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華,亦作“ 水石清華”。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形容園林里池水花木清幽美麗。木:樹木。清華:清幽美麗。 又在南城外建造一座更大的花園,引三里河的水流進園中,真是~,入其園如置身江南勝地。 出處:東晉謝混《游西池》:“惠風(fēng)蕩繁囿,白
水木清華這個成語原指清華大學(xué)的一處景觀,意思是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也是指形容園林里池水花木清幽美麗。
水木清華是清華園內(nèi)最引人入勝的一處勝景,地處工字廳后門外。四時變幻的林山,環(huán)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正額“水木清華”四字,莊美挺秀。“水木清華”四字,出自晉人謝混詩:“惠風(fēng)蕩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順蘭止,水木
這個成語出自東晉謝混的《游西池》,《游西池》中記載:“惠風(fēng)蕩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翻譯成白話文是和風(fēng)吹拂,輕搖著苑囿中繁茂的草木,白云如絮,屯聚在層巒深處。一片清新,一片幽麗。游覽中,不覺天色漸晚,在夕陽斜照之下,飛鳥歸巢,鳴叫著歡聚枝頭。此刻,落日的余暉流灑在池面樹梢,水含清光,樹現(xiàn)秀色,水木清華,西池的傍晚更加迷人。
“水木清華”的意思是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 水木清華[ shuǐ mù qīng huá ] 一、出處: 出自東晉謝混《游西池》:“惠風(fēng)蕩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二、近義詞:山清水秀,湖光山色。 三、反義詞:窮山惡水、烏煙瘴氣。 四、例
我們通常在使用的時候直接用作他的原意,不可以用來形容人。我們可以造句為:這個花園雖然不大,但曲水長流,環(huán)抱著翠柏修竹,卻顯得水木清華,很是玲瓏可愛。
“水木清華”意為園林的花木池水十分幽美; “清揚婉兮”意為眉清目秀好模樣,形容女子長得漂亮。 水木清華出自西晉詩人謝琨《游西池》 悟彼蟋蟀唱,信此勞者歌.有來豈不疾,良游常蹉跎.逍遙越城肆,愿言屢經(jīng)過.回阡被陵闕,高臺眺飛霞.惠風(fēng)蕩繁囿,白云
水木清華的近義詞是山明水秀。“水木清華”和“山明水秀”這個兩個成語都用來形容景色美麗。但“水木清華”更側(cè)重于形容園林景色秀麗,而“山明水秀”則更側(cè)重于大范圍的景色秀麗。
水木清華出自西晉詩人謝琨《游西池》“蓮池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意為園林的花木池水十分幽美。 婉兮清揚出自《詩經(jīng)·鄭風(fēng)·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
擴展閱讀,以下內(nèi)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水木清華成語是什么意思
水木清華,亦作“ 水石清華”。
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
出處:《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示例:《宋書·隱逸傳論》:“且嚴壑閑遠,水石清華,雖復(fù)崇門八襲,高城萬雉,莫不蓄壤開泉,髣髴林澤。”
清華大學(xué)的清華是什么意思,怎么來的?
因為它坐落在清華園里
“清華大學(xué)”的來歷
中外聞名的清華大學(xué)所在地原為清代的皇家園林——清華園,故名。
這“清華園”之名,乃清代咸豐皇帝所賜。清華園原址為清康熙年間所建的熙春園的一部分。道光年間,熙春園被分成東西兩個園子,西邊的園子起名為“近春園”;東邊的園子仍名為“熙春園”。咸豐登基之后,就將東邊的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了。
今“清華園”工字廳后面的匾額題“水木清華”四字,兩旁有對聯(lián)一副曰: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在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這“水木清華”四字典出晉謝叔源的《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這“湛”為澄清之意。因工
字廳后有池,故有謝氏詩句,題為“水木清華”。
1910年,用庚子賠款建造的“清華學(xué)堂”,即位于清華園內(nèi),這就是清華大學(xué)的前身
清華大學(xué)的“清華”兩字是什么意思?
清華大學(xué)的這個“清”字看起來真不舒服,而且清華的十六字校訓(xùn)被砍掉后面八個字了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精神,自由思想。” 變成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現(xiàn)在的清華也就是教學(xué)水平一流,設(shè)備一流而已,沒什么精神可說了! 至少不像北大副校長說的那樣,北大學(xué)子遇見老人跌倒要去扶,被訛了、北大出錢!
水木清華什么意思
1、水木清華,亦作“ 水石清華”。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
2、語本 晉 謝混 《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宋書·隱逸傳論》:“且嚴壑閑遠,水石清華,雖復(fù)崇門八襲,高城萬雉,莫不蓄壤開泉,髣髴林澤。”
謝混的《游西池》里"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是什么意思?怎么翻譯啊?
意思是:
游覽中,不覺天色漸晚,在夕陽斜照之下,飛鳥歸巢,鳴叫著歡聚枝頭。此刻,落日的余暉流灑在池面樹梢,水含清光,樹現(xiàn)秀色,水清木華,西池的傍晚更加迷人。
一、原文
悟彼蟋蟀唱,信此勞者歌。
有來豈不疾,良游常蹉跎。
逍遙越城肆,愿言屢經(jīng)過。
回阡被陵闕,高臺眺飛霞。
惠風(fēng)蕩繁囿,白云屯曾阿。
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褰裳順蘭沚,徙倚引芳柯。
美人愆歲月,遲暮獨如何?
無為牽所思,南榮戒其多。
二、譯文
明白了《詩經(jīng)·唐風(fēng)·蟋蟀》的意思也弄懂了《詩·小雅·伐木》是勞動者的歌。
可是歲月往來倏忽美景良游常因不得其時而錯過,這一回終于沒有錯過了!
我們在大街上逍遙而過直奔西池,還真希望這樣的日子能常有啊!
在紆回的西池路上有高陵城闕,在望高臺之上則可遠眺飛霞。
和風(fēng)吹拂,輕搖著苑囿中繁茂的草木,白云如絮,屯聚在層巒深處。一片清新,一片幽麗。
游覽中,不覺天色漸晚,在夕陽斜照之下,飛鳥歸巢,鳴叫著歡聚枝頭。此刻,落日的余暉流灑在池面樹梢,水含清光,樹現(xiàn)秀色,水清木華,西池的傍晚更加迷人。
沿著生滿香草的小洲提起衣襟涉水而過,手攀芳林枝條細細把玩讓人留戀徘徊。
日月不居青春難駐不知錯過了多少良游機緣,而今垂垂老矣面對暮年暮景該當(dāng)如何呢?
不要汲汲于功名利祿攖于世網(wǎng)自受其害啊。老子的門徒庚桑楚已經(jīng)教導(dǎo)他的學(xué)生南榮趎過很多這樣的話了。
三、出處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游西池》
擴展資料
一、創(chuàng)作背景
《游西池》是東晉玄言詩人謝混存世不多的詩作之一。本詩通過寫景抒發(fā)了時光易逝,人生短暫的玄言義理,又側(cè)重于對景物的精微摹狀,既華綺又清新,采用的是五言語體。謝混在東晉詩壇具有承前啟后的特殊地位,本詩也正顯示了東晉玄言詩到山水詩過渡的特點,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二、作品賞析
從這首詩也可見出他在玄風(fēng)彌漫詩壇的情況下,為開拓新路,變革詩風(fēng)所作出的努力,頗能令人一新耳目。
謝混的《游西池》,集中力量刻畫山水景物的詩篇,才開始給玄言氣氛籠罩著的士族詩壇帶來了一點新鮮的空氣,沖散了長期來講玄理的文辭,使虛浮的玄音漸趨淡薄。
三、作者簡介
謝混 (?—412)東晉陳郡人,字叔源,小字益壽。謝安孫。孝武帝婿。少有美譽,善屬文。襲父爵。累遷中書令、尚書左仆射。坐黨劉毅,為劉裕所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游西池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