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久久精品_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_欧美一级二级视频_午夜av电影_日本久久精品视频

視頻1 視頻21 視頻41 視頻61 視頻文章1 視頻文章21 視頻文章41 視頻文章61 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 推薦39 推薦41 推薦43 推薦45 推薦47 推薦49 關鍵詞1 關鍵詞101 關鍵詞201 關鍵詞301 關鍵詞401 關鍵詞501 關鍵詞601 關鍵詞701 關鍵詞801 關鍵詞901 關鍵詞1001 關鍵詞1101 關鍵詞1201 關鍵詞1301 關鍵詞1401 關鍵詞1501 關鍵詞1601 關鍵詞1701 關鍵詞1801 關鍵詞1901 視頻擴展1 視頻擴展6 視頻擴展11 視頻擴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資訊1 資訊501 資訊1001 資訊1501 標簽1 標簽501 標簽1001 關鍵詞1 關鍵詞501 關鍵詞1001 關鍵詞1501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常識 - 正文

膠漆之交說的誰和誰?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0-04-01 12:52:23
導讀膠漆之交說的誰和誰?,成語:膠漆之交拼音:jiāoqīzhījiāo英文:JiaoQiturn膠和漆,是兩種最具黏性的東西,感于心,合于行,親于膠漆,昆弟不能離。故把志趣相投、親密無間的朋友稱為膠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間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時就有“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之說。陳重和雷義膠和漆,是兩種最具黏性的東西,感于心,合于行,親于膠漆,昆弟不能離。故把志趣相投、親密無間的朋友稱為

成語:膠漆之交拼音:jiāo qī zhī jiāo英文:JiaoQi turn膠和漆,是兩種最具黏性的東西,感于心,合于行,親于膠漆,昆弟不能離。故把志趣相投、親密無間的朋友稱為膠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間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時就有“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之說。

陳重和雷義

膠和漆,是兩種最具黏性的東西,感于心,合于行,親于膠漆,昆弟不能離。故把志趣相投、親密無間的朋友稱為膠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間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時就有“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之說,語出《鯁直張千替殺妻》。

八拜之交共包括 (1)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比喻相互之間非常了解的朋友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管仲傳》:“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2)知音之交--伯牙和鐘子期 指知音一樣的朋友,能懂對方心聲的獨一無二的朋友。 (3)刎頸之交--廉頗

陳重和雷義,是東漢年間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兩位品德高尚、舍己為人的君子。兩人為至交密友,當時人們稱頌道:“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事見《后漢書?獨行列傳》。后以“陳雷膠漆”比喻彼此友情極為深厚。元無名氏《鯁直張千替殺妻》楔子:“咱便似陳雷膠漆,你兄弟至死呵不相離。”

1、知音之交 ( 伯牙子期) 伯牙與鐘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鐘子期善于欣賞。這就是“知音”一詞的由來。后鐘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世上再無知音,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鐘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絕弦

陳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年輕時與同郡雷義結為知交。兩人一起研讀《魯詩》、《顏氏春秋》等經書,都是飽學之士。太守張云聞陳重之名,嘉許他的德才品行,舉薦他為孝廉,陳重要把功名讓給雷義,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請,張云不批準。第二年,雷義也被選拔為孝廉,兩人才一起到郡府就職。

可參考【珍惜友情友誼的中國古代名人事例和相關詩文】 ①管鮑之交 ②知音之交 ③濠梁之交 ④掛劍之交 ⑤布衣之交 ⑥知遇之交 ⑦鍛鐵之交 ⑧忘年之交 http://wenku.baidu.com/view/e8aba2ce1eb91a37f0115c8e

同事中有一小吏家遭變故,舉債負息錢數十萬,債主天天上門索討,小吏跪求暫緩,仍無法通融,欲訴諸官府,陳重得知后,便私下替他還債。小吏感恩戴德,登門拜謝,陳重若無其事地說:“這不是我做的,也許是與我同姓名的人代你償還的吧!”始終不談自己的恩德。

陳重字景公,是豫章宜春人。自幼與同郡人雷義為友。雷義字仲公,是豫章鄱陽人。兩人同師學習《魯詩》《顏氏春秋》。當地太守推舉陳重為孝廉。陳重請求把功名讓給雷義。陳重先后向太守申請了十幾次,太守都不同意。直到第二年雷義也當上了孝廉才

有一次,一個同事告假回鄉,忙中穿錯了別人的一條褲子回去。失主懷疑是陳重拿走,陳重也不置申辯,而去買了一條新褲賠償他。直到回鄉奔喪的同事歸來,才大白。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謂“布衣之交”; 有錢人與沒錢人交朋友謂“車笠之交”; 在逆境中結交的朋友稱“患難之交”; 吃喝玩樂結交的朋友稱“酒肉之交”; 年歲差別大,行輩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稱“忘年之交”; 幼年相交的朋友,稱“竹馬之交”; 交情深厚的

陳重與雷義兩人同時官拜尚書郎,雷義因為代人受罪,被免職。陳重也以身體有病為理由,辭職一同還鄉。后來陳重復出,任細陽縣令,頗有政績,舉措標新立異;又升任會稽郡太守,因為姐姐去世守喪,辭官離職;后又被司徒征召,官拜侍御史,卒于任上。

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 交、舍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雷義,字仲公,豫章鄱陽人。初時任郡府功曹,舉薦擢拔了很多德才兼備的人,卻從不夸耀自己的功勞。雷義曾經救助過一個犯了死罪的人,使他減刑得以贍養一家老少。這個人為了感謝雷義的再造之恩,攢了兩斤黃金送到雷家,以表寸心。雷義堅辭不受。這個人沒法,只好趁雷義不在家時,暗暗把金子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若干年后,雷義修葺房屋,翻開屋頂,才發現那兩錠金子。但是送金子的人已過世,妻小也不知流落何方,無法退還。雷義便將這兩斤黃金交付縣曹,充入官庫。雷義任尚書侍郎時,有一同僚因犯事,當受處罰,雷義為他分擔責任,向上司上書申辯,愿意自己獨擔罪責。陳重聞知,棄職進京自陳曲衷,請求為雷義贖罪。后順帝下詔,兩人皆免官,并免予刑事處分。

弱冠之交 忘年之交 君子之交 布衣之交 泛泛之交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謂“布衣之交”;有錢人與沒錢人交朋友謂“車笠之交”;在逆境中結交的朋友稱“患難之交”;吃喝玩樂結交的朋友稱“酒肉之交”;年歲差別大,行輩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稱“忘年之交”;幼

雷義回鄉又被舉薦為秀才,雷義要把這功名讓給陳重,刺史不批準。雷義就假裝發狂,披頭散發在街上替陳重奔走呼吁,而不去應命就職。因此遍鄉里傳頌他們兩人的事跡,說道:膠和漆自認為融為一體,堅不可摧,還不如陳重與雷義,榮辱與共,生死相依。后來三府同時征召兩人,雷義被任命為灌謁太守,讓他持節督察諸郡國的風俗教化,他設席講學,太守令長各級官員來聽講的有70多人。不久雷義官拜侍御史,授南頓令,卒于任上。

生死之交 (1)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2)知音之交--伯牙和鐘子期 (3)刎頸之交--廉頗和藺相如 (4)舍命之交--羊角哀和左伯桃 (5)膠漆之交-- 陳重和雷義 (6)雞黍之交--張劭和范式 (7)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8) 生死之交--劉備、張飛

世人贊道:陳雷膠漆,肝膽相照;為官為民,政聲載道。

泛泛之交、生死之交、患難之交、管鮑之交、點頭之交 一、泛泛之交 [ fàn fàn zhī jiāo ] 【解釋】:泛泛:一般,平常。交情不深的朋友。 【出自】:魯迅《書信集·致章廷謙》:或全不交際,或普作泛泛之交際。 二、生死之交 [ shēng sǐ zhī jiāo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中國都有什么"之交"

弱冠之交

忘年之交

君子之交

布衣之交

泛泛之交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謂“布衣之交”;有錢人與沒錢人交朋友謂“車笠之交”;在逆境中結交的朋友稱“患難之交”;吃喝玩樂結交的朋友稱“酒肉之交”;年歲差別大,行輩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稱“忘年之交”;幼年相交的朋友,稱“竹馬之交”;交情深厚的朋友謂“肺腑之交”;親密無間的朋友謂“膠漆之交”;生死與共的朋友謂“生死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稱“莫逆之交”;哪怕砍頭也不改變友誼的朋友稱“刎頸之交”;無意中相遇而結成的朋友稱“邂逅之交”;在道義上互相支持的朋友稱“君子之交”;只見過一次面,交情不深的朋友稱“一面之交”;僅點頭打招呼,感情不深的朋友稱“點頭之交”;平淡而浮泛交往的朋友稱“泛泛之交”;見過面但不熟悉的人稱“半面之交”;舊時結拜的兄弟姊妹稱“八拜之交”;交友不嫌貧*的稱“杵逆之交”;寶貴而有價值的交往稱“金玉之交”。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什么之交

生死之交

(1)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2)知音之交--伯牙和鐘子期

(3)刎頸之交--廉頗和藺相如

(4)舍命之交--羊角哀和左伯桃

(5)膠漆之交-- 陳重和雷義

(6)雞黍之交--張劭和范式

(7)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8) 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帶有“之交”的、形容各種友誼的成語和意思

泛泛之交、生死之交、患難之交、管鮑之交、點頭之交

一、泛泛之交 [ fàn fàn zhī jiāo ]

【解釋】:泛泛:一般,平常。交情不深的朋友。

【出自】:魯迅《書信集·致章廷謙》:或全不交際,或普作泛泛之交際。

二、生死之交 [ shēng sǐ zhī jiāo ]

【解釋】:同生共死的交誼。

【出自】:胡采《序》:對于在老閻和梁建這一對生死之交的老戰友之間所發生的嚴重分歧,深深感到煩惱。

三、患難之交 [ huàn nàn zhī jiāo ]

【解釋】:交:交情,朋友。在一起經歷過艱難困苦的朋友。

【出自】:郭沫若《南京印象》十六:然而正感謝有這一些的打,你把鐵打成了鋼,把泛泛的朋友都打成了患難之交了。

四、管鮑之交 [ guǎn bào zhī jiāo ]

【解釋】: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出自】:春秋.列子《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

【翻譯】: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啊。

五、點頭之交 [ diǎn tóu zhī jiāo ]

【解釋】:指交情甚淺,見了面只不過點點頭而已。

【出自】: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少說也有百兒八十,點頭之交,那就數不清了。”

八拜之交指哪八拜?

八拜之交指: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舍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1、管鮑之交

管鮑之交這個成語,起源于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友誼的故事,最初見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世稱管鮑善交也。”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彼此信任的關系。

2、知音之交

知音之交,漢語成語,拼音是zhī yīn zhī jiāo,知音也謂知己,指非常了解、能賞識自己的知心朋友。知音難得,“人生得一知己足亦”。

此成語出自《列子·湯問》,講述了俞伯牙認定鐘子期是他的知音之后,在鐘子期死后為鐘子期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此后破琴絕弦,再也不彈琴了。

3、刎頸之交

刎頸之交(wěn jǐng zhī jiāo),成語,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4、舍命之交

八拜之交之一,來自于“羊左”的典故。說的是西漢時有左伯桃與羊角哀兩人相識,結伴去求見楚元王劉交(漢代分封的諸侯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氣,而當時他們穿的衣服都很單薄,帶的糧食也不夠吃。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空樹中自殺。后世于是將友誼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5、膠漆之交

膠漆之交,漢語成語,形容朋友之間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時就有“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之說。語出《鯁直張千替殺妻》。

陳重和雷義,是東漢年間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兩位品德高尚、舍己為人的君子。兩人為至交密友,當時人們稱頌道:“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事見《后漢書·獨行列傳》。后以“陳雷膠漆”比喻彼此友情極為深厚。元無名氏《鯁直張千替殺妻》楔子:“咱便似陳雷膠漆,你兄弟至死呵不相離。”

6、雞黍之交

雞黍之交是一個歷史典故,讀音為 jī shǔ zhī jiāo。語出《后漢書-獨行列傳》中范式和張劭的事跡,兩人因此留下了“雞黍之交”的美名。形容守信。

范式,字巨卿,山陽郡金鄉縣(今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人。別名汜。范式年輕的時候在太學游學,成為儒生,和汝南郡人張劭是好朋友。張劭,字元伯。

后來兩人一起告假回鄉,范式對元伯說:“兩年后我要回京城,我會去拜見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后就共同約定了日期。后來約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把事情全都告訴了母親,讓她布置好酒食恭候范式。母親說:“都分別兩年了,千里之外約定的事情,你怎么就這么相信他呢?”元伯回答說:“巨卿是講信用的人,一定不會違背諾言。”母親說:“如果真是這樣就該為你們釀酒。”到了那天,巨卿果然來了,二人升堂互拜對飲,喝得十分暢快后才相互告別。

7、忘年之交

忘年之交,讀音:wàng nián zhī jiāo。漢語成語,釋義: 指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屬于八拜之交之一。出處:《后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南史·何遜傳》:“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云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一回:“陳泰嘆服曰:“公料敵如神,蜀兵何足慮哉!于是陳泰與鄧艾結為忘年之交。”

8、生死之交

生死之交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ēng sǐ zhī jiāo,意思是可共生死的朋友;可共生死的情誼。出自元·鄭德輝《縐梅香》。

元·鄭德輝《縐梅香》:“晉公在*刀險難之中,我父親挺身赴戰,救他一命,身中六*,因此上與俺父親結為生死之交。”

八拜之交都是什么?

“八拜之交”原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舊時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姐妹。后來八拜之交指: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舍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在中國宋代,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中有一段故事:文彥博聽說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對人說:“李稷的父親曾是我的門人,按輩分他應該是我的晚輩,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訓他不可。”有一次,文彥博任北京守備,李稷聽說后,便上門來拜謁。文彥博故意讓李稷在客廳坐等,過了好長時間才出來接見他。見了李稷之后,文彥博說:“你的父親是我的朋友,你就對我拜八拜吧。” 李稷因輩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彥博拜了八拜。文彥博以長輩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氣。成語“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后來,人們用“八拜之交”來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舊時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

管鮑之交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管仲傳》:“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從前,齊國有一對很要好的朋友,一個叫管仲,另外一個叫鮑叔牙。年輕的時候,管仲家里很窮,又要奉養母親,鮑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資做生意。做生意的時候,因為管仲沒有錢,所以本錢幾乎都是鮑叔牙拿出來投資的,可是,當賺了錢以后,管仲卻拿的比鮑叔牙還多,鮑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說:“這個管仲真奇怪,本錢拿的比我們主人少,分錢的時候卻拿的比我們主人還多!”鮑叔牙卻對仆人說:“不可以這么說!管仲家里窮又要奉養母親,多拿一點沒有關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罵管仲說:“管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鮑叔牙馬上替管仲說話:“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著他的命去照顧老母親呀!”管仲聽到之后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鮑叔牙呀!”后來,齊國的國王死掉了,大王子諸當上了國王,諸每天吃喝玩樂不做事,鮑叔牙預感齊國一定會發生內亂,就帶著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國,管仲則帶著小王子糾逃到魯國。

不久之后,大王子諸被人殺死,齊國真的發生了內亂,管仲想殺掉小白,讓糾能順利當上國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時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沒死,后來,鮑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糾還早回到齊國,小白就當上了齊國的國王。小白當上國王以后,決定封鮑叔牙為宰相,鮑叔牙卻對小白說:“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強,應該請他來當宰相才對呀!”小白一聽:“管仲要殺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請他來當宰相!”鮑叔牙卻說:“這不能怪他,他是為了幫他的主人糾才這么做的呀!”小白聽了鮑叔牙的話,請管仲回來當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幫小白把齊國治理的非常好呢!

后來,大家在稱贊朋友之間有很好的友誼時,就會說他們是“管鮑之交”。

知音之交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春秋時,楚國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老師知道后,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濤聲.伯牙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但是無人能聽懂他的音樂,他感到十分的孤獨和寂寞,苦惱無比.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彈起琴來,琴聲悠揚,忽然他感覺到有人在聽他的琴聲,伯牙見一樵夫站在岸邊,即請樵夫上船,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動地說:知音.這樵夫就是鐘子期.后來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鐘子期的墳前撫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盡斷琴弦,終不復鼓琴。

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傳,高山流水的美妙樂曲至今還縈繞在人們的心底耳邊,而那種知音難覓,知己難尋的故事卻世世代代上演著.

世上如伯牙與鐘子期的知音實在是太少了.孟浩然曾嘆曰"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岳飛無眠之夜也道"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蘇軾自比孤鴻,寫下了"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州冷"句子.賈島卻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丘."的辛酸.

而那豫讓"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慷慨豪情又怎樣的難得呢.知音難覓,知己難尋,無論紅顏還是藍顏"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成了人們永遠的思求.

刎頸之交

《史記·廉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戰國時,趙國宦者令纓賢的門客藺相如,受趙王派遣,帶著稀世珍寶和氏璧出使秦國。他憑著智慧與勇氣,完璧歸趙,得到趙王 的賞識,封為上大夫。后來,秦王又提出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迫趙王屈服。藺相如 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并設巧計,廉頗以勇猛善戰給秦王以兵力上的壓力,藺相如憑三寸不爛之舌和對趙王的一片忠心使趙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趙國。趙王為了表彰藺相如,就封他為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這下廉頗可不樂意了,他認為自己英勇善戰,為趙國拼殺于前線,是第一大功臣,而藺相如只憑一張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頗 很是不服氣,就決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回避與廉頗見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稱病不出。有一次,藺相如有事出門遇到廉頗。廉頗就命令手下用各種辦 法堵住藺相如的路,最后藺相如只好命令回府。廉頗就更得意了,到 處宣揚這件事。藺相如的門客們聽說了,紛紛提出要回家,藺相如問為什么,他們說:“我們為您做事,是因為敬仰您是個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現在 您居然對狂妄的廉頗忍氣吞聲,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聽了,哈哈一笑,問道:“你們說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將 軍厲害?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頗呢?秦國現在不敢來侵犯,只是懾于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保護著趙國,作為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頗聽說后,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背著荊條向藺相如請罪。從此,他們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為國效力。

舍命之交

來自于“羊左”的典故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春秋時有左伯桃與羊角哀兩人相識,結伴去楚國求見楚莊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氣,而當時他們穿的衣服都很單薄,帶的糧食也不夠吃。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枯樹中自殺。后世于是將友誼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春秋時,楚莊王招賢納士。天下之人聞其風而歸者,不可勝計。西羌積石山,有一賢士,姓左,雙名伯桃,勒亡父母,勉力攻書,養成濟世之才,學就安民之業。年近四旬,因中國諸侯互相吞并,行仁政者少,恃強霸者多,未嘗出仕。后聞得楚元王慕仁好義,遍求賢土,乃攜書一囊,辭別鄉中鄰友,徑奔楚國而來。迤儷來到雍地,時值隆冬,風雨交作。有一篇《西江月》詞,單道冬天雨景:

習習悲風割面,蒙蒙細雨浸衣。催冰釀雪逞寒威,不比他時和氣。山色不明常暗,日光偶露還微。天涯游子盡思歸,路上行人應悔。

左伯桃冒雨蕩風,行了一日,衣裳都沾濕了。看看天色昏黃,走向村間,欲覓一宵宿處。遠遠望見竹林之中,破窗透出燈光,徑奔那個去處。見矮矮籬笆,圍著一間草屋,乃推開籬障,輕叩柴門。中有一人,啟戶而出。左伯桃立在檐下,慌忙施禮曰:“小生西羌人氏,姓左,雙名伯桃。欲往楚國,不期中途遇雨。無覓旅邸之處。求借一宵,來早便行,未知尊意肯容否?”那人聞言,慌忙答禮,邀入屋內。伯桃視之,止有一榻,榻上堆積書卷,別無他物。伯桃已知亦是儒人,便欲下拜。那人云:“且未可講禮,容取火烘干衣服,卻當會話。”當夜燒竹為火,伯桃烘衣。那人炊辦酒食,以供伯桃,意甚勤厚。伯桃乃問姓名。其人曰:“小生姓羊,雙名角哀,幼亡父母,獨居于此。平生酷愛讀書,農業盡廢。今幸遇賢土遠來,但恨家寒,乏物為款,伏乞恕罪。”伯桃曰:“陰雨之中,得蒙遮蔽,事兼一飲一食,感佩何忘!”當夜,二人抵足而眠,共話胸中學問,終夕不寐。

比及天曉,淋雨不止。角哀留伯桃在家,盡其所有相持,結為昆仲。伯桃年長角哀五歲,角哀拜伯桃為兄。非只一日,雨止道干。伯桃曰:“賢弟有王位之才,抱經綸之志,不圖竹帛,甘老林泉,深為可惜。”角哀曰:“非不欲仕,親未得其便耳。”伯桃曰:“今楚王虛心求士,賢弟既有此心,何不同往?”角哀曰:“愿從兄長之命。”遂收拾些小路費糧米,棄其茅屋,二人同望南方而進。行不兩日,又值陰雨,羈身旅店中,盤賚罄盡,止有行糧一包,二人輪換負之,冒雨而走。其雨未止,風又大作,變為一天大雪,怎見得?你看:

風添雪冷,雪趁風威。紛紛柳絮狂飄,片片鵝毛亂葬。團空攪陣,不分南北西東;遮地漫天,變盡青黃赤黑。探梅詩窖多清趣,路上行人欲斷魂。

二人行過歧陽,道經梁山路,問及樵夫,旨說:“從此去百余里,并無人煙,盡是荒山曠野,狼虎成群,只好休去。”伯桃與角哀曰:“賢弟心下如何?”角哀曰:“自古道生育命。既然到此,只顧前進,休生退悔。”又行了一日,夜宿古墓中,衣服單薄,寒風透骨。

次日,雪越下得緊,山中仿佛盈尺。伯桃受凍不過,曰:“我思此去百余里,絕無人家;行糧不敷,衣單食缺。若一人獨往,可到楚國;二人懼去,縱然不凍死,亦必餓死于途中,與草木同朽,何益之有?我將身上衣服脫與賢弟穿了,賢弟可獨贅此糧,于途強掙而去。我委地行不動了,寧可死于此地。持賢弟見了楚王,必當重用,那時卻來葬我未遲。”角哀曰:“焉有此理?我二人雖非一父母所生,義氣過于骨肉。我安忍獨去而求進身耶?”遂不許,扶伯桃而行。行不十里,伯桃曰:“風雪越緊,如何去得?且于道旁尋個歇處。“見一株枯桑,頗可避雪,那桑下止容得一人,角哀遂扶伯桃入去坐下。伯桃命角哀敲石取火,熱些枯技,以御寒氣。比及角哀取了柴火到來,只見伯桃脫得赤條條地,渾身衣服,都做一堆放著。角哀大驚,曰:“吾兄何為如此?”伯桃曰:“吾尋思無計,賢弟勿自誤了,速穿此衣服,負糧前去,我只在此守死。”角哀抱持大哭曰:“吾二人死生同處,安可分離?”伯桃曰:“若皆餓死,白骨誰埋?”角哀曰:“若如此,弟情愿解衣與兄穿了,兄可負糧去,弟寧死于此”‘伯桃曰:“我平生多病,賢弟少壯,比我甚強;更兼胸中之學,我所不及。若見楚君,必登顯宦。我死何足道哉!弟勿久滯,可宜速往。”角哀曰:“令兄餓死桑中,弟獨取功名,此大不義之人也,我不為之。”伯桃曰:“我自離積石山,至弟家中,一見如故。知弟胸次不見,以此勸弟求進。不幸風雨所阻,此吾天命當盡。若使弟亦亡于此,乃吾之罪也。”言訖,欲跳前溪覓死。角哀抱住痛哭,將衣擁護,再扶至桑中。伯桃把衣服推開。角哀再欲上前勸解時,但見伯桃神色己變,四肢撅冷,一不能言,以手揮令去。角哀尋思:“我若久戀,亦凍死矣,死后誰葬吾兄?”乃于雪中再拜伯桃而哭曰:“不肖弟此去,望兄陰力相助。但得微名,必當厚葬。”伯桃點頭半答,角哀取了衣糧,帶泣而去。伯桃死于桑中。后人有詩贊云:

寒來雪一尺,人去途千里。

長途苦雪寒,何況囊無米?

并糧一人生,同行兩人死;

兩死誠何益?一生尚有恃。

賢哉左伯桃!隕命*美。

角哀捱著寒冷,半饑半飽,來到楚國,于旅鄖中歇定。次日入城,問人曰:“楚君招賢,何由而進?”人曰:“宮門外設一賓館,令上大夫裴仲接納天下之士。”角哀徑投賓館前來,正值上大夫下車。角哀乃向前而揖,裴仲見角哀衣雖藍縷,器宇不見,慌忙答禮,問曰:“賢士何來?”角哀曰:“小生姓羊,雙名角哀,雍州人也。聞上國招賢,特來歸投。”裴仲邀人賓館,具酒食以進,宿于館中。次日,裴仲到館中探望,將胸中疑義盤問角哀,試他學問如何。角哀百問百答,談論如流。裴仲大喜,入奏元王,王即時召見,問富國強兵之道。角哀首陳十策,旨切當世之急務。元王大喜!設御宴以侍之,拜為中大夫,賜黃金百兩,彩緞百匹。角哀再拜流涕,元王大驚而問曰:“卿痛哭者何也?”角哀將左伯桃*并糧之事,一一奏知。元王聞其言,為之感傷。諸大臣旨為痛惜。元王曰:“卿欲如何?”角哀曰:“臣乞告假,到彼處安葬伯桃己畢,卻回來事大王。”元王遂贈己死伯桃為中大夫,厚賜葬資,仍差人隨角哀車騎同去。

角哀辭了莊王,徑奔梁山地面,尋舊日枯桑之處。果見伯桃死尸尚在,顏貌如生前一般。角哀乃再拜而哭,呼左右喚集鄉中父老,卜地于浦塘之原:前臨大溪,后靠高崖,左右諸峰齊抱,風水甚好。遂以香湯林浴伯桃之尸,穿戴大夫衣冠;置內棺外槨,安葬起墳;四周筑墻栽樹;離墳一十步建享堂;塑伯桃儀容;立華表,柱上建牌額;墻側蓋瓦屋,令人看守。造畢,設祭于享堂,哭泣甚切。鄉老從人,無不下淚。祭罷,各自散去。角哀是夜明燈燃燭而坐,感嘆不己。忽然一陣陰風颯颯,燭滅復明。角哀視之,見一人于燈影中,或進或退,隱隱有哭聲。角哀叱曰:“何人也?輒敢夤夜而入!”其人不言。角哀起而視之,乃伯桃也。角哀大驚問曰:“兄陰靈不遠,今來見弟,必有事故。”伯桃曰:“感賢弟記憶,初登仕路,奏請葬吾,更贈重爵,并棺槨衣衾之美,凡事十全。但墳地與荊軻墓相連近,此人在世時,為刺秦王不中被戮,高漸離以其尸葬于此處。神極威猛。每夜仗劍來罵吾曰:‘汝是凍死餓殺之人,安敢建墳居吾上肩,奪吾風水?若不遷移他處,吾發墓取尸,擲之野外!’有此危難,特告賢弟。望改葬于他處,以免此禍。”角哀再欲問之,風起忽然不見。角哀在享堂中,一夢一覺,盡記其事。

天明,再喚鄉老,問:“此處有墳相近否?”鄉老曰:“松陰中有荊軻墓,墓前有廟。”角哀曰:“此人昔刺秦王,不中被殺,緣何有墳于此?”鄉老曰:“高漸離乃此間人,知荊軻被害,棄尸野外,乃盜其尸,葬于此地。每每顯靈。士人建廟于此,四時享祭,以求福利。”角哀聞言,透信夢中之事。引從者徑奔荊軻廟,指其神而罵曰:“汝乃燕邦一匹夫,受燕太子宦養,名姬重寶,盡汝受用。不思良策以副重托,入秦行事,喪身誤國。卻來此處驚惑鄉民,而求祭拜!吾兄左伯桃,當代名儒,仁義廉潔之士,汝安敢*之?再如此,吾當毀汝廟,而發汝冢,永絕汝之根本!”罵訖,卻來伯桃墓前祝曰:“如荊軻今夜再來,兄當報我。”歸到享堂,是夜秉燭以持。果見伯桃哽咽而來,告曰:“感賢弟如此,親荊軻從人極多,皆土人所獻。賢弟可束草為人,以彩為衣,手執器械,焚于墓前。吾得其助,使荊軻不能侵害。”言罷不見。角哀連夜使人束草為人,以彩為衣,各執刀*器械,建數十于墓側,以火焚之。祝曰:“如其無事,亦望回報。”

歸到享堂,是夜聞風雨之聲,如人戰敵。角哀出戶觀之,見伯桃奔走而來,言曰:“弟所焚之人,不得其用。荊軻又有高漸離相助,不久吾尸必出墓矣。望賢弟早與遷移他處殯葬,免受此禍。”角哀曰:“此人安敢如此欺凌吾兄!弟當力助以戰之。伯桃曰:“弟,陽人也,我皆陰鬼:陽人雖有勇烈,塵世相隔,焉能戰陰鬼也?雖莖草之人,但能助喊,不能退此強魂。”角哀曰:“兄且去,弟來日自有區處。次日,角哀再到荊軻廟中大罵,打毀神像。方欲取火焚廟,只見鄉老數人,再四哀求曰:“此乃一村香火,若觸犯之,恐賂禍于百姓。”須輿之間,土人聚集,都來求告。角哀拗他不過,只得罷久

回到享堂,修一道表章,上謝楚王,言:“昔日伯桃并糧與臣,因此得活,以遇圣主。重蒙厚爵,平生足矣,容臣后世盡心圖報。”詞意甚切。表付從人,然后到伯桃墓側,大哭一場。與從者曰:“吾兄被荊軻強魂所*,去往無門,吾所不忍。欲焚廟掘墳,又恐拂土人之意。寧死為泉下之鬼,力助吾兄,戰此強魂。汝等可將吾尸葬于此墓上右,生死共處,以報吾兄并糧之義。回奏楚君,萬乞聽納臣言,永保山河社稷。”言訖,掣取佩劍,自則而死。從者急救不及,速具衣棺殯殮,埋于伯桃墓側。

是夜二更,風雨大作,雷電交加,喊殺之聲,聞數十里。清曉視之,荊軻墓上,震烈如發,白骨散于墓前。墓邊松相,和根拔起。廟中忽然起火,燒做白地。鄉老大驚,都往羊、左二墓前,焚香展拜。從者回楚國,將此事上奏元王。元王感其義重,差官往墓前建廟,加封上大夫,赦賜廟額曰“忠義之祠”,就立碑以記其事,至今香火不斷。荊軻之靈,自此絕矣。土人四時祭拜,所禱甚靈。有古詩云:

古來仁義包天地,

只在人心方寸間。

二士廟前秋日凈,

英魂常伴月光寒。

膠漆之交

陳重和雷義,是東漢年間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兩位品德高尚、舍己為人的君子。兩人為至交密友,當時人們稱頌道:“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事見《后漢書·獨行列傳》。后以“陳雷膠漆”比喻彼此友情極為深厚。元無名氏《鯁直張千替殺妻》楔子:“咱便似陳雷膠漆,你兄弟至死呵不相離。”

陳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年輕時與同郡雷義結為知交。兩人一起研讀《魯詩》、《顏氏春秋》等經書,都是飽學之士。太守張云聞陳重之名,嘉許他的德才品行,舉薦他為孝廉,陳重要把功名讓給雷義,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請,張云不批準。第二年,雷義也被選拔為孝廉,兩人才一起到郡府就職。同事中有一小吏家遭變故,舉債負息錢數十萬,債主天天上門索討,小吏跪求暫緩,仍無法通融,欲訴諸官府,陳重得知后,便私下替他還債。小吏感恩戴德,登門拜謝,陳重若無其事地說:“這不是我做的,也許是與我同姓名的人代你償還的吧!”始終不談自己的恩德。有一次,一個同事告假回鄉,忙中穿錯了別人的一條褲子回去。失主懷疑是陳重拿走,陳重也不置申辯,而去買了一條新褲賠償他。直到回鄉奔喪的同事歸來,才*大白。

陳重與雷義兩人同時官拜尚書郎,雷義因為代人受罪,被免職。陳重也以身體有病為理由,辭職一同還鄉。后來陳重復出,任細陽縣令,頗有政績,舉措標新立異;又升任會稽郡太守,因為姐姐去世守喪,辭官離職;后又被司徒征召,官拜侍御史,卒于任上。

雷義,字仲公,豫章鄱陽人。初時任郡府功曹,舉薦擢拔了很多德才兼備的人,卻從不夸耀自己的功勞。雷義曾經救助過一個犯了死罪的人,使他減刑得以贍養一家老少。這個人為了感謝雷義的再造之恩,攢了兩斤黃金送到雷家,以表寸心。雷義堅辭不受。這個人沒法,只好趁雷義不在家時,暗暗把金子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若干年后,雷義修葺房屋,翻開屋頂,才發現那兩錠金子。但是送金子的人已過世,妻小也不知流落何方,無法退還。雷義便將這兩斤黃金交付縣曹,充入官庫。雷義任尚書侍郎時,有一同僚因犯事,當受處罰,雷義為他分擔責任,向上司上書申辯,愿意自己獨擔罪責。陳重聞知,棄職進京自陳曲衷,請求為雷義贖罪。后順帝下詔,兩人皆免官,并免予刑事處分。

雷義回鄉又被舉薦為秀才,雷義要把這功名讓給陳重,刺史不批準。雷義就假裝發狂,披頭散發在街上替陳重奔走呼吁,而不去應命就職。因此遍鄉里傳頌他們兩人的事跡,說道:膠和漆自認為融為一體,堅不可摧,還不如陳重與雷義,榮辱與共,生死相依。后來三府同時征召兩人,雷義被任命為灌謁太守,讓他持節督察諸郡國的風俗教化,他設席講學,太守令長各級官員來聽講的有70多人。不久雷義官拜侍御史,授南頓令,卒于任上。

世人贊道:陳雷膠漆,肝膽相照;為官為民,政聲載道。

雞黍之交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今山東金鄉縣)人。一名范汜。他和汝南人張劭是朋友,張劭字元伯,兩人同時在太學(朝廷最高學府)學習。后來范式要回到鄉里,他對張劭說:“二年后我還回來,將經過你家拜見你父母,見見小孩。”于是兩人約定日期。后來約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張劭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母親,請母親準備酒菜等待范式。張劭的母親說:“分別了兩年,雖然約定了日期,但是遠隔千里,你怎么就確信無疑呢?”張劭說:“范式是個守信的人,肯定不會違約。”母親說:“如果是這樣,我為你釀酒。”到了約定的日期范式果然到了。拜見張劭的母親,范、張二人對飲,盡歡之后才告別而去。

后來張劭得了病,非常嚴重,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日夜探視他。張劭臨終時,嘆息說:“遺憾的是沒有見到我的生死之交。”殷子征說:“我和郅君章,都盡心和你交友,如果我們稱不得上是你的生死之交,誰還能算的上?”張劭說:“你們兩人,是我的生之交;山陽的范巨卿,是我的死之交。”張劭不久就病死了。

范式忽然夢見了張劭,帶著黑色的帽子,穿著袍子,倉促的叫他:“巨卿,我在某天死去,在某天埋葬,永遠回到黃泉之下。你沒有忘記我,怎么能不來?”范式恍然睡醒,悲嘆落淚,于是穿著喪友的喪服,去趕張劭埋葬的那天,騎著馬趕去。還沒有到達那邊已經發喪了。到了墳穴,將要落下棺材,但是靈柩不肯進去。張劭的母親*著棺材說:“張劭啊,難道你還有愿望?”于是停下來埋葬。沒一會,就看見白車白馬,號哭而來。張劭的母親看到說:“這一定是范巨卿。”范式到了之后,吊唁說:“走了元伯,死生異路,從此永別。”參加葬禮的上千人,都為之落淚。范式親自拉著牽引靈柩的大繩,靈柩于是才前進了。范式于是住在墳墓旁邊,為他種植了墳樹,然后才離開。

忘年之交

出處 《后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

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喜歡為學,博覽群書。建安年間,獻帝在許昌建都,累次遷升到“將作大匠”(官名,相當于大良造,到漢朝時已無實權)。見曹操野心越來越大,到了不能忍的地步,因此總是寫奏章諷刺他。曹操忌憚孔融的名聲,也不能拿他怎么樣。山陽郡守郗慮,見風使舵,以一點小錯誤上奏請求免去孔融的官;曹操趁機羅織罪名,構陷孔融,說:孔融曾經與禰衡大放厥詞,互相吹捧,禰衡說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說禰衡是“顏回復生”。犯了大不敬之罪,于是竟然被害。孔融和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干偉長、陳留阮璃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公干,并稱建安七子。其余六子皆與曹操兒子曹丕曹植很有交情,都被曹操辟為掾屬,只有孔融為漢盡命。

平原禰衡,字正平,也很有文采,但不在七子之列。自以為有文才善言辯,桀驁不馴,喜歡諷刺時事,詆毀權貴,只和孔融惺惺相惜,孔融也很喜愛他的才華。禰衡剛剛二十歲,而孔融已經四十歲,于是結為好友。隨后孔融寫奏疏推薦禰衡,多次在曹操面前夸贊他。曹操想召見他,但他老是罵曹操。曹操懷恨在心。但禰衡的才華很出名,不想殺他,于是派人把他送給荊州劉表,他又侮慢劉表。劉表也不能容他,因為江夏太守黃祖性子急,便把他送給了他。最后被黃祖所害,死時候才二十六歲。

生死之交

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后,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席為業。家住本縣樓桑村。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余,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云:“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于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年十五歲,母使游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及劉焉發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隨后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杰。恰才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后改云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吾莊后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于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后可圖大事。”玄德、云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望采納,謝謝本回答被提問者和網友采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東北區稱為候鳥的樂園的原因是什么? 成考的學歷是什么意思 冬天蒼蠅蚊子躲哪去了? 刎頸之交的故事簡述 彈涂魚喜歡把尾巴伸進水面的原因是什么? 斗牛五花牛是什么牌嗎 知音之交說的誰和誰? 大雁怎么知道什么時候開始遷徙? 大雁飛行時為何排字形或一字形? 世界上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 注冊會計師證的作用是什么? 大馬哈魚的回歸 世界上最大的火車站在哪里 發明作業的人是誰圖片 浦東新區gdp 從古到今什么是最大的動物? 醫院為什么叫三甲醫院 德智體美勞表示什么? 蝽象特別臭的原因是什么? 穿山甲如何捕食蟻類? 鐵生銹的原因是什么 掰指關節會導致關節炎嗎? 專接本表示的是什么? 雞黍之交說的誰和誰? 盛食物的盤子會不會影響人們的飽腹感? 如何提升大腦利用率 動物的“方言”是如何形成的? 水不能燃燒的原因是什么? 指尖能不能鑒別是真的鏡子還是單向玻璃? 2019什么時候結束? 舍命之交說的誰和誰? 正月二十五是什么日子? 生死之交說的誰和誰? 管鮑之交說的誰和誰?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個國家? 忘年之交表示誰和誰? 女神節是什么時候? 普通話考試一年可以考幾次? 熟雞蛋能豎立旋轉的原因是什么? 初級會計一年可以考幾次?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香蕉乱码成人久久天堂爱免费 | 日韩成人免费视频 | 日韩欧美极品 | 亚洲性一区 | 日韩 欧美 亚洲 |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影院 | 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销魂美女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在线视频 | 欧美在线日韩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在视频 |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欧美高清不卡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 欧美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欧美wwww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噜噜噜www成人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一级特黄aaaa大片野外 | 毛片资源 |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 日韩在线观看不卡 |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电影在线 | 91久久国产口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天堂 |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