克風唱歌怎么唱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另类天堂 | 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 欧美激情二区 | 成人a毛片久久免费播放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 国产va在线视频观看 | 最新国产视频 | 国产 日韩 欧美 在线 |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一区在线 | 国产人成精品综合欧美成人 | 日韩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欧美啊v在线观看 | 国产未成女年一区二区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精 | 日本免费黄色网址 | 欧美亚洲韩国 | 欧美一级色图 |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 日韩在线欧美 | 欧美极品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午夜嘿嘿嘿小说 | 国内自拍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第十页 | 一区二区成人国产精品 | 欧美在线色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 国产在线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