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斯里蘭卡、巴西以及非洲等熱帶地方出產一種樹,它的果實直徑最大可達20厘米,單果重達2千克,形狀像面包,把它放在火上烤后即可食用,酸中帶甜,頗有面包的風味,所以人們就叫它猴面包樹。 猴面包樹(Adansonia digitata)是木棉科的一
在非洲、大西洋諸島、印度洋諸島和澳大利亞北部都可以看到猴面包樹。它能貯幾千千克甚至更多的水。在沙漠旅行,如果口渴,不必動用儲備,只需用小刀在隨處可見的猴面包樹的肚子上挖一個洞,清泉便噴涌而出,這時就可以拿著缸子接水暢飲一番。猴面包樹的果實可以當水果吃,也可以做菜,果殼是很好的工藝品。
1、玉樹叫燕子掌,是一種葉子肥厚的多肉植物,很容易照顧,一般都是扦插繁殖,順便制作成盆景,學會如何修剪和定型非常重要!可參考《》它喜歡陽光充足的散射光、喜歡溫暖涼爽的環境,不喜歡積水,多通風! 2、菩提樹(菩提樹)它們通常被叫做無
猴面包樹這個名字是不是很特別呢,單單從名字上我們就知道了這種樹是可以提供“面包”的,不僅如此,它還能提供水分,因此猴面包樹被稱為生命之樹。
不一樣。 區別: 1、性質不同:面包樹屬??瞥>G喬木,猴面包樹是木棉科、猴面包樹屬的大型落葉喬木。 2、分布地區不同:猴面包樹分布于南非、博茨瓦納、坦桑尼亞和馬達加斯加等位于熱帶或帶非洲的國家。面包樹原產太平洋群島及印度、菲律賓
為什么說猴面包樹是生命之樹?
借代手法 1、關于猴面包樹的介紹: (1)原名:波巴布樹。 (2)存活時間:4000年——6000年。 (3)別名:“生命樹”。 2、為什么叫猴面包樹? 由于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都喜歡吃它的果實,所以人們稱它為“猴面包樹。 3、用“借代”手法造句: 例
在非洲、大西洋諸島、印度洋諸島和澳大利亞北部都可以看到猴面包樹。不管長在哪兒的猴面包樹,樹干雖然都很粗,木質卻非常疏松,可謂外強中干、表硬里軟。這種木質最利于儲水,因此它有獨特的“術”和“吸水法”。
國慶節期間,爸爸帶我到濟南植物園玩。 植物園位于千佛山西山腳下,是一個空氣新鮮、景色秀麗的園林。那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一年四季都那么美麗、誘人。 走進植物園。大樹長得蔥蔥蘢蘢,仿佛為游人撐起一把把遮陽大傘.植物園中央有一個人工湖
每當旱季來臨,為了減少水分蒸發,它會迅速身上所有的葉子。一旦雨季來臨,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軀和松軟的木質代替根系,如同海綿一樣大量吸收并貯存水分,待到干旱季節慢慢享用。據說,它能貯幾千千克甚至更多的水,簡直可以稱為荒原的“綠色貯水塔”了。
旅人蕉又名扇芭蕉,高大挺拔,娉婷而立,貌似樹木,實為草本,葉片碩大奇異,狀如芭蕉,左右排列,對稱均勻,它的水分貯藏在粗大葉柄基部。旅人蕉“身材魁梧”,高達20米左右,粗約50厘米,葉子既粗壯又長大,一般可達3~4米。旅人蕉雖然高大,但
在沙漠旅行,如果口渴,不必動用儲備,只需用小刀在隨處可見的猴面包樹的肚子上挖一個洞,清泉便噴涌而出,這時就可以拿著缸子接水暢飲一番了。因此,不少沙漠旅行的人說:“猴面包樹與生命同在,只要有猴面包樹,在沙漠里旅行就不必擔心了。”
植物名稱: 猴面包樹 學名: Adansonia digitata L. 別名: 猢猻木 科: 木棉科 屬: 瓜栗屬 同科植物圖片:更多木棉科植物>> 產地分布: 原產非洲熱帶。 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猴面包樹株高可達15M,干肥大。掌狀復葉,小葉5-7枚,披針形。夏至
猴面包樹的果實可以當水果吃,也可以做菜,果殼是很好的工藝品。
體積最大的樹生活在美洲內華達山的巨杉,號稱“植物爺爺”,它身高70米~110米,樹干直徑10米~16米,上下差不多一般粗,
猴面包樹果實怎么吃?
(1)適者生存,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如:猴面包樹雨季葉多,旱季葉全掉光,這與非洲的生活環境相適應,這樣能減少植物體內水分的流失.生物只能適應一定的環境,當環境發生巨變時有些生物因不適
猴面包樹成熟的果實可長達1英尺(注:1 英尺=12 英寸=0.3048 米)。果實中含有酒石酸和維他命C;人們可以直接吮吸果實的汁液,也可將汁液與水混合制成有提神作用的飲料;或者把果實曬干輾碎成粉,然后象咖啡一樣的飲用。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擬人修辭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就像童話里的動物、植物能說話,能大笑)。 1.簡介 擬人是指把物(包括物體、動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擬作人,使其具有人
面包樹可以說是一座天然的面包廠,它可以在1年之中向人們無償地提供3次成熟的面包果。人們將從樹上摘來的成熟碩果放在火上烘烤,待烤至時,就可食用。
在非洲干旱的熱帶草原上,生長著一種形狀奇特的大樹———它的名字叫波巴布樹。由于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都喜歡吃它的果實,所以人們稱它為“猴面包樹
果實烤熟切開后呈現淡淡的,散發著淡淡的香味,將一些咸牛肉放在熱騰騰的果肉上,一口咬下去,果肉軟綿綿,質感粉粉的好像在吃馬鈴薯一樣,不過果肉本身好像沒有什么特別的味道。
在非洲干旱的熱帶草原上,生長著一種形狀奇特的大樹———它的名字叫波巴布樹。由于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都喜歡吃它的果實,所以人們稱它為“猴面包樹
據說一棵面包樹所結的面包果就能養1-2人。
相傳,古時有一位名叫亞妮的王后,一次興致勃勃地到地中海中的西西里島游玩。當她帶了一隊人馬來到埃特納火山附近的時候,天上忽然下起了滂沱大雨。 隨從們抬頭四望,見四周并無地方可以躲雨,心里不由犯了愁。正在這時,他們發現了坡前一棵高大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有趣的植物有哪些二種寫話
體積最大的樹 生活在美洲內華達山的巨杉,號稱“植物爺爺”,它身高70米~110米,樹干直徑10米~16米,上下差不多一般粗,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樹。它的壽命五千年以上。巨杉下身有一個樹洞,可以通過一輛小汽車。
壽命最長的樹 生長在非洲的一種常綠喬木科的樹,由于這種樹流出來的樹脂是暗紅色的,人們又稱它為“龍血樹”。它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植物,一般能活兩千年,有的能活五六千年,還有的甚至能活八千年。龍血樹的木材防腐性很強,在工業上很有用途。
最長壽的葉子 生長在非洲西部干旱沙漠上的百歲蘭,一生只長2片葉子,每片葉子約有2米長,可以活到100年,稱得上是世界上最長壽的葉子了。
最大的果實 有一種南瓜,它雖然結在細弱的瓜藤上,可是最大的可長到60公斤重。
最胖的植物 有一種猴面包樹,它生長在非洲的東部和西部的熱帶草原上。這種樹一般高10米~20米,但是,它的直徑卻有10米,遠遠看去就像一座房子,被人們稱為是世界最胖的樹。由于它生長的地方常常一連七八個月不下雨,在干旱的時候,猴面包樹的葉子就落掉了,到了雨季再生長出新的葉子來。它的樹干里儲藏著大量的水分,干旱的時候,獅子、斑馬等都愛到它的樹洞里來休息,呼吸濕潤的空氣。猴面包樹的果實像手指的形狀,有黃瓜那么長,果肉很甜,猴子很愛吃,故名“猴面包樹”。它還有個名字叫“波巴布樹”。
長得最快的植物 中國江南有一種毛竹,它在春筍出土開始拔節的時候,一天一夜可以長高1米(落葉松一年才能長高1米),平均每分鐘大約可以長高2毫米,有時甚至能聽到它生長時拔節的響聲。難怪人們常常用“雨后春筍”,來形容發展很快的事物。
咬人樹 在云南西雙版納的森林里,有一種叫“樹火麻”的小樹,你別看它樹小,人一旦觸碰到它,它就會馬上咬你一口,使人火燒火燎的難以忍受。就連大象也很怕它,大象一旦被“樹火麻”咬傷,也會疼得嗷嗷叫?!皹浠鹇椤睕]有嘴,怎么會咬人呢?經科學家分析,原來它的葉子能分泌一種生物堿的物質,當人或其他動物觸碰到它,它葉子上的刺毛就會蜇進人或其他動物的皮膚里,并分泌出堿質,使人疼痛難忍。
氣象樹 在安徽省和縣境內的山上,有一棵能“預報”當年旱澇情況的“氣象樹”。這棵樹高10米多,樹干要3個小孩手拉手才能圍過來,樹冠遮蓋了100多平方米的地面。據說這棵樹已經生長了400多年。經過多年觀察,人們發現,根據這棵樹發芽的遲早和樹葉的疏密,就可以知道當年是旱還是澇。例如,樹在谷雨前發芽,芽多葉茂,這一年雨水就多;按時令發芽,樹葉有疏有密,這一年大致風調雨順;谷雨后才發芽,樹葉又少又稀,這年必有旱情。1934年,這棵樹在谷雨后發芽,當年發生了特大干旱。1954年,這棵樹發芽早,樹葉茂盛,當年當地發了大水。當地一些老百姓,把這棵樹奉為“神樹”。這棵樹為什么能預報當年旱澇情況呢?雖經考察,到現在還沒有找出真正使人信服的原因。
奇妙的植物
一些沙生植物
【巨人柱】
巨人柱是巨人柱屬中唯一的物種,也是世界上最高的仙人掌品種之一。巨人柱生長緩慢,在野生狀態下種子發芽后30年才能長到一米高,以后生長稍快,50歲后才能開花結實。巨人柱以其高大的樹形,成為我們辰山植物園展覽溫室沙生植物館內最壯觀、也是最神秘的種類之一。你可以估算一下,您眼前的巨人柱生長了多少年。
巨人柱原產美國西南部地區,在美國“西部片”中經常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它是美國原著居民——印第安人重要的生活資源,據統計有72個部落食用巨人柱的果實,有些部落一年中有兩個月必須依靠它的果實為生。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果汁,或作藥用。
【武倫柱】
也是仙人掌類中的龐然大物,知名度雖略遜于巨人柱,但栽培更為普遍。雖然我們這里種植的武倫柱不是非常高大,但是在野外環境中,武倫柱一般莖高12m,極個別的可達19m,分枝多,總重量遠遠超過巨人柱。由于它與巨人柱相比生長較快,莖也沒有巨人柱結實。它的分布區在巨人柱分布區的南面,加利福尼亞灣兩側,尤其在加利福尼亞半島的南端比較集中。年降雨量比巨人柱分布區更少,但夏季較涼爽,冬季無嚴寒。武倫柱是當地土著居民生活中重要的食物來源,印第安人將武倫柱的種子磨成粉混入玉米粉中作為主食。
【油橄欖】
橄欖油您一定不陌生。您也一定吃過它的果實,美味的橄欖。您看它細小的樹葉和粗大的樹干,就知道它適合生長在干旱少雨的地方。
油橄欖屬木犀科木犀欖屬常綠喬木,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樹種,栽培品種有較高食用價值,含豐富優質食用植物油——油橄欖油,為著名*帶果樹和重要經濟林木。不知您是否聽過那首動聽的歌曲“橄欖樹”,“不要問我從那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的確,油橄欖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國家,希臘、意大利、突尼斯、西班牙為集中產地,離我們的國家比較遙遠。不過現在由于她的經濟價值,世界各國均有引種栽培,橄欖油在西方被譽為“液體黃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 原因就在于其極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調用途。可供食用的高檔橄欖油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欖鮮果通過物理冷壓榨工藝提取的天然果油汁,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狀態的形式供人類食用的木本植物油。橄欖油的另一個重要用途就是可以滋潤我們的皮膚,是天然的護膚品,也是眾多美容化妝品中的原料之一。
【龍血樹】
龍血樹的屬名和種名都來自希臘文“龍”,該屬約60種。龍血樹的干樹脂呈紅色,就象“龍血”,在我國被稱為“血竭”,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但在國外,這種紅色樹脂只是作為清漆的原料,在亞丁灣中的索科特拉島,曾經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龍血樹由瑞典的著名植物學家林奈首先命名,1762年將其歸入天門冬屬,1767年他設立龍血樹屬,學名改為龍血樹。
【絲蘭屬】
絲蘭屬共有47種,全部列為多肉植物。它們系龍舌蘭科植物,全部原產北美洲。有幾種早已被引入我國成為常見綠化樹種,如絲蘭、鳳尾蘭、千歲蘭等。絲蘭的傳粉必須依靠絲蘭蛾這種昆蟲,絲蘭蛾也借此把卵產在絲蘭的子房中,其幼蟲依靠絲蘭胚珠營養長大。在生物種群學的研究中,這是一個互惠共生的典型。
館內展示的是美洲沙漠中原產的絲蘭,如短葉絲蘭、高莖絲蘭、象足絲蘭、長啄絲蘭等。它們共同的特征是具有較細長的莖和葉,莖干上倒披干枯的老葉,以減少蒸發和防止動物侵襲。由于其外形酷似我國農田常見的“稻草人”、因而將這幾種絲蘭統稱為“稻草人”絲蘭。
另一種不具有細長莖的絲蘭也非常著名,它就是香蕉絲蘭,其肉質漿果長15cm.,可食用。據統計,美國印第安人有126個部落食用香蕉絲蘭的果實,在美國原住民的民族植物學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
有好幾種絲蘭的花可食用,絲蘭這個名詞的得名也出自這種特點。1557年德國旅行者從新西班牙(當時對美洲的稱呼)回來,將這類植物稱為絲蘭。但絲蘭的單詞本意是指大戟科木薯可食用的塊根,因為有些絲蘭的花可吃,也就以訛傳訛流傳下來。1753年 國科學家林奈建立絲蘭屬,命名為絲蘭。
稠絲蘭屬含15種,有些種類鮮為人知,只有7種被列入多肉植物。除個別種類外以前很少有栽培。本館展出4種稠絲蘭屬植物,有3種非常著名:長葉稠絲蘭、頂毛稠絲蘭和鋸齒龍。
長葉稠絲蘭原產墨西哥伊達戈州,1856年由法國人命名??崴铺K鐵(鐵樹)的莖單生,高1—2m,線狀深綠色葉長2m,葉尖不*,截面呈菱形或方形?;ㄐ蚋?—6m,小花白色。果倒卵或橢圓形,有不明顯缺刻。長葉稠絲蘭外形極象澳大利亞著名的觀賞樹——草樹(草蘇鐵、黑仔樹),有“墨西哥草樹”之稱。但長葉稠絲蘭葉截面呈方形,澳洲草樹葉較扁,截面呈扁平三角形。此外,兩者花序不同,長葉稠絲蘭是圓錐花序,澳洲草樹是穗狀花序,象一枝蠟燭。
頂毛稠絲蘭,莖不超過1m,線狀葉0.6—1m長,寬1cm,先端*一些成20—30根纖維,非常有趣。
鋸齒龍通常無莖,蓮座葉盤貼地生長,葉60—100cm長,1.5—3cm寬,葉緣有彎曲鋸齒,角質,深*。
本屬傳統上屬龍舌蘭科,現在有些學者將歸于玲花蕉科。北美原住民利用稠絲蘭葉蓋屋頂、編籃織席,花可食用,釀制酒。
【猴面包樹】
面包樹與猴面包樹完全不同,猴面包樹的樹形壯觀,果實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動物最喜歡的美味。當它果實成熟時,猴子就成群結隊而來,爬上樹去摘果子吃,所以它又有“猴面包樹”的稱呼。大象不僅吃它的果實,甚至連它的枝葉和樹干都吃,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大象成了猴面包樹的天敵。
猴面包樹為木棉科(錦葵科)植物,因其樹干異常粗大,貯水很多而被列入多肉植物。由著名植物學家林奈于1759年在非洲塞內加爾首次采集標本并命名。它是塞內加爾的國樹。猴面包屬共8種,除本種分布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外,在毗鄰非洲的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諸島上,乃至澳洲北部都可以看到猴面包樹。
猴面包樹樹高20米,基部直徑達4.5米,葉幼年期為橢圓形,成年期掌狀*。花下垂白色,果實直徑12-15厘米,果皮堅硬有毛。猴面包樹的樹皮可入藥,嫩葉作蔬菜,果肉含檸檬酸和酒石酸,富含維生素C,被用來制造飲料,種子也可食用。猴面包樹的木質又輕又軟,子彈可以完全穿透,完全沒有木材利用價值。但有趣的是,當地居民常把樹干的中間掏空,搬進去居住,形成一種非常別致的大自然“村舍”。也有的居民將掏空的樹干作為畜欄或貯水室、儲藏室。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在猴面包樹洞里貯存食物,可以放置很長時間而不腐爛、變質。 因此,當地人甚至將猴面包樹的空洞用來安葬人的遺體。在非洲,猴面包樹常常與慶祝豐收以及其他的一些宗教活動有關。
猴面包樹還是植物界的老壽星之一,即使在熱帶草原那種干旱的惡劣環境中,其壽命仍可達5000年左右。據有關資料記載,18世紀,法國著名的植物學家阿當松在非洲見到一些猴面包樹,其中最老的一棵已活了5500年。由于當地民間傳說猴面包樹是“圣樹”,因此受到人們的保護。
【亞龍木】
亞龍木為刺戟科多肉植物,該科僅4屬11種,是馬達加斯加特有的科。它們和仙人掌科較原始的種能互相嫁接成活,顯示兩科間有一定的聯系。該科植物也被稱為“舊*的仙人掌”。由于稀少,亞龍木全屬都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二級保護植物。我國引進時間不長,目前還不多見。
亞龍木分枝多,初垂直后彎曲,螺旋形排列銀灰色刺和卵形小葉,非常緊湊。尤其在春天剛出葉時,植株外形酷似綠色的“燭臺”,非常有趣。當地原住民非常喜愛這種植物,認為它“柔中有剛氣質非凡”,就象我國人民喜愛蒼松翠柏一樣。另有亞龍木科蒼炎龍、亞森丹斯樹、馬達加斯加龍等種植物。
【昆士蘭瓶樹】
提起昆士蘭瓶樹,您一定早已被它粗粗的,型如酒瓶子的樹干所吸引。昆士蘭是澳大利亞的東北部一個州,這種植物因原產于那里而得名,它屬于梧桐科(錦葵科)落葉或半落葉大喬木。由于當地系熱帶干濕季氣候,一年中有幾個月不下雨。為了適應這種氣候,這種樹的樹干貯存大量水分,形成樹干膨大酷似一個巨大的“瓶”。
本屬有31種,其中3種被列為多肉植物,以本種最為著名,樹干也最龐大。昆士蘭瓶樹的花雖然不及另兩種同屬的多肉植物美麗,但樹形極具觀賞價值,在原產地人們還用它的葉子來喂牛。
【象腿木】 象腿木通常樹高5-10米,樹干膨大,直徑可達2米,樹皮白色,枝條稀疏,葉三回羽狀葉,葉很小,淡綠色。果酷似長長的“四季豆”,種子沒有翅。
本屬植物12種,產于印度的象腿木原種是著名的經濟作物,種子可榨油,嫩果可作蔬菜,樹皮和根磨成粉后作為辣味調料,故稱為辣木。印度當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象腿木:葉子、鮮果莢可作為蔬菜食用,做湯或沙拉;種子、幼苗的根干燥后可以打成粉末作為調味料有辣味;花在略微變白之后也可以加入沙拉中食用。一九九七年,美國*教世界救濟會開始與塞內加爾組織合作推動一項計畫,他們將象腿木加入當地人民的飲食中,用以對抗營養失調及預防疾病,有顯著的成果。這種耐干旱且成長快速的樹木也因此被稱為“奇跡之樹”,而漸為人所熟知。
【肥牛大戟】
看到肥牛兩字,有些朋友甚至會聯想到肥?;疱仭D绬幔逝4箨@個名字的確和牛有關系,這種植物原產于南非,當地有幾個月少雨,其他植物枯萎,肥牛大戟成為牲畜的主要食物來源,據稱牛不但愛吃,而且對公牛有特殊的強壯作用。所以它有肥牛的功效,名不虛傳。
肥牛大戟又稱閻魔麒麟,是大戟科多肉植物中有一類奇特形態的植物。您已經早已看到,她的外形就象某種海洋生物,枝條相互交織纏繞,更象群蛇狂舞。人們形象地把這類植物稱為“美杜莎型”(美杜莎為希臘神話中的蛇發女怪)。肥牛大戟是“美杜莎型”種類中最大型的,直徑50-100cm,倒圓錐狀塊莖直徑達20cm,大部埋入土中,枝條多達20,枝上多瘤突。
【佛肚樹】
佛肚樹莖干矮肥、肉質多汁,基部膨大好似彌勒佛的肚子,故而得名。佛肚樹為大戟科麻風樹屬,多肉落葉小灌木,原產中美洲西印度群島等陽光充足的熱帶地區,廣泛分布于巴拿馬、哥倫比亞等地。佛肚樹雖名為樹,株高卻僅有半米左右,莖干肉質粗壯,莖端兩歧分叉,基部膨大呈卵圓狀棒形,莖表皮容易脫落呈灰色。佛肚樹花為橙紅色,小花五瓣,聚生于枝頂,花梗分枝似紅珊瑚,故而又名珊瑚花、玉樹珊瑚。
沙生植物館內展出的數株佛肚樹,散生于干燥的沙土中,其形態奇特、花枝鮮艷,在溫室內花期極長,因而倍受人們的青睞。不過您可要注意,佛肚樹的花雖然美麗,但作為大戟科植物,其植株同樣含有有毒的白色汁液,不能觸碰。
【百歲蘭】
一說起百歲蘭,您可能就聯想到長命百歲。的確,這是種神奇的植物,雖然一生只長兩片葉子,但是每一片葉子都可以活百年甚至千年時間,所以叫百歲蘭,又稱為活化石,不愧為植物界的老壽星。
百歲蘭別名千歲葉、千歲蘭,屬裸子植物,買麻藤綱,百歲蘭科,僅一屬一種。百歲蘭是種裸子植物,生長于沙漠地區,以其能適應極端氣候和防沙固土的特點而聞名。但百歲蘭的分布范圍極其狹窄,只有在西南非洲的狹長近海沙漠才能找到。它也是遠古時代留下來的一種植物“活化石”,非常珍貴。
百歲蘭的兩片葉子長出來后,只會越長越大,不會脫落換新葉。葉子生命的結束也就意味著百歲蘭生命的結束,也就是說二者的壽命是相同的。百歲蘭能長命百歲,它的葉子也就能長命百歲了。有的百歲蘭的葉子有兩三米長,35厘米寬,就像一條又寬又長的綠色皮帶。
它的葉子基部有一條生長帶,位于那里的細胞有分生能力,不斷產生新的葉片組織,使葉片不停地長大。葉子前端最老,它或因氣候干燥而枯死,或因風沙撲打而 斷裂,或因衰老而死去,總之在不斷地消失。由于它最基部的生長帶沒有被破壞,損失的部分很快由新生部分替補,使人們誤以為它的葉子既不會衰老,也不會損傷。其實我們看到的葉片都是比較年輕的,老的早已消失了,真正不老的指是那一環具有分生能力的細胞,何況這些細胞仍在不斷的更新。另外,百歲蘭的葉子里有許多特殊的吸水組織,能夠吸取空氣中的少量水分。這就是百歲蘭僅有的兩片葉子始終不凋的秘密所在。
【多肉植物】
說起這個名稱,有的朋友可能會笑,但是這里的“多肉”可不是指我們通常所指動物的“肉”。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營養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莖或葉或根(少數種類兼有兩部分)具有發達的薄壁組織用以貯藏水分,在外形上顯得肥厚多汁的一類植物。它們大部分生長在干旱或一年中有一段時間干旱的地區,每年有很長的時間根部吸收不到水分,僅靠體內貯藏的水分維持生命。
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萬余種,它們都屬于高等植物(絕大多數是被子植物)。在植物分類上隸屬幾十個科,個別專家認為有67個科中含有多肉植物,但大多數專家認為只有50余科。常見栽培的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科、番杏科、大戟科、景天科、百合科、蘿藦科、龍舌蘭科和菊科。而鳳梨科、鴨跖草科、夾竹桃科、馬齒莧科、葡萄科也有一些種類常見栽培。近年來,福桂花科、龍樹科、葫蘆科、???、辣木科和薯蕷科的多肉植物也有引進。
您看,這些多肉植物的形態可以說是千奇百怪,一定讓您大開眼界。有的簡直就象來自外星,似乎平時只有在科幻影片里才能見到。我們在這里為您展示眾多的多肉植物,就是讓您體驗自然界萬物的神奇所在,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酒瓶蘭】
來自墨西哥的干熱地區。酒瓶蘭為龍舌蘭科酒瓶蘭屬常綠小喬木,是樹狀的多漿植物,在原產地可高達10米。其地下根肉質,莖干直立,下部肥大,狀似酒瓶;膨大莖干具有厚木栓層的樹皮,呈灰白色或褐色。葉著生于莖于頂端,細長線狀,革質而下垂,葉緣具細鋸齒。老株表皮會龜裂,狀似龜甲,頗具特色。葉線形,全緣或細齒緣,軟垂狀,開花白色。由于酒瓶蘭莖干形狀奇特,基部特別膨大,酷似大酒瓶,再加龜裂成小方塊的樹皮和簇生葉姿婆娑,成為非常奇特的觀賞性植物。
【白千層】
白千層別名:玉樹別名:脫皮樹、千層皮、玉樹、白千層、玉蝴蝶等,為桃金娘科白千層屬常綠喬木。樹皮灰白色,厚而疏松。單葉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ㄈ榘咨廴锖仙?束,每束有花絲5~8根,頂生穗狀花序,長6~12厘米?;ㄆ?~2月。白千層原產澳大利亞,適應性強,能耐干旱合水濕,華南有栽培,多作行道樹以及防護林樹種。茶樹油是從白千層的枝葉中加工提煉出的一種芳香油,具有抗菌、消毒、止癢、防腐等作用,是洗滌劑、美容保健品等日用化工品和醫療用品的主要原料之一,需求廣泛。
白千層是一種奇妙透頂的樹,“樹皮一層層的,仿佛要脫掉舊衣換新裳一般”,白千層能寫字,還能夠當橡皮用。白千層的花也很奇特,滿樹的花“活像千只萬只的小毛刷”。白千層的名字名副其實,一是外表形似,它有“千層萬層的樹皮脫也脫不完”,二是白千層給人的啟示很多,它啟發我們寬容大度,也引導我們追求樸素美好。
【沙漠玫瑰】
它來自一望無際的非洲肯尼亞曠野,它的名字足以讓您產生無限的遐想。
沙漠玫瑰又名天寶花,為夾竹桃科沙漠玫瑰屬多肉植物,原產非洲肯尼亞地區,現分布于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北非國家。沙漠玫瑰對生長的環境要求較高,喜高溫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我國南方有零星栽種,植株都較矮小。在我們沙生植物館里,展出的數株沙漠玫瑰中的一棵,株高1米,蓬徑已達1米多,枝條古樸蒼勁,株型優雅別致,這在國內極為罕見。
沙漠玫瑰在每年的5月~12月綻放,花有紅、玫紅、粉紅、白等色。人們把它作為觀賞植物,已進入家庭。沙漠玫瑰無論花、葉、莖,還是它的形,均優雅別致,自然大方,別具一格,特別適合家庭室內及陽臺裝飾,為室內栽培之佳品。
【橢葉木棉】
橢葉木棉是一種多肉類植物,屬木棉科假木棉屬,原產中美洲的墨西哥東南部到瓜地馬拉。植株高度可達10米,每年春末夏初開花,花五瓣,粉紅色或白色。花朵最明顯的地方是雄蕊,上百根雄蕊怒張的模樣讓花朵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化妝用的粉撲或修面刷,因此又叫修面刷樹。
假木棉屬的植物全世界約有20種,原產熱帶美洲,早期分類被放在木棉屬。1943年由哥倫比亞植物學家、植物地理學家Dugand改放在假木棉屬中。橢葉木棉與木棉的不同之處在于假木棉屬植物莖桿與枝條無刺以及果實表皮的內面有木質的毛。
據資料考證,該種植物在我國數量極少,人們很難見到開花的橢葉木棉。我們辰山植物園采用新的土壤介質,成功栽培并精心養護,讓這株橢葉木棉多次開花。如果您有幸欣賞到它的芳容,一定別忘了拍照留念,留下這份美好的記憶。
【仙女之舞】
這個名字一定讓您浮想聯翩,仙女之舞為景天科伽藍菜屬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產于馬達加斯加島南部。仙女之舞是景天科中的大型種類,生長迅速,莖高2~3米,幼株莖有灰白色毛。葉輪生或交互對生,光滑或有毛,全緣或有缺刻。新葉平展,老葉正面稍凹,葉緣有突起,橄欖綠色至灰綠色,被稠密的灰白色毛。有的葉上有不定芽或小植株,猶如飛舞的蝴蝶,十分美麗。花為頂生圓錐花序或聚傘花序,高50~60厘米,花黃綠色,較為鮮艷醒目。景天科伽藍菜屬約200種仙女之舞,大部分布于非洲,少數產亞洲熱帶地區,我國有6種,分布于西南部至臺灣,人們已將部分品種栽培供觀賞用。
【光棍樹】
不少朋友看到光棍樹這個名字都會笑出聲來,是因為大家會聯想到別的含義。光棍樹可是名副其實的,和它的外表非常貼切。光棍樹屬大戟科灌木,高可達4~9米,因它的枝條碧綠,光滑,有光澤,所以人們又稱它為綠玉樹或綠珊瑚。
光棍樹原產東非和南非。由于那里的氣候炎熱、干旱缺雨,蒸發量十分大。在這樣嚴酷的自然條件下,為適應環境,原來有葉子的光棍樹,經過長期的進化,葉子越來越小,逐漸消失,終于變成今天這副怪模樣。光棍樹沒有了葉子,就可以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避免了干旱的傷害。光棍樹雖然沒有綠葉,但它的枝條里含有大量的葉綠素,能代替葉子進行光合作用,制造出供植物生長的養分,這樣光棍樹就得以生存了。但是,如果把光棍樹種植在溫暖潮濕的地方,它不僅會很容易地繁殖生長,而且還可能會長出一些小葉片呢!生長出的這些小葉片,可以增加水分的蒸發量,從而達到保持體內的水分平衡。這就所謂適者生存吧!
光棍樹的乳汁有毒,汁液有促進腫瘤生長的作用,通過促使人體淋巴細胞染色體重排而致癌;刺激皮膚可致紅腫,不慎入眼可致暫時失明。游客朋友們在觀賞時,一定不能觸碰。另據實驗表明,光棍樹乳汁中碳氫化合物的含量很高,未來是很有希望的石油植物。
最胖的植物猴面包樹中畫橫杠的句子運用了什么這一說明方法來說明猴面包樹什么
最胖的植物猴面包樹》中畫——的句子運用了什么
非洲草原一年又旱季和雨季之分,猴面包樹是非洲草原特有樹種,它的樹干高達20米,樹徑達15米以上.分析回
(1)適者生存,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如:猴面包樹雨季葉多,旱季葉全掉光,這與非洲的生活環境相適應,這樣能減少植物體內水分的流失.生物只能適應一定的環境,當環境發生巨變時有些生物因不適應環境而死亡.
(2)根據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種子的有無,可以將植物分為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如海帶和葫蘆蘚;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如水稻、蘋果、松樹、猴面包樹.
(3)傳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頭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子房的發育情況為:
可見,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果皮包上種子形成果實,整個的子房就發育成了果實.
故答案為:生活; 水分; 種子; 種子;果皮;種子.
最“胖”的植物——猴面包樹中畫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擬人修辭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就像童話里的動物、植物能說話,能大笑)。
1.簡介
擬人是指把物(包括物體、動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擬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個性或情感的這樣的修辭手段。擬人可以通過形容詞、動詞或名詞表現出來。
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當做人,寫成和人一樣的有感情、有語言、有動作。
擬人化的寫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具體,既能生動形象地寫出某事物的某個特點,又有了擬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賦予事物以人類的行為特點,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作者的情感,讓讀者感到所描寫的物體顯得更活潑、親近,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
2.擬人手法又可分為三種情況。
【1】把非生物擬人化。例如:
①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高爾基《海燕》)
②每條嶺都是那么的溫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林木,可是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老舍《小花朵集》)
③錄音機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聲,不唱了。(王蒙《春之聲》)
【2】把有生物擬人化。例如:
①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兒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魯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②鳥兒將巢安放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朱自清《春》)
③青蛙唱著戀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氣里。(老舍《月牙兒》)
【3】把抽象概念擬人化。例如:
①資本就是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滲透著血污來到世間的。(馬克思《資本論》)
②這里叫教條主義休息,有些同志卻叫它起來。(毛澤東《反對黨八股》)
③你新的中國,人民的中國呵,
你終于在舊中國的母體里,
生長,壯大,成熟,
你這個東方的巨人終于誕生了。
(何其芳《我們最偉大的節日》)
3.擬人是指把非人類的東西加以人格化,賦于他們以人類的思想感情、行動和語言能力。童話中擬人化的范圍十分廣泛,包括對動物、植物以及其它非生物、各種具體和抽象事物、概念、觀念、品質的擬人化。擬人化童話中的人格化的角色,并不等于生活中真實的人。他們具備了人的某些特點,但仍然保留物的許多屬性,既是人又是物。例如《風箏找朋友》中的風和風箏,既有人的特點,又有風和風箏的特點,風對風箏說:"你要是哭了,你的身上吸了淚水,就會變濕了,變得很重很重,我就推不動你,你也就飛不起來啦!"風要是換成雨就不能推風箏,風箏換成汽車,也不會這么怕水弄濕,也不可能飛到天上去。太陽有很強的光和熱,強光刺得風箏睜不開眼;熱氣又像火一樣燙得風箏受不了。假如寫月亮和星星也有這樣的光和熱,就不符合月亮和星星的屬性了。文中的月亮,身子是彎彎的,兩頭尖尖的,就像個彎鉤;星星閃亮著眼睛……因此,擬人不僅不能違反所擬之物原來的特點,而且還要照顧到物與人,以及其他物之間原有的關系,和支配它們的自然和生活規律。假如無緣無故地叫小鳥去訪問魚兒,魚兒飛到天上去找月亮,這樣的寫法就很難認為是成功的。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