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前340年-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國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新考古發現可能實際為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
屈原,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家,出生于楚國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
屈原(前339?~前278?)戰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郢都后,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于農歷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以身殉國。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人,周顯王二十九年(前340年)正月初七日,一說周顯王三十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生于楚國丹陽秭歸。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同時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屈原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人,周顯王二十九年(前340年)正月初七日,一說周顯王三十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生于楚國丹陽秭歸。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離》《九歌》《九章》《天問》等。《離》中記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我們大多數人再熟悉不過的名句了,屈原的千古名句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人奮發圖強。
屈原(前339?~前278?)戰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生平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楚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
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中的《國風》并稱“”,對后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家。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屈原是哪里人?
屈原出生地 :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秭歸縣)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人,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離*》中自云:“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出生于楚國丹陽(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內),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 他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唱的新時代。
他創立了楚辭,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吳起之后,在楚國另一個主張變法的*家就是屈原。他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后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是哪個國家的人?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楚國(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時期位于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是為中國歷史中的一部分,所以屈原是中國人。
屈原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
擴展資料
屈原出生于楚國貴族,和楚王一樣,羋姓,但楚王是熊氏。該姓出自黃帝顓頊系統的祝融氏;羋姓族群從商代遷徙至南方楚地,當傳到熊繹時,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陽(也就是現在湖北宜昌)。這就是屈原的故鄉。
春秋初期,約公元前七世紀,楚武王熊通的兒子被封在“屈”這個地方,叫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類似的,還有春秋時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戰國時代的昭氏和景氏。
昭、屈、景是楚國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夠從春秋前期一直延續到戰國后期,一直處于楚國的高層,這個家族可謂經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閭大夫,據說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務。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當時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國的關系,當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孫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國都曾擔任過要職。
到了屈原這一代,屈氏當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來被秦國俘虜的大將屈匄。據屈原《九章·惜誦》詩句“忽忘身之賤貧”,可知當時這個貴族家庭已經衰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屈原
屈原是哪里人氏?
屈原,湖北省秭歸縣人,楚威王元年(前339),出生在楚國一個破落了的舊貴族家庭。他的家族曾是楚國的貴族,其祖先與楚王同姓,因此他與楚正是同一始祖的子孫,這個始祖就是古代傳說中的高陽顓頊氏。
屈原是哪里人,官職相當于現在什么級別
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
屈原做過的官職主要有“左徒”和“三閭大夫”
“左徒”的職能今天沒有定論,學術界爭議很多,有學者認為相當于現在的外交部長。
“三閭大夫”一職,是戰國時楚國特設的官職,主要是主持宗廟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
——相當于宗教管理局和教育局的局長,是個清水衙門的閑差
屈原是春秋時代哪國人?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
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家,出生地楚國丹陽,湖北省宜昌市,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志,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屈原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離*》《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并稱“*”,對后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