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的種類: 1、安溪鐵觀音 產自福建安溪縣,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特征是:茶條卷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后湯色金黃濃艷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
烏龍茶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主產于中國的福建、臺灣、廣東。烏龍茶的品種花色眾多,皆以茶樹品種命名。烏龍品種采制的稱之為烏龍,水仙品種采制的成為水仙,鐵觀音品種采制的稱為鐵觀音。同一茶樹品種因生長地區不同質量大不一樣,所以在烏龍茶品種花色之前都冠以地區名稱加以區別。如烏龍茶有武夷烏龍、臺灣烏龍。水仙有武夷水仙、閩北水仙、閩南水仙等,鐵觀音有安溪鐵觀音和臺灣鐵觀音。
習慣上根據烏龍茶產區的不同將其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等。 大紅袍 鐵觀音 鳳凰單樅 凍頂烏龍 ①閩北烏龍:名茶有武夷水仙、大紅袍、白雞冠、水金龜、鐵羅漢、肉桂等。 ②閩南烏龍:名茶有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等、
主產地:福建、臺灣、廣東。
烏龍茶發酵程度在10%-70%之間,現在大部分的烏龍茶都在20%左右,臺灣的包種茶是10%,洞頂烏龍在25%,鐵觀音在50-60%之間,大紅袍、白毫烏龍、鳳凰單從是70%
命名:以茶樹品種命名。
高山烏龍茶,您是指臺灣的烏龍嗎? 高山烏龍茶葉是顆粒型的,清香濃香都有。 烏龍茶種類: 1、閩北烏龍 水仙、大紅袍、肉桂等。 2、閩南烏龍 鐵觀音、奇蘭、水仙、黃金桂等。 3、廣東烏龍 鳳凰單樅、鳳凰水仙、嶺頭單樅等。 4、臺灣烏龍 凍頂烏
品質:同一茶樹品種地區不同質量也不同。
1、綠茶:綠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屬于不發酵茶,在綠茶的制作過程中,沒有發酵這一工序。綠茶產量居我國幾大茶類之首,它在制作工藝上由于殺青和干燥方法不同,可以分為炒青綠茶,蒸青綠茶,烘青綠茶以及曬青綠茶。目前,我國的各個省份都有綠
特征:外形粗壯緊實、色澤靑褐油潤、花果香馥郁。
搜一下就有: 泡茶的程序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準備,第二階段是操作,第三階段是結束。 茶的沖泡要領有簡有繁,要根據具體情況,結合茶性而定。另各地由于飲茶嗜好、地點風習的不同,沖泡要領和程序會有一些差異。但不論泡茶技藝如何 變化,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烏龍茶的正確泡法,以及烏龍茶的等級分類
搜一下就有:
泡茶的程序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準備,第二階段是操作,第三階段是結束。 茶的沖泡要領有簡有繁,要根據具體情況,結合茶性而定。另各地由于飲茶嗜好、地點風習的不同,沖泡要領和程序會有一些差異。但不論泡茶技藝如何 變化,要沖泡任何一種茶,除了備茶、選水、燒水、配具之外,都共同遵守這樣的泡茶程序:
1.溫具 用熱水沖淋茶壺,包括壺嘴、壺蓋,同時燙淋茶杯。隨即將茶壺、茶杯瀝干。其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后溫度相對穩定,不使溫度過快下降,這對較粗老茶葉的沖泡,尤為主要。
2.置茶 按茶壺或茶杯的大小,用茶則置一定數量的茶葉入壺(杯)。如果用蓋碗泡茶,那么,泡好后可直接飲用,也可將茶湯倒入杯中飲用。
3.沖泡 置茶入壺(杯)后,按照茶與水的比例,將開水沖入壺中。沖水時,除烏龍茶沖水須溢出壺口、壺嘴外,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為宜。如果運用玻璃杯或白瓷杯沖泡注重賞析的細嫩名茶,沖水也以七八分滿為度。沖水時,在民間常用“鳳凰三點頭”之法,即將水壺下傾上提三次,其意一是表示主人向賓客點頭,歡迎致意;二是可使茶葉和茶水上下翻動,使茶湯濃度一致。
4.奉茶 奉茶時,主人要面帶笑容,最好用茶盤托著送給客人。如果直接用茶杯奉茶,放置客人處,手指并攏伸出,以示敬意。從客人側面奉茶,若左側奉茶,則用左手端杯,右手做請茶用茶姿勢;若右側奉茶,則用右手端杯,左手作請茶姿勢。這時,客人可右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攏彎曲,輕輕敲打桌面,或微微點頭,以表謝意。
5.賞茶 如果飲的是高級名茶,那么,茶葉一經沖泡后,不可急于飲茶,應先觀色察形,接著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賞味時,應讓茶湯從舌尖沿舌兩側流到舌根,再回到舌頭,如此反復二三次,以留下茶湯清香甘甜的回味。 6.續水 一般當已飲去 2/3(杯)的茶湯時,就應續水入壺(杯)。一到茶水全部飲盡時再續水,那么,續水后的茶湯就會淡而無味。續水通常二三次就足夠了。如果還想繼續飲茶,那么,應該重新沖泡。
茶的種類有多少種?
茶的種類大概可以分為8種。
1.綠茶: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熱鍋里炒制,以保持其綠色的特點。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全國18個產茶省(區)都生產綠茶。我國綠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數萬噸,占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70%左右。我國傳統綠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
2. 紅茶 :紅茶與綠茶恰恰相反,是一種全發酵茶(發酵程度大于80%)。紅茶的名字得自其湯色紅。名貴品種有:祁紅、滇紅、英紅。
3. 黑茶:黑茶原來主要銷往邊區,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種。普洱茶是在已經制好的綠茶上澆上水,再經過發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減肥和降血壓的功效,在東南亞和日本很普及。不過真要說減肥,效果最顯著的還是烏龍茶。
4. 烏龍茶 :烏龍茶也就是青茶,是一類介于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烏龍茶在六大類茶中工藝最復雜費時,泡法也最講究,所以喝烏龍茶也被人稱為喝工夫茶。名貴品種有:武夷巖茶、鐵觀音、鳳凰單叢、臺灣烏龍茶。
5. 黃茶 :著名的君山銀針茶就屬于黃茶,黃茶的制法有點像綠茶,不過中間需要悶黃三天。黃茶----在制茶過程中,經過悶堆渥黃,因而形成黃葉、黃湯。分“黃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銀芽、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安徽霍山的霍內芽)、“黃小茶”(包括湖南岳陽的北港在、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湖北遠安的鹿苑)、“黃大茶”(包括的大葉青、安徽的霍山黃大茶)三類。
6. 白茶:白茶則基本上就是靠日曬制成的。白茶和黃茶的外形、香氣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名貴品種有:白豪銀針茶、白牡丹茶 。白茶----是我國的特產。它加工時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曬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白茶主要產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幾種。
7.藥茶----將藥物與茶葉配伍,制成藥茶,以發揮和加強藥物的功效,利于藥物的溶解,增加香氣,調和藥味。這種茶的種類很多,如“午時茶”、“姜茶散”、“益壽茶”、“減肥茶”等。
8.花茶----這是一種比較稀有的茶葉花色品種。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種產品,在我國很受喜歡。一般是用綠茶做茶坯,少數也有用紅茶或烏龍茶做茶坯的。它根據茶葉容易吸收異味的特點,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化品種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幾種,以茉莉花最多。
茶,(學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上面發亮,下面*或初時有柔毛,邊緣有鋸齒,葉柄*。花白色,花柄有時稍長;萼片闊卵形至圓形,*,宿存;花瓣闊卵形,基部略連合,背面*,有時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種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請問綠茶、紅茶和烏龍茶是依據什么區分的?
茶葉的基本類別
根據制造方法不同和品質上的差異,一般將茶葉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和黑茶六大基本類型。
綠茶
綠茶是歷史上最早的茶類,為不發酵茶。以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制成的,以其清湯綠茶的品質特征而得名。
烏龍茶
烏龍茶,又稱青茶,為半發酵茶。其中以鐵觀音最為著名。
紅茶
紅茶為全發酵茶。以適宜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萎雕、揉捻、發酵、干燥等工藝精制而成,以紅湯紅葉而得名。
黃茶
黃茶是中國特有茶類之一,屬后發酵茶類,以黃湯黃葉而得名。
白茶
白茶,屬輕微發酵茶,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黑茶
黑茶為后發酵,基本工藝流程是殺、揉捻、渥堆、干燥。黑茶一般原料較粗老,加之制造過程中往往堆積發酵時間較長,因而葉色油黑或黑褐,故稱黑茶。
茶葉一共有幾種類?
茶葉一共有6種類,分別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
一、綠茶: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蒸青綠茶。
1、炒青綠茶分為:眉茶、珠茶、細嫩炒青、大方、碧螺春、雨花茶、甘露、松針等。
2、烘青綠茶分為:普通烘青、細嫩烘青等。
3、曬青綠茶分為:川青、滇青、陜青等。
4、蒸青綠茶分為:煎茶、玉露等。
二、紅茶: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 。
1、小種紅茶包括:正山小種、煙小種。
2、工夫紅茶包括:川紅(金甘露、紅甘露等)、祁紅、滇紅、閩紅(金駿眉等)等。
3、紅碎茶包括:葉茶、碎茶、片茶、末茶。
三、烏龍茶: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
1、閩北烏龍(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半天腰、奇蘭、八仙等,還有些建甌建陽等地產的茶,如矮腳烏龍等)
2、閩南烏龍(鐵觀音、奇蘭、水仙、黃金桂等,這里的水仙和奇蘭主要是指主地的不同,同一種茶地在不同的產地產的茶)
3、廣東烏龍(鳳凰單樅、鳳凰水仙、嶺頭單樅等)
4、臺灣烏龍(凍頂烏龍,包種等,前兩年流行的那個叫東方美人的也是這種)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青心烏龍茶,阿里山極品金萱茶等)
四、白茶:白芽茶、白葉茶。
1、白芽茶,主要是指銀針等。
2、白葉茶,主要是指白牡丹、貢眉等。
五、黃茶: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
1、黃芽茶:包括蒙頂黃芽、君山銀針等。
2、黃小茶:包括北港毛尖、溈山毛尖、溫州黃湯等。
3、黃大茶:包括霍山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
六、黑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滇桂黑茶、陜西黑茶。
1、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2、湖北老青茶(蒲圻老青茶等)
3、四川邊茶(南路邊茶和西路邊茶等)
4、滇桂黑茶(六堡茶等)
5、陜西黑茶(涇渭茯茶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茶葉
綠茶、紅茶、烏龍茶是按照什么標準進行分類的?
茶葉的分類
1.以色澤(或制作工藝)分類:
茶類名 制作特色 代表產品
綠茶 不發酵的茶(發酵度為零) 龍井茶,碧螺春
黃茶 徽發酵的茶(發酵度為10-20m) 白牡丹,白毫銀針,安吉白榮
白茶 輕度發酵的茶(發酵度為20-30m) 君山銀針
青茶 半發酵的茶(發酵度為30-60m) 鐵觀音,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
紅茶 全發酵的茶(發酵度為80-90m) 祁門紅茶,荔枝紅茶
黑茶 后發酵的茶(發酵度為100m) 六堡茶,普洱茶
2.以季節分類:
①春茶----是指當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葉。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樹經過了半年冬季的修養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②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葉夏季天氣炎熱,茶樹新的梢芽葉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等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香氣多不如春茶強烈,由于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葉增加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
③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葉。秋季氣候條件介于春夏之間,茶樹經春夏二季生長、新梢芽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片大小不一,葉底發脆,葉色發黃,滋味和香氣顯得比較平和。
④冬茶----大約在10月下旬開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氣候逐漸轉冷后生長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長緩慢,內含物質逐漸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氣濃烈。
3、按其生長環境來分:
①平地茶----茶芽葉較小,葉底堅薄,葉張平展,葉色黃綠欠光潤。加工后的茶葉條索較細瘦,骨身輕,香氣低,滋味淡。
②高山茶----由于環境適合茶樹喜溫、喜濕、耐陰的習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說法。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環境的獨特特點,從氣溫、降雨量、濕度、土壤到山上生長的樹木,這些環境對茶樹以及茶芽的生長都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高山茶與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葉肥碩,顏色綠,茸毛多。加工后之茶葉,條索緊結,肥碩。白毫顯露,香氣濃郁且耐沖泡。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