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體內,存在著一類能推動新陳代謝、促使一切與生命有關的化學反應順利進行的物質,這種物質就是酶。酶有一個十分龐大的家族,目前已知的酶約有2000多種,而人體中就含有700多種,遍布在人的口腔、胃腸道、胰腺、肝臟、肌肉和皮膚里.人的一生當中
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活性和高度選擇性的特殊有機物,其中絕大部分酶是蛋白質,而一小部分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這樣的RNA也被視為一種酶。我們日常生活中聽說得多一點的可能就是肝細胞中的幾種轉氨酶,以及解酒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
果膠酶 果膠酶主要是由果膠裂解酶、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膠酸鹽裂解酶和果膠酯酶組成。果膠物質是高度酯化的聚半乳糖醛酸。果膠酶作用于果膠物質時,果膠裂解酶、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膠酸鹽裂解酶直接作用于果膠聚合物分子鏈內部的配糖鍵上,而果膠
酶的分類
對于蛋白質類的酶,我們按其組成的不同,通常將它們分為單純蛋白質和結合蛋白質兩大類。例如,大多數水解酶是單純由蛋白質組成的酶; 而像黃素單核苷酸酶,則是由酶蛋白和輔助因子組成的結合蛋白酶。結合蛋白質中的酶蛋白為蛋白質部分,輔助因子為非蛋白質部分,兩者結合成全酶,只有全酶才有催化活性。而如果按參與反應的性質,又可以把酶分為氧化還原酶類、轉移酶類、水解酶類、裂合酶類、異構酶類和合成酶類。
你可以把酶理解成一臺只有一個蛋白質分子的非常小的用來控制化學反應的機器。酶的工作基本上就是拼裝或者拆解其它分子,和機器拼裝或者拆解東西很像。
酶的研究史
1773年,意大利科學家斯帕蘭扎尼設計了一個實驗:將肉塊放入小的金屬籠中,然后讓鷹吞下去。過一段時間他將小籠取出,發現肉塊消失了。于是,他推斷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塊的物質,但他并不清楚到底是什么。
酶的命名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根據酶的來源(這種無法通過名稱對應物質),一種是酶的底物(這種可以)。 然后如何區分,酶是識別特征的某種或某類化學鍵然后使其斷裂,而不是識別某種物質,只要該種物質有這類化學鍵都能進行反應。所以第二種可以
1833年,法國的培安和培洛里將磨碎麥芽的液體作用于淀粉,結果發現淀粉被分解,于是他們將這個分解淀粉的物質命名為Diastase,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淀粉酶。后來,Diastase在法國成為用來表示所有酶的名稱。
酶大多是蛋白質,少數為RNA;抗體是蛋白質. 都是生物大分子, 都是含量少作用大的高效性物質.不是細胞的結構物質,但都是由細胞合成的.
1836年,德國科學家施旺從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質的物質,開始解開消化之謎。
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大分子物質。 酶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質。 在酶的催化反應體系中,反應物分子被稱為底物,底物通過酶的催化轉化為另一種分子。幾乎所有的細胞活動進程都需要酶的參與,以提高效率。與其他非生
而“酶”這個名稱的使用,還是1872年由居尼所提出的。直到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們相繼提取出多種酶的蛋白質結晶,并指出,酶是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質。
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能減弱、抑制甚至破壞酶活性的物質稱為酶的抑制劑。它可降低酶促反應速度。酶的抑制劑有重金屬離子、一氧化碳、硫化氫、氫氰酸、氟化物、碘化乙酸、生物堿、染料、對-氯汞苯甲酸、二異丙基氟磷酸、乙二胺四乙酸、表面
而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切赫等人發現,少數的RNA也同樣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⑶菠蘿蛋白酶: 是一種蛋白質水解酶(異性蛋白)。提煉出來以后有很強的分解纖維蛋白和血凝塊的作用,所以在醫療上有用。菠蘿中的少量菠蘿蛋白酶吃到胃里后就被胃液分解破壞。但是有少數人對這種酶有過敏反應。吃后15分鐘到1小時左右出現劇烈腹痛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血液中含有什么酶 什么物質
抗凝酶,是蛋白質
酶的抑制作用是什么?引起抑制作用的物質稱什么?
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能減弱、抑制甚至破壞酶活性的物質稱為酶的抑制劑。它可降低酶促反應速度。酶的抑制劑有重金屬離子、一氧化碳、硫化氫、氫氰酸、氟化物、碘化乙酸、生物堿、染料、對-氯汞苯甲酸、二異丙基氟磷酸、乙二胺四乙酸、表面活性劑等。對酶促反應的抑制可分為競爭性抑制和非競爭性抑制。與底物結構類似的物質爭先與酶的活性中心結合,從而降低酶促反應速度,這種作用稱為競爭性抑制。競爭性抑制是可逆性抑制,通過增加底物濃度最終可解除抑制,恢復酶的活性。與底物結構類似的物質稱為競爭性抑制劑。抑制劑與酶活性中心以外的位點結合后,底物仍可與酶活性中心結合,但酶不顯示活性,這種作用稱為非競爭性抑制。非競爭性抑制是不可逆的,增加底物濃度并不能解除對酶活性的抑制。與酶活性中心以外的位點結合的抑制劑,稱為非競爭性抑制劑。有的物質既可作為一種酶的抑制劑,又可作為另一種酶的激活劑
菠蘿中的“酶”可以消化什么物質?
⑶菠蘿蛋白酶: 是一種蛋白質水解酶(異性蛋白)。提煉出來以后有很強的分解纖維蛋白和血凝塊的作用,所以在醫療上有用。菠蘿中的少量菠蘿蛋白酶吃到胃里后就被胃液分解破壞。但是有少數人對這種酶有過敏反應。吃后15分鐘到1小時左右出現劇烈腹痛、惡心、嘔吐、腹瀉,四肢潮紅、蕁麻疹,頭痛、頭暈、口舌發麻等癥狀。嚴重的還會發生呼吸困難、神志模糊、休克,危及生命。 因此,鮮菠蘿最好不要直接食用,安全的方法是將菠蘿切塊,然后浸在鹽水中半小時后食用。這樣一來可去除以上三種危險物質,二來增加口感,酸酸甜甜的更加爽口喲,不妨一試。
植物體的酶抑制物質是什么?
大多數病原真菌和細菌能分泌一系列水解酶,滲入寄主組織,分解植物大分子物質,當這類水解酶被抑制,就可能延緩或阻止病程發展。植物體內的某些酚類、單寧是蛋白質水解酶的抑制劑,可能與抗病性有關。例如,在單寧含量較高的葡萄幼果果皮中,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被抑制,侵染中斷。在甘薯組織中還發現了一種水溶性蛋白質,可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該酶是病原真菌降解寄主細胞壁的一種關鍵酶類。
什么是脂肪酶
脂肪酶學名是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能夠催化油脂發生水解反應,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等物質。脂肪酶是酶類的一種,其本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物質。脂肪酶有其專一性,只對一種脂肪起作用,不同結構的脂肪酶對應不同的油脂類物質,是人體和生物體代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酶類。有了脂肪酶,人體和生物體攝入的油脂類物質才能被腸道吸收。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