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久久精品_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_欧美一级二级视频_午夜av电影_日本久久精品视频

視頻1 視頻21 視頻41 視頻61 視頻文章1 視頻文章21 視頻文章41 視頻文章61 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 推薦39 推薦41 推薦43 推薦45 推薦47 推薦49 關鍵詞1 關鍵詞101 關鍵詞201 關鍵詞301 關鍵詞401 關鍵詞501 關鍵詞601 關鍵詞701 關鍵詞801 關鍵詞901 關鍵詞1001 關鍵詞1101 關鍵詞1201 關鍵詞1301 關鍵詞1401 關鍵詞1501 關鍵詞1601 關鍵詞1701 關鍵詞1801 關鍵詞1901 視頻擴展1 視頻擴展6 視頻擴展11 視頻擴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資訊1 資訊501 資訊1001 資訊1501 標簽1 標簽501 標簽1001 關鍵詞1 關鍵詞501 關鍵詞1001 關鍵詞1501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手機 - 正文

風箏怎么做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0-03-16 02:59:45
導讀風箏怎么做,1、準備一張韌性好、薄且輕的紙,長50厘米、寬30厘米。制作傳統風箏所用的紙一般就是就用棉紙、宣紙、皮紙等。2、在紙上畫出一個正方形。用剪刀或手工刀把正方形剪切下來。3、正方形直角向上,在垂直的對角線上擺放竹簽,構成風箏的脊骨。長竹將兩根竹簽在中點處垂直交叉擺放,用繩子纏繞在交叉處,扎緊,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將風箏骨架一頭對準宣紙一角放好,折出多余的部分,

1、準備一張韌性好、薄且輕的紙,長50厘米、寬30厘米。制作傳統風箏所用的紙一般就是就用棉紙、宣紙、皮紙等。 2、在紙上畫出一個正方形。用剪刀或手工刀把正方形剪切下來。 3、正方形直角向上,在垂直的對角線上擺放竹簽,構成風箏的脊骨。長竹

將兩根竹簽在中點處垂直交叉擺放,用繩子纏繞在交叉處,扎緊,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將風箏骨架一頭對準宣紙一角放好,折出多余的部分,用刀片裁開,再將風箏骨架放好,用尺子根據風箏骨架的斜邊比出多余的部分,用刀片裁掉多余的部分,另一邊同樣操作。

一款入門級的風箏制作方法 工具/原料 紙;細棍子;粘合劑等。 方法/步驟 準備好做風箏的物品,把細棍子搭建成一個風箏的輪廓。注意接口處用線綁牢。細棍上也可以包裹一層紙,方便一會兒貼封面。 為風箏貼封面。 為風箏做三條尾巴,先貼還是不貼

將多余的宣紙剪成四份,在風箏骨架上涂上固體膠,放在裁好的宣紙上,用手按壓粘緊,在剛裁出的小紙條上涂抹上固體膠,粘在風箏的一角,起到固定的作用,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其余三角都按照此方法操作。

所需工具: 報紙、竹絲、小刀、膠布、細線 具體步驟: 1、準備一張報紙并且把報紙裁剪成一個正方形和小長方形,如下圖。 2、準備好兩支小竹絲(可以是竹席絲來代替),一條長度是報紙對角線的長度,一條是報紙對角線弓行的長度。如下圖。 3、將較

將一根繩子從風箏骨架的左半段中點處穿過,綁緊固定好,再將這根繩子從風箏骨架右半段的中點處穿過并綁緊,將另一根繩子從風箏骨架的上半段中點處穿過,再將兩根繩子互相穿過、綁緊,在宣紙底部折出一部分,用刀片裁下,涂抹上固體膠,粘在風箏底部,再用剪刀剪去繩子多余的部分,完成。

風箏飛的高的做法: 1、找一個適宜的好天氣,風箏想要飛的高就要有風的日子,這樣才能讓風箏飛的又高又遠。 2、找一個合適的場地,放風箏的時候最好不要有障礙物的大平地,這樣放風箏的時候就不怕被障礙物掛住或者掛斷繩子了。 3、選擇一個好風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風箏怎么做呀,都需要什么?

首先,準備一張宣紙,沒有打字紙也可以,一根不小于一米長的南竹。

把南竹削成5-6毫米寬,小于1毫米厚的竹片4根,把竹片平扎成王字,樹著那根,一定要在正中央,貼上紙。在第一橫與第二橫之間中央系上一根線,把長線系在這根線上。在加兩根紙做50公分的尾帶以求平衡。

一只風箏就做好

風箏的形狀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鳥,昆蟲,動物及幾何立體等,而

圖案方面,主要由個人喜好而設計,有宣傳標致,動物,蝶,飛鳥等,琳瑯種種.

風箏的建造材料除了絲絹,紙張外,還有塑膠材料造的,骨桿有竹篾,木材及膠

棒來造,近來有人設計一種無骨風箏,它的結構是引入空氣於絹造的風坑之內,今風

箏形成一個輕輕飄的氣枕,然后乘風於上.中國,馬來亞,菲律賓及日本等,亦有一

種大形的風箏,每到風箏節就將它放到忍藍的天空,該等風箏之尺碼由十至二十尺不

等.骨桿則用大竹升來造,由百多人來放.

做風箏的工具:漿糊, 紙刀

做風箏的材料:竹篾,紗紙條,馬拉紙

1) 這種四方形的風箏,現在用得最多,最普遍.

2) 風箏的骨架,單單用兩支組成非常簡單.

3) 做法雖然簡單,可是樣子的變化非常多,加些工夫可以做出很 多東西.

做法:

1. 首先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軟身,再用 刀將竹篾破開,約三份之一粗度,然后修半形,因為稍后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如果太粗,竹篾會拉破紙張,同時竹篾太粗,紗紙條就貼不穩.將修好的竹篾裁成兩條長短適當的長度,約為(16吋及23吋).下一步,就將馬拉紙裁成一個四方,長約24吋,馬拉紙是一種非常粗糙的紙張,最適合作風箏之用.

2. 到此時就可以將竹篾貼在紙上,但要記著,將長長的竹篾,用紗紙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后慢慢屈曲,直至長竹篾兩端觸到紙的對角之上將它貼好.

3. 最后一步就將風箏的尾巴貼在風箏的下方,較好線與風箏的角度后,就可起放.

4. 風箏的尾巴是平衡風箏的主要工具,當風箏乘風而上之時,如果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這方,而尾巴最好比較長,因為越長就會有一個重量今風箏頭部升起,使全身受風,平衡了斜的一方.

5. 風箏的絲線可以用牛皮線,棉線,玻璃線等線轆可分圓線轆及排轆將線扎在風箏上,要成一斜角

怎么做風箏?

一、選材 :

中國風箏的骨架制作以各種竹材為主,輔以葦子,高粱桿等。現代開始用木材、玻璃纖維、碳纖維復合材料或輕金屬。 竹材的特點是:質輕,纖維直而密(皮部),因此有一定的強度,韌性和彈性,可以劈成各種規格的條,加工方便。可以熱彎曲,定型后不易變形。缺點是剛性不如木材。竹屬禾本科竹亞科植物,我國竹種很多,有22屬200余種,

竹材的選擇: (1)縱向地看一根成年的竹桿,可大體上分成根部、中部和梢部。根部節密須多形不整,不可使用。梢部明顯地變細,枝多也不可用。只可選用中段節長,粗 細變化很小的那一段。 (2)橫斷開一竹,觀其端面,最外部是竹皮,皮內纖維組織密集的部分是竹青,竹青內部組織疏松的部分是竹黃,制作風箏一般只使用竹青和竹皮部分,竹黃要削去。但削去多少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圖6一1)。 (3)剛剛采下的新竹水分多,易彎曲變形,要放置陰涼處自然干燥一段時間后才能用。放置了數年,水分很少的竹子脆而堅硬,不易彎曲,一般情況下也很少使用。當然,沒有長成年的幼竹和多年在地里都自然裂開的老竹也不能用。

二、劈竹:

由于竹的紋理平直,因此可用“劈”的辦法加工。

什么叫“劈”?它與“切”的不同: “劈”是指沿竹的自然紋理把它撕開,而不是用刃切。

劈竹三步: (1)切口; (2)劈人; (3)撥開。

劈竹工具: 雖然一般的刀子也可劈小筐,但要劈大竹一定要有專用工具。除傳統的厚背劈竹刀之外,我們可以自制劈刀。找一段厚5毫米以上,寬約50~60毫米的鋼板,氏度約200毫米,最好在一端有個直徑約15毫米的孔,如舊的汽車彈簧鋼板即可。在砂輪上把板的一、邊磨成兩邊傾斜45”~60”的斜角,形成刃口,再找一根能插進孔洞的鋼棍。長度約300毫米,這個劈竹工具就做好了。它可以輕易地劈開任何直徑小于16O毫米的大竹使用方法(見圖6一4)。

竹材的準備: 一般要把采下的圓竹進行初加工,制備出竹板待用。其步驟如下: (1)去掉竹根和竹梢。 (2)截成約1~1.5米的圓竹段。 (3)把圓竹段劈成8塊寬度大約相同的竹板。 (4)把竹板每10塊一捆,整齊地捆好風干待用。

三、削竹: 

削是劈后的精加工,是用刀刃在削刮竹材,使它加工成我Tri制作各種風箏零件所需要的各種不同寬度、厚度和斜度的竹條。傳統多用“抽削”的方法,即操作者坐著,在腿上鋪塊厚布,左手拿竹材,竹皮向下,右手橫向持刀,刀刃壓在竹肉上,稍向下傾,用左手用力把竹板向后抽出,竹肉即被削掉一層。適當調整刀刃與竹板的角度和壓力,便可改變削掉竹肉的厚度。 現在加工風箏不愿弄壞衣服,更喜歡在工作臺上工作,因此使用木工刨子刨削竹板,成了大家常用的方法。這種削竹法容易掌握,加工精度也比較高,建議大家采用。除上述削法外,還有用木挫挫削如挫竹節),用刀刃刮削(最后的精修用)。

四、彎竹: 

竹材的一個重要特性是在一定的溫度下它的結構變軟,很容易彎曲,在彎曲狀態下冷卻便可定型。利用竹材的這個特性,便可制作出各種彎曲復雜的零件來。中國風箏的玲瓏精巧也和使用這種可以任意彎曲的竹材有關。

熱源: 可使用各種熱源加工竹材,傳統中國風箏制作中使用蠟燭和煤油燈。后者可調節火焰的大小·又有玻璃罩集熱,所以更好使用。彎大竹要用酒精或汽油噴燈加熱。現在彎較小的竹條使用焊接用的電烙鐵,效果很好。因為它沒有明火只輻射熱,同時竹條可以靠在它上面彎曲,比在火焰上懸空彎曲要容易得多。

彎曲方法。 (1)預熱:在熱源上把竹條均勻地加熱到一定的溫度。預熱不能過急,要設法使竹條的內部也被加熱,而外部不能燒焦,這就要不停地轉動竹條,并來回移動,使其各部逐步加溫。這過程視竹條的粗細而定,一般細條時間短,粗條就長一些。 (2)彎曲:預熱到一定溫度后,竹條變軟,便可彎曲。但彎曲要適度,過急則會彎斷,使零件報廢,過慢竹條冷卻則彎不到家。因此要掌握好時機,穩準地彎曲,最好一次成功。在電烙鐵上彎曲時可一段段地進行,最后彎成一個較大的弧形,小弧形則一彎而成。竹皮向外彎曲容易,竹皮向內彎曲困難。 (3)定型:彎曲后可把竹條放入冷水,使其冷卻定型。定型后可能有少許回彈,因此在彎曲時,可比圖紙需要的彎度更大一點,回彈后正好合適。

五、連接 :

把各個竹條零件連接在一起,組成風箏的整體骨架。連接的方法(很多,其中在傳統中國風箏制作中使用最多的是綁扎,所以在“四藝”中把“扎”放在第一位。其實除“扎”之外,還有扣楔、活頭、插接等。

綁扎: 綁扎的材料有線、麻皮、紙和紡織品的條。傳統的中國風箏精細的用線。成批生產的用麻皮和紙邊或絹條(糊風箏裁下來的邊條)綁扎。現代的大中型中國風箏在接口涂膠后,用帶膠的無紡布條綁扎,強度很大。風箏骨架上竹條的接頭很多,各種各樣都有,歸納起來不外乎垂直、平行和傾斜三種連接方式。 (1)垂直連接:可分為:交叉接、卡接和搭接三種。交叉接簡單,但強度不大,而且骨架不平。交叉接一般用十字綁線法。卡接時要有一根條劈開,卡在另一恨條上,強度不如搭接,但比交叉連接骨架平些。搭接時要有一根條彎曲90度,但強度大,骨架平,可用平行綁線法。 (2)平行連接:分斜口接和搭口接兩種。兩根相接竹條互切斜口,對在一起再綁扎叫斜口接。這樣既平整又美觀,但斜口的長度要在竹條厚度的6倍以上,才有足夠的強度。搭口接既簡單,強度又大,但兩條有一個面不在同一直線上。(3)傾斜連接:傾斜連接與垂直連接類似。只是角度不同,因此乃可用交叉、搭接和卡接三法。

扣楔: 這是天津風箏所常用的一種傳統連接方法。這是一種在縱向骨架上的打孔,而橫向骨架穿孔聯接的方法。這和連接用在制作旋轉體的風箏部件很有效,如鳥、蟲的肚子、花籃、燈籠等。

活頭: 為了折疊的部分,要作成活動的接頭,叫做“活頭”。在中國風箏里最常用的是套鎖活頭。它的構造是兩條搭接,中間以一橫軸相連,兩端各有一金屬環套。環套松開,兩條可折;環套套緊兩條的接頭兩端,則兩根竹條便成一根張開的竹條一樣。

插接: 風箏上有一些可拆裝的零件,需要插接。最常用的傳統方法是套管插接,小型風箏用葦管,中型風箏用竹管,大型風箏要用專門制作的套管連接。制作插管時要考慮到插緊后的摩擦力和抗彎曲力,所以插管必須有一定的長度,不能太短。

附圖:

風箏的制作方法!

普通風箏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紙做肉。 竹子是制作風箏骨架的主要材料。選取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韌性做風箏的骨架。根據自己的愛好制成各種各樣的風箏骨架,比如蜻蜓狀、蝴蝶狀。 紙是蒙糊風箏的主要材料,以質薄纖維長而均勻,富有韌性,耐濕耐沖擊,色澤白而潔者為佳。把紙糊在骨架上,再系上線,風箏就做好了。 紙風箏的做法: 用細竹簽 :2長(40-50厘米,十字交叉作骨架),4短(圍邊框,做成長方形的比較穩固平衡) 牢牢綁好(用細鐵絲,或用保證粘力夠強的強力膠), 糊紙,選紙要有韌性,不能薄不能脆,沿邊框糊結實,過程中保證紙完整平整,不能有一點破損,否則飛不起來; 粘尾巴,用較輕的紙兩條,寬約5-8厘米,長度在3米-10米間(如有特殊需要可更長),兩條分別粘于主體同一邊上的左右兩端(若主體為長方形,粘在較短邊),保證粘好后兩條尾巴長度相等 綁線,四條線端分別固定在主體四角,提拉在一處(使線呈四棱錐)在手中拉緊,打結(線要拉的正,保證力度平均) 把風箏線系上,完成 這時,你還可以在做好的風箏上涂上你喜歡的色彩,鑲上花邊,或者系上絲帶,掛上紙環。但不能影響風箏在空中的飛翔,因為附件太多了會使風箏飛翔失衡。 風箏的形狀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鳥,昆蟲,動物及幾何立體等,而 圖案方面,主要由個人喜好而設計,有宣傳標致,動物,蝶,飛鳥等,琳瑯種種. 風箏的建造材料除了絲絹,紙張外,還有塑膠材料造的,骨桿有竹篾,木材及膠 棒來造,近來有人設計一種無骨風箏,它的結構是引入空氣於絹造的風坑之內,今風 箏形成一個輕輕飄的氣枕,然后乘風於上.中國,馬來亞,菲律賓及日本等,亦有一 種大形的風箏,每到風箏節就將它放到忍藍的天空,該等風箏之尺碼由十至二十尺不 等.骨桿則用大竹升來造,由百多人來放. 一、 蝌蚪風箏 圖一所示為蝌蚪風箏的骨架圖及拴線圖。為方便網友制作,特地加上比例尺網格。這種風箏制作起來非常簡單,對材料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按圖制作均能達到放飛的目的。該風箏所用竹條骨架只有橫豎兩根,風箏的制作尺寸一般寬在450 毫米左右為宜,太大太小均不適宜。以寬450毫米為例,橫竹條寬度和高度分別為3和3毫米,若為減少些自重,在邊梢部位可以對稱地削到寬高均為2毫米。由于這種風箏在結構上屬于半硬拍子類風箏,放飛時需要的風力一般在3級左右,所以,對于初學者來說,可以不必對竹條的寬厚顧慮太多。若結構重一些,放飛時需要的風力稍大一些而已。 豎竹條的寬厚均為 3.5毫米,長為620毫米。將橫豎竹條十字綁在一起,蒙面材料可以采用皮紙、宣紙、無紡布、塑料薄膜、絹、尼龍綢等均可,若采用紙質的話,在邊線處應用細線包邊,以防止扯裂。將蒙面材料和竹條粘在一起,在尾部粘上寬40毫米,長1500-3000毫米的用與蒙面材料相同或是不同的材料做成的尾巴(特別提醒:嚴禁使用金屬膜及其它導電材料制作蒙面和尾巴)。按照圖示比例拴上提線,對于初學者,剛開始綁放飛提線時,由于沒有經驗,總是擔心綁不好,其實,只要注意觀察學習,很快就會掌握的。為了便于放飛時進行調整,一開始可以將放飛線的長度留的長一些。對于拍子一類的風箏,由于其放飛結構的特殊性,您在綁放飛線時,如果拴的長短不合適,也只是影響放飛的角度而已。這時反而有利于您學習和掌握提線的調整。由于這種風箏的平衡主要是靠長長的尾巴,所以對風箏制作過程中的骨架要求并不是很高,是一種適宜初學者制作的風箏。放飛時將橫條背面用細線拉住,使風箏變成弧形面,在風的作用下容易瀉風,使得風箏飛行穩定。 關于蝌蚪風箏的蒙面繪畫比較簡單,相信青蛙蝌蚪您總是見過的,如果想省事的話,可以將整個風箏以墨色染黑即可,放飛到天空中的效果也是有趣的。為了突出蝌蚪風箏搖擺的放飛效果,在風箏放飛起來以后,只要增加或減少尾巴的長短即可。如果飛行中的風箏特別平穩,可以逐漸減少尾巴的長度以增加風箏的搖擺,不過,這是以犧牲風箏的穩定為代價的。 圖二 二、王字風箏 王字風箏,由其骨架形同王字而得名,北京人所稱“屁簾兒”即指它。在各地均可見到這種風箏的影子,是許多喜歡放風箏而又沒有專業制作經驗的朋友都能制作放飛的一種“大眾風箏”,如圖二所示。 同蝌蚪風箏一樣,這種風箏的制作尺寸也不宜過大,寬度在550毫米左右為宜。總共4根竹條組成骨架,骨架竹條尺寸同上邊的蝌蚪基本一樣,對竹條的制作精度要求不是很嚴,風箏的飛行穩定同樣也是依靠長長的尾巴來平衡的。 以550毫米寬的風箏為例,三根橫向竹條的長寬可以一致,(短的一根也可略為小一些),長寬厚度均為3.5-4毫米,蒙面及兩根尾巴的材料同上。同蝌蚪風箏一樣也是拴兩根提線。風箏的彩繪可以在蒙面上繪制各種*圖畫,人物繪畫等,一種很有創意的繪畫是:在蒙面上繪出一個孩子的頭部,而長長的尾巴繪成其長長的辨子。您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圖三 三、八卦風箏 八卦風箏是傳統的中國風箏,在大江南北到處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一般來講,八卦風箏適宜在風箏較大的情況下放飛,放飛的經驗表明:風力越大,風箏的放飛角度越大。因為屬于硬拍子類,沒有瀉風的地方,所以風箏的風行狀態和風力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風力大小不穩定的話,八卦風箏在飛行的時候,一揚一落,非常有趣。圖三是八卦風箏的骨架圖,八卦風箏制作簡單,對制作的材料,綁扎的要求不是很嚴格,只要按照下邊的要求去做,一般都可以達到放飛的目的。 八卦風箏得名于風箏的外形,因其為八角而來,因于中國傳統的八卦相吻合,故多稱謂八卦,在繪畫上,一般多繪以傳統的八卦圖形。八卦的骨架由兩個正方形的架子組成,一般的正方形骨架大小在500-1000mm之間。只是兩個正方形的大小要求一致, 根據風箏的大小,500mm大小的可以只設一根堅向竹條,如圖三。大于此規格的要設十字形骨架,竹條的大小要大一些,在厚度方向比寬度大一些。以500毫米的八卦風箏為例,構成正方形的四根竹條寬高均為3毫米,長500毫米。用削好的竹條綁成兩個正方形骨架,然后按圖示將兩個正方形綁在一起形成八角即可。風箏的蒙面材料同上邊二種風箏采用的一樣。風箏的提線為三根,位置如圖所示。同蝌蚪風箏一樣,在放飛時,在風箏的中心部位上也用細線將風箏拉成弧形,以利于風箏在飛行時瀉風。(如果不拉成弧形,風箏同樣也能飛行,你不妨試試)。 八卦風箏的繪畫,一般都有是采用傳統的八卦圖案。八卦風箏的尾巴一般采用的是在細線繩上綁上紙穗的方法。

參考資料:http://www.weifangkite.net/fzzz.htm

風箏怎么做?

一般來說,制作風箏的技藝包括“扎”“糊”“畫”“放”。

咱們以制作最簡單的三角風箏為例,一一道來:

準備材料:韌性強的竹條或竹棍、結實的繩子、繩軸,韌性強的水彩紙、畫筆、顏料。

詳細步驟:

風箏怎么做,手工

“扎”藝

一、選材

中國風箏的骨架制作以各種竹材為主,輔以葦子,高粱桿等。現代開始用木材、玻璃纖維、碳纖維復合材料或輕金屬。

竹材的特點是:質輕,纖維直而密(皮部),因此有一定的強度,韌性和彈性,可以劈成各種規格的條,加工方便。可以熱彎曲,定型后不易變形。缺點是剛性不如木材。

1.竹種的選擇:在選材時,除品種之外,還有對某一確定了的品種如何選擇使用時間和部位的問題。

2:竹材的選擇:

(1)縱向地看一根成年的竹桿,可大體上分成根部、中部和梢部。根部節密須多形不整,不可使用。梢部明顯地變細,枝多也不可用。只可選用中段節長,粗

細變化很小的那一段。

(2)橫斷開一竹,觀其端面,最外部是竹皮,皮內纖維組織密集的部分是竹青,竹青內部組織疏松的部分是竹黃,制作風箏一般只使用竹青和竹皮部分,竹黃要削去。但削去多少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圖6一1)。

(3)剛剛采下的新竹水分多,易彎曲變形,要放置陰涼處自然干燥一段時間后才能用。放置了數年,水分很少的竹子脆而堅硬,不易彎曲,一般情況下也很少使用。當然,沒有長成年的幼竹和多年在地里都自然裂開的老竹也不能用。

二、劈竹

由于竹的紋理平直,因此可用“劈”的辦法加工。

1.什么叫“劈”?它與“切”的不同:

“劈”是指沿竹的自然紋理把它撕開,而不是用刃切開(見圖6一2)。

2.劈竹三步(見圖6一3):

(1)切口;

(2)劈人;

(3)撥開。

3.劈竹工具:

雖然一般的刀子也可劈小筐,但要劈大竹一定要有專用工具。

4.竹材的準備:

一般要把采下的圓竹進行初加工,制備出竹板待用。其步驟如下:

(1)去掉竹根和竹梢。

(2)截成約1~1.5米的圓竹段。

(3)把圓竹段劈成8塊寬度大約相同的竹板。

(4)把竹板每10塊一捆,整齊地捆好風干待用。

三、削竹

削是劈后的精加工,是用刀刃在削刮竹材,使它加工成我Tri制作各種風箏零件所需要的各種不同寬度、厚度和斜度的竹條。使用木工刨子刨削竹板,成了大家常用的方法。

四、彎竹

竹材的一個重要特性是在一定的溫度下它的結構變軟,很容易彎曲,在彎曲狀態下冷卻便可定型。利用竹材的這個特性,便可制作出各種彎曲復雜的零件來。中國風箏的玲瓏精巧也和使用這種可以任意彎曲的竹材有關。

1.熱源:

可使用各種熱源加工竹材,傳統中國風箏制作中使用蠟燭和煤油燈。在熱源上把竹條均勻地加熱到一定的溫度。要不停地轉動竹條,并來回移動,使其各部逐步加溫。預熱到一定溫度后,竹條變軟,便可彎曲。但彎曲要適度,穩準地彎曲,最好一次成功。在電烙鐵上彎曲時可一段段地進行,最后彎成一個較大的弧形,小弧形則一彎而成。竹皮向外彎曲容易,竹皮向內彎曲困難。

彎曲后可把竹條放入冷水,使其冷卻定型。

五、連接

把各個竹條零件連接在一起,組成風箏的整體骨架。連接的方法(很多,其中在傳統中國風箏制作中使用最多的是綁扎,所以在“四藝”中把“扎”放在第一位。其實除“扎”之外,還有扣楔、活頭、插接等。

“糊”藝

一、選材

傳統中國風箏的蒙面以紙、絹為主,現代也使用人造纖維紡織品或無紡布,塑料薄膜等多種新材料。

糊風箏所用的紙要求纖維長,有韌性,薄而輕,透氣量小,著色性好,由于溫度變化所引起的變形小。

傳統的大風箏常使用復合材料蒙面,即用綿紙或皮紙托婊的絹。這種材料強度大,氣密性好,著色性好,具有紙和絹都無法比擬的性能。

尼龍綢、錦絲綢、無紡布和塑料膜,都是很好的材料。它們的氣密性好,不怕水,前三種的強度遠遠大于紙和絹。塑料膜的品種很多,有的極薄,重量只有綿紙的1/10。但也帶來新問題,如著色、膠合都不能用新辦法了。這方面的問題將在后面“糊”、“繪”中討論。

二、裁剪

裁是指蒙面的下料,就像裁衣服似的。

1.取形:

風箏上平面部分取形容易,只要把蒙面材料鋪在風箏圖紙上繪下外形來就完了。但在風箏上有很多曲面,如沙燕的翅膀,就是一個復雜曲面,取形時必須先用一張紙放在沙燕翅膀的骨架上比好,并沿邊緣剪下來,然后再按紙樣繪在蒙面材料上。

2.留邊:

下料時必須略大于紙樣的邊緣,而且要比糊蒙面時所用的卷邊稍大一些。

3,紋理:

不論是紙還是紡織品,大都有自己的紋理方向,下料時一定要考慮紋理,務必使風箏左右的紋理對稱,而且盡量避免使用傾斜的紋理。

4.省料:

在不影響以上三項要求的前提下,如何節約材料是下料時應注意的問題。

三、糊

如何把蒙面糊在風箏骨架上,是糊藝的關鍵。

1.涂膠:

糊紙前,往往先把膠涂在骨架上。用什么樣的膠,如何涂在骨架上?是本節要解決的問題。糊紙、絹時,目前最好的膠是乳膠(聚醋酸乙烯乳液),而膠的濃度要看所糊材料而定,原則上講,所糊的材料越薄,不要很大強度的,可用稀一點的膠水。所糊材料強度大,要求膠合強度也大的,膠水要濃一些。涂膠最好用毛筆輕輕涂在骨架上,膠要均勻。要注意一些骨架的角落里不要積留很多膠水,這會使蒙面不平整。

2.蒙面:

往涂好膠的骨架上蒙面要準確地放在骨架上,盡量少移動。否則會把膠擦掉。蒙面在骨架上要平整,各處的松緊程度要相向,絕不能有的地方緊,有的地方松,這會引起風箏的扭曲變形,嚴重影響飛行。蒙面的骨架上定位后,要用手輕壓四周,使蒙面與骨架貼牢,但不忙卷邊。因為在膠未干前卷邊會造成四周拉緊不均的現象。

四、邊緣處理

在把蒙面粘在骨架上以后,邊緣的處理是糊風箏這道工序中的一個重要步驟。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1.切邊:

當風箏不大,而蒙面與風箏骨架的膠合強度很大時,可直接用刀子把剩余的邊緣切掉,叫“切邊”。

2.卷邊:

當需要增大強度,則把多余的邊緣剪下一部分,留一部分涂膠后卷過來,叫“卷邊”

3.縫邊:

當需要更大的強度時,卷邊后還要把多余的部分縫上,叫“縫邊”。

4.粘邊:

當用塑料薄膜蒙面時,它與骨架的粘合強度往往不夠用,而又不宜縫合時,就要用把多余的邊緣卷過來再粘合的方法,叫“粘邊”。

5、校正

在蒙面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檢查風箏骨架的正確位置,發現有扭曲,不對稱等情況要隨時校正,否則等整個風箏糊完以后再發現問題就不易校正了。

“繪”藝

一、風箏的美化

美,是自古以來人類所共同追求的目標之一。在風箏上也不例外,除了它的主要方面--能飛以外,人們總希望它更美一些。而且飛中也有一種動態的美。對于不同類型的風箏,美的重要性也不同。或者說,美的含義也不同。富蘭克林用來測雷電的風箏,馬可尼用來代替天線的風箏和韓信用來把張良帶上天空吹奏楚歌的風箏等,都是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至于它們的形狀:色彩都是次要的。也可以說,在人們的眼里,它們能完成好自己的任務就是最美的。可操縱的花樣風箏,或進行“戰斗”的戰斗風箏,是用靈巧神奇的飛行來體現它們的美的。至于造型和色彩是第二位的,或者說是為完成技巧飛行服務的。

1.風箏的輪廓造型:

一個風箏,不論它的圖案和造型如何精美,只要在天空中飛得遠了,我們從地面望去,往往只能看到它的外輪廓的剪影。即使飛得不遠,圖案和造型都能從地面看清,但這時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外輪廓的形狀。因此,風箏的外輪廓的形狀,在風箏的藝術效果里,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風箏的輪廓造型,一般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1)選擇最有表現力的造型。例如要做一一只老鷹風箏,選擇什么樣的造型呢?北京的鷹風箏、天津的鷹風箏、山東濰坊的鷹風箏,形狀各不相同。如果以真鷹的形象為標準來衡量,它們各有自己的特點。因為鷹的品種很多,飛行姿態又千變萬化,這就要按風箏制作者各自不同的審美觀點,選擇他們認為最美的品種,最美的飛行姿態,來確定他們的鷹風箏的外形。在處理人物、昆蟲、器皿等各種風箏的外形上,也要注意同樣的原則:突出它們的特點,表現它們最生動的形象。例如鐘旭拍子、各種蝴蝶、蟬拍子、鐘拍子、瓶拍子等風箏,都是在外形處理上成功的例子。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中國傳統的字形風箏,它們主要靠其外輪廓形狀來表現主題的。放起來,一字高懸天際,藝術效果很好。

(2)利用多變的“軟造型”。除了在空中形狀基本不變的“硬造型”以外,在風箏上還有一些可以隨風而動的“軟造型”。如魚的尾巴、蝴蝶的尾巴、人物的飄帶、旗穗等。這些能動的部分給風箏增加了無限的活力,加強了藝術效果。在設計風箏時應充分加以利用。

(3)不忘空氣動力性能和結構上的需要。如果在考慮風箏的外輪廓造型時忘記了風箏空氣動力性能和結構強度方面的基本要求,就會在試飛時造成麻煩:因不平衡或不穩定而不能飛行,或因強度不夠而空中解體,或因重量過大而飛不起來。因此,處理好造型與空氣動力和結構強度的要求之間的矛盾,使其統一起來,也是風箏外形設計需加以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

2.風箏的構圖:

構圖和外輪廓造型一樣,對風箏的藝術效果有重要的影響。而且,風箏的外輪廓造型

往往是和構圖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要統一考慮的。這里只是為了敘述的方便,而將它們分開。

(1)風箏構圖的種類。風箏的構圖,按其內容,大體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寫實的:例如鷹、燕、蝴蝶、靖蜒以及其它各種鳥類、飛蟲類。都是越真實越好,取其自然的美。

裝飾性的:這是指那些從裝飾美出發,對那些自然物做了適當的加工和變形的構圖。

如蝙蝠風箏已與真實的蝙蝠在形態上有很大的不同,它有強烈的裝飾圖案味道。沙燕風箏更不像真實的燕子,它完全是一幅人們創造出來的形象。這種裝飾性構圖在中國風箏上使用很多。

烘托性的:在風箏上,為了突出主題圖案,往往加一些烘托性的構圖,如軟翅或硬翅人物風箏上的行云,就是烘托性的

寓意性的:在傳統的中國風箏上,寓意性的圖案很多。如象征幸福的蝙蝠,象征長壽的桃子,象征富貴的牡丹花等。有些風箏上這些寓意性的圖案構成了風箏的主題,而在另一些風箏上,它們則起陪襯、烘托的作用。

(2)中國風箏構圖的特點。在中國風箏的構圖形式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對稱:中國風箏大多是對稱的,因此,多用對稱形的構圖。只是人物風箏的構圖往往是不對稱的,還有些側臉的烏形風箏也不對稱。

鑲嵌:在中國風箏上,有些圖案是鑲在其他完整的圖形之中的,如沙燕風箏的膀窩里有時鑲著蝙蝠、荷花等。

豐滿:中國風箏的圖案構圖都十分豐滿充實,即使留白,也讓人感到白而有物,這種豐滿的構圖是中國風箏的藝術特點之一。

3.風箏的色彩:

(1 )風箏色彩的特點。風箏色彩的特點,決定于風箏與一般繪畫在觀賞上的不同條件。

遠。

除了大型壁畫以外,人們觀賞一般繪畫的距離大都在幾米以內,而放飛著的風箏與觀

賞者的距離少則十幾米,多則幾十或幾百米。因此,在決定風箏的色彩時,這個“遠”字是首先要考慮的。為了滿足遠效果的要求,風箏上的色彩要鮮明,對比要強烈,色塊要大。

動。

風箏是在飛行中觀賞的東西,雖有人把美麗的風箏當作裝飾品掛在房間里,但我認為

這不能做為我們考慮風箏藝術的出發點。飛是風箏的生命和靈魂,它真正的美是與飛緊密相連的。因此,我們考慮風箏的色彩時,必須首先從“飛”字出發。這樣,除去“遠”之外,就是“動”了。必須以飛行中的效果為出發點來設計色彩。這與遠效果的要求是統一的,也要求色彩鮮明,對比強烈,色塊大。

透光。

還是從“飛”字出發,風箏在空中,經常遇到光從背面射來的情況。這時,不同顏料、不同材料的風箏就有不同的透光效果。處理得好,可以增加風箏的美。處理不好,就很難看。

有一次,我在法國的南特市,碰到了幾位年輕的風箏愛好者,其中一位女士拿著一個用舊報紙作的風箏,開始我不以為然。當她把這風箏放上去以后,正好是逆光,報紙基本上成了黑色。原來她在報紙上挖了兩個洞,糊上桔*的玻璃紙,這時這兩個地方就像兩個眼睛,放出美麗的光彩,動人極了!這件事使我久久不能忘懷,深感到在風箏的美術處理中,應很好地利用自然透光的效果。

為了達到透光效果,必須選用鮮明、大塊對比強烈的透明顏色。中國傳統方法繪制風

箏時使用“品色”的原因之一,就是取其透光性好的優點。

以天空為背景。

飛行著的風箏,是以天空為背景的,在考慮風箏的色彩時,不能忘記這個因素。

中國傳統的風箏“黑鍋底”,只有黑白兩色,但放到天空中十分醒目。還有穿著紅袍的鐘尷,黑色膀窩里鑲嵌著大紅蛻幅的“瘦沙燕”等等,它們在藍色的天空中飛行時顯得格外鮮艷奪目。但天藍、灰藍等色彩,在風箏上就很少應用,因為放上天空很不明顯,飛得遠些就看不見了。

(2)中國風箏用色的基本原則:傳統的中國風箏幾乎只使用品紅、槐黃、品綠和“鍋煙子”(黑色),這四種顏色。但畫出來的風箏卻琳瑯滿目,絢麗多彩。這就是風箏制作者巧妙地運用色彩的結果。他們用色的基本原則是:鮮艷、對比強烈、色塊大。

品紅、品綠、槐黃和黑,這兒種顏色大部分都很鮮艷,它們之間的對比是較強烈的,再加上黑、白線條的運用,就可以更加強對比的效果。大色塊的處理有兩種方法:一是直接使用大色塊;二是把一些同樣的小色塊加在一起,從遠處看就是一個大色塊。這幾種顏色在藍天上都很鮮明,只是對綠色的應用要稍加注意,最好不用綠色與藍天直接相接,而是給它加繪上其它顏色的邊框,使輪廓更加突出。

除上述的美化問題之外,“繪”藝中還包括:

色、底、描、染、修五個方面,現分述于后。

二、顏色

現在制作風箏有很多顏色可供選擇,因此,大家都沒有把解決顏色問題看得很重要。

但是,過去沒有這么多價廉的化學染料和機制顏料,風箏作坊里所使用的顏色有很多是自

己制作的,它們不只價廉,而且物美——色艷而耐久。在此筆者想借本書的一點篇幅,把以前老藝人傳下來的幾種顏料制配法介紹給大家,一來可以幫助了解歷史背景,二來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也許還有一定的用處。

1.取黑煙子法:

以前繪風箏時,黑色不用墨,而用鍋煙于。因為用鍋煙子制的黑色,不但自取臼用很少花錢,而且黑色濃重烏黑不透明,這是墨所達不到的。用茅草、木柴做飯,日久鍋底必積滿厚厚的一層黑煙。用管帚輕輕掃下(切不可用鐵器刮),再兌人事先熬好的牛皮膠水,調勻后放在溫火上熬熟,再用水解勻,放在杯內,等雜質下沉后,漂其上面的凈膘即可使用。木板印刷所用的黑色不用膠兌,而用淀粉煮成稀粥狀,然后下鍋煙于攪勻,即可刷版。用這種黑色印畫,即不粘紙,又不掉色。

2.煎胭脂法:

先將采得的紫草梗(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呈橢圓形互生,葉面粗糙,夏天開小白花,其根皮紫色,干后可用)杵碎,去其木梗,每50克可得約35克,加上葉子七八片,用雪水放在砂鍋里煮開后,用文火輕煮到紫梗軟,撈起按碎,再熬至六七次發出氣泡為止,然后將紫汁滴在瓷碗內,濾去渣滓,再放火上熬于,則成紫膏。

3.煎槐黃花法:

將槐樹花去梗曬開,加石灰在鍋中炒碎,再將煎好的礬水倒入鍋中,用棒攪出黃水汁(此汁可用來配制其他顏色),剩下的粉質*可加姣或漿糊繪制風箏用。

4.制藍靛法:

采藍靛草(又名寥藍)放人缸中,加水漚漬,待發酵后,加石灰用木棒攪爛,成靛水,再濾去雜質,制成膏狀稱“花青”或“靛青”。這些“膏”用時加水溶開即可使用。

5.三綠:

先用乳缽將色研細,或用手蘸水捻細,然后加稀膠水,膠不可濃,濃則不嬌艷。用時取表層細膘,底下沉色可再研制。中國傳統制色法只舉以上5例可見一斑,現將合膠礬法記下,供讀者參考。

6.合膠礬法:

將白礬研成細粉,用開水沖成礬水,澄清去碴,將好膠入鍋熬化,用水沖稀,倒人礬水中,用舌試嘗,如味太澀則是礬多膠少,如味淡則是礬少膠多,*其味發酸則正好。夏天用要礬多些,冬天則礬少些。若中國市場上可以買到化學染料以后,繪風箏就多用“品色”了。這是一類水溶性的染料,能完全溶于水,沒有不溶的顆粒,因此使用這些顏料可以不加膠,所以在一些紙上涂刷以后,干燥時并不收縮,重量增加極少,而且透明度高,透光性更好。用品色繪的風箏逆光時格外鮮艷明麗,是其他不溶性顏料所無法比擬的。常用的品色有品紅(大紅)、品綠、槐黃、湖藍、青蓮、玫瑰精(紫紅色)、酸性桃紅、堿性橙黃等。“品色”的缺點是有幾種顏色(如黃、綠等)耐久力差,時間一長會褪色。

現在有了更好的透明色,那就是給水彩色加色的“彩色墨水”,如北京制筆零件二廠生產的三環牌彩色墨水,十二色一盒。它的鮮艷程度不亞于“品色”,但耐久力比一般品色強得多。但價格也比品色高多了。此外國畫色,水彩色,水粉色,丙烯色在繪制風箏時都可使用,只是最好不大面積使用。黑色除墨和鍋煙外,還可用碳素墨水等。對于用尼龍綢,錦絲綢,無紡布,塑料膜和其他新材料制作蒙面的風箏,美化時所用的色彩也有新的要求,例,。用丙烯顏色和塑料油墨可以用在這些材料上。此外在尼龍綢和錦絲綢上還可以用印染的方法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三、底的處理

有很多風箏在繪畫之前,要先上底色,這節就講底色的處理。例如制作靖蜒或蟬風箏的翼在繪制紋理之前,就必須先上底色。紅靖蜒用紅底色,綠靖蜒用綠底色,蟬一般用黃底色。

這種底色一般在未糊之前上好。因底色上大面積著色,要求均勻或漸變,往往先把紙

或礬絹鋪在桌面上,在表面先用板刷刷上一層水,使其濕潤后,再用板刷均勻地涂上透明

色,等稍晾一會,還未完全干時再刷一次,直到適度為止。待完全干后用熨斗熨平。如果沒有漸變色的要求,則可用染色的辦法處理底色。把溶好的色放入平盤中(如洗照片用的平盤)把紙或絹裁成小于平盤的寬度,用手拿紙(或絹)一端的兩角,使它浸入色水中,然后沿盤邊輕輕拉用,則紙被全部浸濕著色,等全張紙都拉出色水以后便輕輕地把紙掛在事先準備好的繩子上,像晾曬被單一樣,待干后熨平便可使用了。如能買到事先染好的彩紙、彩絹也可直接使用,不用自己染了。

四、描線

準備好有底色或無底色的蒙面材料以后,就可以開始繪畫了。畫前先要在白紙上用墨線繪好1/1 的“大樣”,各細部花紋都要繪出,只是不用上色。把準備好的蒙面材料鋪在“大樣”上,用毛筆勾出全部線條來,根據圖案的要求,有黑邊的全用墨線勾出,大黑面用墨染好,個別圖案是白邊或色邊的用白粉或顏色勾出。對于描線的要求是:準確,均勻,流暢,對稱。

五、染色

指著色。對于沒有礬過的“生紙”、“生絹”在勾畫的圖案上著色之前,先要在著色部分用筆上一遍膠礬水,待干后再上色。凡較大面積地著色,盡量多選用透明水色,小面積著色可用不透明的顏色。如在特殊情況下,要大面積地著不透明顏色時,一定不可上得太濃,太厚,否則會引起蒙面的局部僵硬或局部抽縮,使整個蒙面無法使用。

六、修飾

指染完色以后的修飾和勾勒方法與繪畫同,這里就不詳述了。

七、糊與繪的先后

最后要提及的是“糊”與“繪”的先后問題。繪制中國風箏主要有三種不同的方法:

1.先糊后繪:

這是民間藝人的傳統做法之一。他們先用白紙糊在風箏骨架上,然后用調過膠的鍋

煙,直接往風箏上繪畫黑色的部分。圖譜都是在他們頭腦里想好的,不用事先打底稿。待黑色干后,再用色筆在適當的地方涂色。最后適當地修飾一下,風箏便繪好了。這種繪制像繪制民間粗瓷上的花紋一樣,要有熟練的技巧。繪制出來的紋樣滯灑奔放,是中國民間風箏的精品,可惜現在流傳下來的已經不多了。

2.先印再糊,最后填色:

為了便于大批生產,中國風箏藝人把風箏的繪制方法與民間木板年畫的制作相結合,形成了這種先用木板印出黑色條紋,再糊在風箏骨架上,最后用人工填色或勾出幾條最見筆鋒的線條的方法。這種方法廣泛地用于大批生產的民間風箏上。如天津楊柳青、山東柏家埠的風箏都是這樣繪制的。

3.先繪后糊:

這是單件生產,制作精細的風箏可用的方法。近年來,中國的風箏愛好者和國內生產風箏的廠家,大都使用這種方法繪制風箏。繪制的步驟如下:

(1)準備好風箏蒙面的展開圖,并把設計好的紋祥用墨線畫在上面。

(2)裁好蒙面紙(或絹等),放在展開圖上,用鉛筆把紋樣勾描下來/

(3)根據紋樣和顏色,分先后在蒙面紙上涂色,勾線和精繪。顏色干后,用熨斗熨平。

(4)把蒙面紙仔細地蒙在風箏骨架上。這里要特別注意接口部分的紋樣,要拼準、對齊。

(5)最后修飾。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木棉花的功效與作用 史萊姆的做法 菠蘿和鳳梨有哪些區別 蜂蜜水怎么喝才對 不倒翁的做法是什么 桂圓和龍眼有哪些區別 三階魔方教程詳解 煮玉米需要多長時間 繡球花有毒嗎 五谷雜糧分為哪些 口罩怎么戴正確 狗狗安樂死過程痛不痛 怎么調反光鏡 貓咪什時候才能絕育 緬因貓可以拉出去溜嗎 亞歷山大鸚鵡的壽命有多長 貓吐黃粘液的原因是什么 汽車檔位示意圖及操作方法圖解 手機上應該怎么查駕照分 英短一般要多長時間才認主人 鞋帶蝴蝶結怎么系 亞鹽是什么 萬圣節是幾月幾日 職務侵占罪的立案有什么標準 孢子是什么 大閘蟹需要蒸多久 重陽節有什么習俗 孟姜女的故事 月季有哪些扦插方法 桃樹一般怎么修剪 羊肚菌種植技術 櫻桃樹大概幾年能結果 紀曉嵐是什么人 取保候審申請書怎么寫 讀書推薦:《重返狼群》 讀書推薦:《呼蘭河傳》 讀書推薦:《安娜·卡列尼娜》 讀書推薦:《我與地壇》 退休工資怎么算 讀書推薦:《親愛的安德烈》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久久片 |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 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的网站 | 欧美日韩另类综合 | 日日天天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欧美一级成人影院免费的 | 久久成人a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 日韩毛片在线 | 亚洲黄色高清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七页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 亚洲 欧美 日韩 小说 另类 |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欧美成人免费xxx大片 | 日韩 欧美 亚洲 |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本综合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 国产高清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久久国产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 亚洲va欧美ⅴa国产va影院 |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国产色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麻豆 |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久久成人影 |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va在线 | 国产手机在线国内精品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美女牲交视频一级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永久牛牛 | 么公又大又硬又粗又爽的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