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保持呼吸道通暢
讓患者仰臥在堅硬的平面上,如果實在床上,最好在背部墊上硬木板。進行心肺復蘇操作的人站在患者身體一側,兩腿與肩同寬,跪立在患者肩部旁的地面上。施救者一手固定舌頭前端使舌頭不向后傾,有異物的話用手指伸入口中將這些異物清除干凈。
開放氣道
施救者用一只收壓在患者額頭上,使其頭向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抬起下頜,使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于地面,這種姿勢有助于打開患者氣道,方便施救。同時用拇指和食指指捏緊病人的鼻孔,以防止吹氣時氣體從鼻孔逸出。
進行人工呼吸
施救者先深吸一口氣,再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外部,要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然后向患者口中用力吹氣,使患者胸腔擴張。待吹氣完畢之后,松開捏住鼻子的手,并把患者頭部稍稍抬起面向側邊,使患者依靠胸腔彈力把二氧化碳排出。
這個步驟需要反復進行,吹氣頻率為成為14—16次/分、兒童18—20次/分、嬰幼兒30—40次/分
胸外心臟按壓
檢查患者是否有脈搏,如果發現患者沒有脈搏,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與兒童按壓部位為胸骨下1/2處,嬰兒為乳頭連線下方水平處即正中。
方式:雙手掌根重疊方式按壓,掌根橫軸與胸骨長軸方向一致,此方法適用于和兒童,兒童也可用單手掌根按壓,嬰兒則用中指與無名指的指尖按壓。
施救者雙肘關節伸直,身體位于患者胸腔正上方,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壓,對一般身材的成年人按壓時,使其胸骨下陷三到五厘米,按壓之后立即解除按壓,讓胸廓自行復位。此步驟反復進行,頻率為每分鐘80—100次,按壓與放松時間大致相等。
在進行按壓時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查看臉色是否有好轉。在五個吹氣和按壓循環之后檢查一次患者的脈搏和呼吸。在檢查的時候如果發現患者只有脈搏沒有呼吸,則應當使用每分鐘十二次的吹氣方式。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