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陽陵泉 定義:足少陽膽經穴。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足少陽膽經的合穴,膽的下合穴,八會穴之筋會 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本穴取法,歷代文獻其說不一。《靈樞·本輸篇》:“伸而得之。”是讓患者將下肢伸直,
陽陵泉是人身上重要的穴位之一,適當的按摩可以防止與治療各種疾病,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陽陵泉的位置在哪里以及它的作用有哪些。
方法
陽陵泉的位置在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
1、陰陵泉穴位的位置 順著脛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窩下卡住了、捋不動了,那個地方就是陰陵泉。 陰陵泉穴的位置是在脛骨內側髁內下的凹陷中,在脛骨內側緣與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部上方,與陽陵泉相對,左右腿各有一個。 用手摸到小腿內側凸起
按摩陽陵泉最大的作用是能夠對治療半身不遂起到效果。
上方,在小腿外側,當用手摸膝蓋外下方時可摸到一個凸起的骨頭即腓骨小頭,在它的前下方就是陽陵泉
同時,按摩陽陵泉還對一些常見的疾病,如腳氣、脅肋痛、口苦、嘔吐、黃疸、小兒驚風、破傷風、腰痛、膝蓋疼痛、腳麻痹、消化不良、關節筋遲緩或痙攣腫痛、抽筋、麻痹、腰腿疲勞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1、功能作用:健脾益氣。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配伍:配殷門、陽陵泉穴、委中穴、昆侖穴,有疏通經絡,活血止痛的作用, 治坐骨神經痛。配居髎、委中、懸鐘,有祛風除溫散寒的作用,主治風寒濕痹證。配風池穴、曲池穴,有祛
另外的對于胃潰瘍、坐骨神經痛、膽囊炎、高血壓、遺尿這類疾病同樣有著不錯的治療效果。
陽陵泉,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膽屬陽經,膝外側屬陽,腓骨小頭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處經氣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陽陵泉”)又名筋會、陽陵、陽之陵泉;是足少陽之脈所入為合的合上穴,為筋之會穴。 如果按摩的話,你可以試試,如果扎針的話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陰陵泉+陽陵泉有什么作用
利膽祛濕,通經活絡。治療腿部腫痛效果很好
針灸中 陽陵泉穴位該怎么確定呢 到底在骨的什么位置呢
髕骨下一寸,也就是你的大拇指,脛骨外一中指
求人體穴位全圖和各穴位的作用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eeeeee1983
人體頭部穴位圖及作用功效 頭維穴的作用:治療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3623739目痛、眼跳、頭痛 上關穴的作用:治療耳聾、耳鳴、偏頭痛、上牙痛、面神經麻木 下關穴的作用:治療面神經麻痹及痙攣、牙痛 翳風穴的作用:治療耳聾、耳鳴、下頜腫痛、面神經麻痹及痙攣 頰車穴的作用:治療面神經麻痹及痙攣、牙痛、下頜關節緊閉 顴髎穴的作用:治療面部神經麻痹及痙攣、三叉神經痛、牙痛 大迎穴的作用:治療面神經麻痹及痙攣、牙痛、下頜腫痛、面部浮腫 神庭穴的作用:治療頭痛、鼻病 陽白穴的作用:治療頭痛、目眩、眼跳、夜盲 絲竹空穴的作用:治療偏正頭痛、目眩、目赤、眼跳 睛明穴的作用:治療眼部諸疾患 四白穴的作用:治療面神經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經痛 巨髎穴的作用:治療面神經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淚囊炎 水溝穴的作用:治療昏迷、中暑、休克 兌端穴的作用:治療鼻竇炎、鼻息肉、牙齦腫痛 上星穴的作用:治療頭痛、目痛、鼻痛 攢竹穴的作用:治療眼部疾患、頭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腫 瞳子髎穴的作用:治療眼部疾患、頭痛 承泣穴的作用:治療面神經麻痹、眼跳、目部疾患 迎香穴的作用:治療鼻病、面神經麻痹、面腫 禾髎穴的作用:治療鼻衄、鼻息肉、鼻炎 地倉穴的作用:治療面神經麻痹及痙攣、口角炎、口腔炎 承漿穴的作用:治療糖環跳·風市·中瀆·陽陵泉這四個穴位在人體的哪個部位
呵,說我應該不會特別清楚,博客空間有個會動的經zd絡穴位圖,輸入名子就會自動顯示出穴位的位置,如果一定要做到像專版業人士點穴的感覺,那需要補習下中醫的骨度分寸法才能找準。如果是自己按摩或拔罐有圖例的位置應該足夠了。權
象內關、外關和陽陵泉、陽陵泉相對穴位歸納表
內關穴是心包經要穴,外關穴是三焦經要穴,陽陵泉是膽經要穴,內關穴和外關穴相對,陰陵泉和陽陵泉相對,但名字相近但作用卻不同,可以網上查一查治療作用便知。!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