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久久精品_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_激情小说综合网_欧美一级二级视频_午夜av电影_日本久久精品视频

視頻1 視頻21 視頻41 視頻61 視頻文章1 視頻文章21 視頻文章41 視頻文章61 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 推薦39 推薦41 推薦43 推薦45 推薦47 推薦49 關鍵詞1 關鍵詞101 關鍵詞201 關鍵詞301 關鍵詞401 關鍵詞501 關鍵詞601 關鍵詞701 關鍵詞801 關鍵詞901 關鍵詞1001 關鍵詞1101 關鍵詞1201 關鍵詞1301 關鍵詞1401 關鍵詞1501 關鍵詞1601 關鍵詞1701 關鍵詞1801 關鍵詞1901 視頻擴展1 視頻擴展6 視頻擴展11 視頻擴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資訊1 資訊501 資訊1001 資訊1501 標簽1 標簽501 標簽1001 關鍵詞1 關鍵詞501 關鍵詞1001 關鍵詞1501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手機 - 正文

韓信的故事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0-03-16 03:20:23
導讀韓信的故事,韓信小時候家境特別貧苦,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于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1、我們都聽說過韓信用兵如神,那么韓信是什么人呢?韓信一生故事很多,若是一一從頭道來,太麻煩,太多了,簡單概括吧。少時隨哥哥,嫂子早開

韓信小時候家境特別貧苦,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于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

1、我們都聽說過韓信用兵如神,那么韓信是什么人呢?

韓信一生故事很多,若是一一從頭道來,太麻煩,太多了,簡單概括吧。少時隨哥哥,嫂子早開飯,后遇漂母,胯下之辱,投奔項羽,棄項跟劉,蕭何月下追韓信,拜大將軍,假齊王,十面埋伏,淮陰侯,未央宮遇害。都有故事可講埃

韓信,淮陰人(今江蘇淮安淮陰區),西漢的開國功臣。他是中國歷史上杰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并列為漢初三杰,與彭越、英布并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韓信,淮陰(今淮安市淮陰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杰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并列為漢初三杰,與彭越、英布并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韓信的故事有: 一飯之恩 出身平民的韓信,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無經商謀生之道,靠去別人家蹭飯度日,

韓信早年家貧,常寄人籬下,靠別人施舍飯吃。秦末參加反秦斗爭,先投奔項羽,后加入劉邦陣營,未得到重用。后來蕭何發現了他,向劉邦保舉韓信,于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劉邦采納了這一建議,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關中。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

1、胯下之辱 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 施舍,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 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

2、能說說和韓信有關的軼事典故嗎?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一次,韓信將1500名將士與楚王大將李鋒交戰。苦戰一場,楚軍不敵,敗退回營,漢軍也死傷四五百人,于是韓信整頓兵馬也返回大本營。當行至一山坡,忽有后軍來報,說有楚軍騎兵追來。只見遠方塵土飛揚,殺聲震天。 漢軍本來已

相傳,風箏的發明人是大軍事家韓信。垓下之戰中,韓信以“十面埋伏”之計將項羽的軍隊團團包圍,為了瓦解楚軍的軍心,韓信派人用牛皮制成風箏,上敷竹笛,夜晚放到高空中,風吹著笛子發出凄涼的聲音,漢軍和著笛聲唱起楚國的民歌來。楚軍聽到了鄉音,都想念起了故鄉,于是斗志渙散。結果,楚霸王一敗涂地,在烏江亭自殺了。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戰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中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韓信用兵講究出奇制勝,被后人奉為兵仙、戰神。與韓信有關的成語故事約有三十個,下文將用十個常見的成語串聯起韓信的一生。 一、胯

3、歷史上對韓信的評價如何?

韓信(?~前196) 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陳勝、吳廣起義后 ,韓信始投項梁,繼隨項羽 ,后從劉邦。漢高祖元年(前206),經丞相蕭何力薦,始為大將,協助劉邦制定了還定三秦以奪天下的方略。楚漢戰爭期間,韓信率兵數萬,開辟北方戰

韓信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中“謀戰”派代表人物,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也評價說:“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他還有一點很厲害,就是,“王、侯、將、相”一人全當過了。“功高無二,略不世出”,這是楚漢之時人們對他的評價。

1、背水一戰 秦朝滅亡后,項羽和劉邦又展開了一場戰爭,這就是歷史上的楚漢相爭。 劉邦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叫韓信。韓信本來是淮陰人,項梁起兵以后,路過淮陰,韓信去投奔他,在楚營里當個小兵。項梁死后,韓信又跟了項羽,項羽見他比一般兵士強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韓信點兵的故事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一次,韓信將1500名將士與楚王大將李鋒交戰。苦戰一場,楚軍不敵,敗退回營,漢軍也死傷四五百人,于是韓信整頓兵馬也返回大本營。當行至一山坡,忽有后軍來報,說有楚軍騎兵追來。只見遠方塵土飛揚,殺聲震天。

漢軍本來已十分疲憊,這時隊伍大嘩。韓信兵馬到坡頂,見來敵不足五百騎,便急速點兵迎敵。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結果多出2名;接著命令士兵5人一排,結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結果又多出2名。

韓信馬上向將士們宣布:我軍有1073名勇士,敵人不足五百,我們居高臨下,以眾擊寡,一定能打敗敵人。漢軍本來就信服自己的統帥,這一來更相信韓信是“神仙下凡”、“神機妙算”。于是士氣大振。一時間旌旗搖動,鼓聲喧天,漢軍步步進*,楚軍亂作一團。交戰不久,楚軍大敗而逃。

擴展資料:

韓信點兵的成語來源淮安民間傳說。常與多多益善搭配。寓意越多越好。

劉邦問他:“你覺得我可以帶兵多少?”

韓信:“最多十萬。”

劉邦不解的問:“那你呢?”

韓信自豪地說:“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

劉邦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那我不是打不過你?”

韓信說:“不,主公是駕馭將軍的人才,不是駕馭士兵的,而將士們是專門訓練士兵的。”

首先先求5、9、13、17之最小公倍數9945(注:因為5、9、13、17為兩兩互質的整數,故其最小公倍數為這些數的積),然后再加3,得9948(人)。

簡單扼要總結:

1.算兩兩數之間的能整除數。

2.算三個數的能整除數。

3.用1中的三個整除數之和減去2中的整除數之差(有時候是倍數)。

韓信帶1500名兵士打仗,戰死四五百人,站3人一排,多出2人;站5人一排,多出3人;站7人一排,多出2人。韓信馬上說出人數:1073。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韓信

劉邦與韓信的故事

劉邦問韓信,這個蕭丞相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寡人推薦將軍,那么請問將軍準備有點什么東西來教導教導寡人呢?韓信說,先謝謝大王對韓信的信任,韓信想問問大王,當今和大王爭奪天下的是不是就是項王呢?劉邦說是的,好,韓信說,請大王自己掂量掂量,就個人能力和魅力而言,就自己集團的力量和勢力而言,大王您比得上項王嗎?開始就問這么一個問題,單刀直入,劉邦就一下子答不上來,司馬遷寫到,說漢王“默然良久”,就是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后說了三個字,“不如也”,是比不上他,于是,韓信站起來,跪下去拜了一下,說恭喜大王,大王說得非常對,就是我韓信也認為大王你比不上項王,無論就個人能力、魅力而言,還是就我們整個集團的實力而言,都比不上,他為什么要“賀曰”呢?為什么要祝賀他呢?因為他發現劉邦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是一個說實話的人,這個人就好打交道,我們為領導服務的最怕領導他不聽真話,他專門想聽假話,喜歡你吹捧他,那這個事情就搞不了,劉邦這點好,他不要你吹捧他,他承認我不如他,那么這個話就好說了。

韓信往下說,雖然如此,但是韓信我認為,項王并非不可戰勝,他說自己曾經在項王手下當差,對項王這個人是很了解的,請大王允許我韓信,為您分析項王的為人,項王的為人是什么樣的呢?有兩個看起來是優點,其實是缺點的特點。

第一個條是什么呢?是項羽這個人非常地英雄,身材高大,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史書上說項羽是力能扛鼎,就是鼎,能扛起來,而且每次戰爭項羽是身先士卒,他打沖鋒,一旦沖進敵營,怒吼一聲,上千人都鴉雀無聲,噤若寒蟬,被他嚇破了膽,這個漢王你比不上,但是項羽卻不懂得使用人才,他手下的那些能人,那些賢良的人士,那些勇敢的人士,那些智慧的人士,他都不懂得使,他只懂得自己一個人沖鋒陷陣,他是個人英雄主義者,這種勇敢叫什么?韓信給了四個字的評價,“匹夫之勇”。這是小人物的勇敢,沒出息人的勇敢。

第二點,項羽這個人對人非常有禮貌,心腸也很軟,恭敬仁慈,可是項羽小氣,他手下的將領沖鋒陷陣,浴血奮戰,建功立業,你應該封官賜爵啊?封賞他們啊?項王怎么做呢?他封也封,給你鑄一個印,印鑄好了以后,項羽捏到手上,他舍不得給,在手上磨過來磨過去,磨過來磨過去,最后磨得這一個方印都磨成圓的了,他都不給人,這叫什么?這叫婦人之仁。仁愛嗎?小恩小惠,流著眼淚送飯,可是要封官,不給。所以兩個特點,看起來是優點,實際上是缺點。另外他還有一些錯誤,比方說他分封諸侯的時候不*行賞,誰跟自己關系好他就封個大的,誰跟自己關系不好,他封個小的,大失人心,另外他一路燒殺掠搶,他怎么能夠得天下呢?他是不可能得天下的。而您漢王,進了關中以后,所做一切都非常好,大得人心,三秦父老都盼望著您漢王去到秦地去當王。

所以,韓信最后說了一句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就是你要發一個戰書過去,三秦地區馬上就是你的。劉邦一聽,我打仗這么多年來,沒聽到哪一個人有這樣的清晰的對整個局勢的分析,這個分析實在是太透徹了,于是對韓信說,哎呀,寡人真是相見恨晚啊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

韓信的經典故事有那些呢?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戰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中*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韓信用兵講究出奇制勝,被后人奉為兵仙、戰神。與韓信有關的成語故事約有三十個,下文將用十個常見的成語串聯起韓信的一生。 一、胯下之辱 韓信未成名時,在街頭碰到一個惡少,惡少看見韓信背著劍,就擋住韓信的去路對韓信說:要么砍我,要么就從我胯下鉆過去。韓信便從容的從惡少的胯下鉆過去了,這個故事其實還有續集,后來韓信衣錦還鄉,找到那個惡少,惡少嚇的魂不附體,韓信一笑置之,還賞了他個小官做。 胯下之辱是韓信不與小人計較,一心謀大事的寫照,這句話后來成為很多英雄或狗熊受辱之后的借口,“當年韓信也曾受過胯下之辱”。。,那意思好像受了辱反而似韓信般英雄,其實英雄跟受不受辱沒關系,有關系的是受辱后的表現,是奮發圖強,還是繼續受辱? 二、一飯千金 還是在韓信未成名之前,韓信生活困苦,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一個在河邊洗衣服的老太太就經常給韓信分點帶來的飯吃,韓信非常感激,說:將來我一定要重重報答你。老太太說:一個男人都不能自食其力,我還能指望上你的報答嗎?韓信聽了非常慚愧。這個故事的續集是,韓信后來衣錦還鄉,找到這位當年的恩人,賞賜千金。 一飯千金,是韓信知恩圖報,有顆感恩心的表現,千百年來,直至今日,這個故事對于社會建設都十分有意義。 三、推陳出新 韓信初投劉邦,劉邦不太喜歡韓信這個胯下之徒,安排他去管理糧倉。韓信對于糧倉管理提出了“推陳出新”的管理理念,把糧倉前后開兩個門,前門進新糧,后門出舊糧,一方面糧倉通風,更重要的是糧倉的新舊糧食更科學的循環,不易造成霉變。 要不說,是金子到哪里都能發光,韓信管理糧倉,即進行了一次偉大的倉儲管理*,直到現在,“前進后出,推陳出新”,對于倉儲管理仍然十重要。 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韓信第一次從漢中出兵時,一面命令大將修棧道迷惑敵軍,另一方面自己悄悄率軍從陳倉小道殺出,出其不意,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韓信的首次用兵,非常成功,韓信也取得了上到劉邦,下到軍士的初步信任。這也是三十六計之一,很經典的一個兵家軍事故事。這一招在生活中也常被廣泛利用,很多事情,我們看到的都是明修棧道。 五、背水一戰 韓信率軍領軍隊攻打趙國,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軍交戰。韓信以前臨大敵,后無退路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拼死求勝的決心,結果大破趙軍。 背水一戰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跟破釜沉舟差不多,也是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不過這一招也得看誰用,三國時的馬謖后來也想來一個“背山一戰”,置之死地而后生,結果軍士們都很害怕,不戰自亂,造成街亭之失。 六、十面埋伏 對于項羽這樣的蓋世英雄來說,遇到韓信,真是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十面埋伏之下,四面楚歌,韓信就這樣把項羽*上了霸王別姬的英雄末路。

十面埋伏是韓信高超指揮藝術的最后一戰,是項羽英雄悲壯的最后謝幕,也是古代琵琶彈奏最出名的曲子,最后還是張藝謀導演的,被網友嘲笑的一部電影名字。 七、功高震主 楚漢僵持的時候,有人勸韓信:你功勞太大了,將來皇帝難免猜忌你,不如就此自立為王,三分天下。韓信卻想著平常劉邦對自己不錯,不忍心背叛劉邦。沒想到后來一語成讖,果然應驗。 提到功高震主,我們會想到很多人,第一個卻是韓信,后來的就是岳飛、徐達、年羹堯等。功高為什么會震主,其實也可以理解,自古擁兵自立的大將數不勝數,趙匡胤是最成功的一個,至于南北朝、五代十國等亂世時期,大將稱王的更是猶如過江之鯽。 韓信用兵智商高,*智慧卻不算高明,包括項羽,都玩不過流氓劉邦“面厚心狠”,當然伴君如伴虎,“既要有本事,又顯得不是很有本事”不是那么容易。蕭何就曾經故意搶占民房,惹起一片民怨,老百姓上告劉邦,劉邦聽得蕭何弄得民怨沸騰,非常高興,就對蕭何放下了警戒的心。郭子儀也曾讓自己府門日夜大開,以示自己心胸坦蕩沒有陰謀。想當個能臣皆忠臣真不容易。 八、多多益善 韓信被貶淮陰侯后,一次劉邦和他閑聊,問起各位大將的帶兵能力,韓信都說了具體哪個大將能帶兵多少,劉邦問:那我能帶兵多少,韓信說:大王能帶十萬。劉邦又問:那你能帶多少?韓信說:多多益善。劉邦:那你怎么還被我抓住了?韓信:你帶兵雖然不如我,但你會帶將,這卻是天生的本領。 多多益善的確是韓信的帶兵能力,從對話中卻也看出了韓信說話挺直率,不作假,竟敢當面說皇帝帶兵不如自己,幸好在劉邦的*問下后面又圓了回來。 九、鳥盡弓藏 韓信被劉邦捉拿*后,說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 狡兔死掉,獵狗就被煮吃了;飛鳥打完了,弓就被藏起來了,敵國破了,謀士就得死了。古往今來,這樣的事有很多,如越王勾踐對于文仲,吳王夫差對于伍子胥,還有上文功高震主那幾位,都是如此。 十、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其實后期很謹慎,怕被陷害,經常托病不出門。直到后來蕭何邀請他一起入宮,韓信推不掉蕭何的面子,又想有蕭何在,想必很安全,就和蕭何一起入宮。剛入宮,蕭何就不見了,韓信接著就被呂后抓起來,在未央宮處死,年僅三十三歲。 蕭何曾經月下追韓信,對韓信有知遇之恩、保薦之功,但韓信的死卻也是他利用了韓信對他的信任,所以說,韓信其實是個很感恩的人,韓信要背叛也是是劉邦先對他不起,所以劉邦猜忌韓信是沒道理的。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一知己是蕭何,兩婦人是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和后來的呂后,這就是韓信的一生概括。 以上就是關于韓信最出名的十個“成語故事”,其實韓信的成語故事還有很多,一個人能有這么多成語故事,充分說明了韓信的非凡與智慧,并由此而被歷朝歷代傳頌緬懷。

韓信的故事的關于韓信

韓信在下鄉南昌亭長家吃閑飯,幾個月后,引起亭長妻子的不滿,前一大早就燒好飯,在床上就把飯吃了。等到吃飯時間韓信去了,就不為他準備飯食。韓信看出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長絕交而去。

韓信在城下釣魚時,有許多老婦在沖洗絲絮,其中一人見韓信餓得可憐,就給他飯吃,一連幾十天都是這樣,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對這位老大娘表示:“吾必有以重報母。”(《史記·淮陰侯列傳》)。老婦很生氣,斥責韓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史記·淮陰侯列傳》)意思是說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憐你才給你吃食,難道是希圖報答嗎?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想侮辱韓信,說:“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漢書·韓信傳》)并當眾侮辱他說:“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漢書·韓信傳》)韓信注視了對方良久,慢慢低下身來,從他的胯襠下爬出去。街上的人都恥笑韓信,認為他是個怯懦之人。

陳勝、吳廣起義后,項梁也渡過淮河北上,韓信此時帶著寶劍投奔了項梁,留在部隊,默默無聞。項梁敗死后,又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郎中。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采納。劉邦入蜀后,韓信離楚歸漢,做管理倉庫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來韓信坐法當斬,同案的十三人都已處斬,就要輪到韓信了,韓信舉目仰視,看到了滕公夏侯嬰,說:“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史記·淮陰侯列傳》)夏侯嬰覺得此人話語不同凡響,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談,很欣賞他,于是進言漢王。漢王讓封韓信一個管理糧餉的官職,沒有發現他與眾不同的地方。

韓信多次同蕭何交談,蕭何也十分賞識他。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實為排擠到漢中),從長安到達南鄭,就有數十位將領逃亡。韓信估計蕭何等人多次在劉邦面前舉薦過自己而漢王不用,也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去追趕韓信。軍中有人向漢王報告“丞相何亡。”(《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大怒,如失左右手。過了一兩天,蕭何前來進見,劉邦且怒且喜,罵到蕭何為何逃跑,蕭何說他不敢逃跑,他只是去追逃亡的韓信。劉邦又罵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蕭何說:“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安所決耳。”(《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表示自己也想向東發展,絕非甘居漢中,定要取天下。蕭何說:“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看在蕭何的情面上同意讓韓信為將,但蕭何堅持要再加以重用,劉邦表示可以讓他做為大將。于是劉邦想把韓信召來任命他。蕭何說:“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同意了蕭何的要求。

諸將聽說后,都很高興,人人覺得有機會被選拜大將了。等到拜大將時,竟是韓信,全軍皆感驚訝。

韓信拜將后,劉邦問韓信有何定國安邦的良策。韓信問:“同您東向而爭天下的不是項羽嗎?那大王自己估計一下,論兵力的英勇、強悍、精良,同項羽比誰高誰下?”劉邦沉默良久,認為不如項王。韓信再拜,贊同地說:“不僅大王,就連我也覺得您不如項王。可是我曾經事奉過項王,請讓我談談項王的為人。項王一聲怒喝,千人會嚇礙膽戰腿軟,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賢將,這只算匹夫之勇。項王待人恭敬慈愛,語言溫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淚,把自己的飲食分給他們。可是等到部下有功應當封爵時,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給人家,這是婦人之仁。項王雖然獨霸天下而使諸侯稱臣,可是卻不居關中而都彭城,又違背義帝的約定,把自己的親信和偏愛的人封為王,諸侯對此忿忿不平。諸侯見項王驅逐義帝于江南,也都回去驅逐他們原來的君王而自立為王了。凡是項羽軍隊經過的地方,無不遭蹂躪殘害,所以天下人怨恨他,百姓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強屈服。名義上雖為天下的領袖,實質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強大會很快變成衰弱的!現在大王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敵人不被誅滅!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給功臣,何愁他們不臣服!率領英勇的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的士兵,何愁敵人不被打散!況且三秦的封王章邯、董翳、司馬欣本為秦將,率領秦國*已有數年,戰死和逃亡的人不計其數,又欺騙他們的部下和將領投降了項羽,至新安,項羽用欺詐的手段坑殺秦降卒二十余萬人,唯獨章邯、董翳、司馬欣得脫,秦人對這三人恨之入骨。現在項羽以武力強封這三人為王,秦國百姓都不擁戴他們。您入武關時,秋毫不犯,廢除秦苛酷刑法,與秦民約法三章,秦國百姓無不想擁戴你在關中為王。根據當初諸侯的約定,大王理當在關中稱王,關中的百姓都知曉。可大王失掉應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漢中做王,秦地百姓無不怨恨項王。現在大王起兵向東,攻三秦的屬地,只要號令一聲即可收服。

劉邦聽后大喜,自以為得信晚。對韓信言聽計從,部署諸將準備出擊。韓信的這番議論,實際上為劉邦制定了東征以奪天下的方略。

漢元年(前206年)八月,被封漢王的劉邦乘項羽進攻齊地(今山東大部)田榮之機,決計出南鄭(漢都,今陜西漢中市東)襲占關中(指函谷關以西地區),東向與項羽爭天下,楚漢戰爭爆發。劉邦拜韓信為大將,以曹參、樊噲為先鋒,利用秦嶺棧道(又名“閣道”、“復道”、“棧閣”。古代在今川、陜、甘、滇諸省境內峭巖陡壁上鑿孔架橋連閣而成的一種道路,是當時西南地區的重要交通要道)已被漢軍燒毀,三秦王松懈麻痹之機,采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派樊噲、周勃率軍萬余大張聲勢地搶修棧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則親率軍隊潛出故道,翻越秦嶺,襲擊陳倉(項羽所封雍王章邯屬地)。章邯從廢丘(雍都,今陜西興平東南)倉促率軍馳援陳倉,被漢軍擊敗,逃至廢丘、好峙(今陜西乾縣東),漢軍分路追擊,在壤東(今陜西武功東南)、好峙兩地再敗雍軍,進圍章邯殘部于廢丘。爾后,連續作戰,分兵略地,迅速占領關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對楚的初戰勝利。

漢二年(前205年),漢軍出關,收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殷王司馬印降漢。聯合齊王田榮、趙王歇共同擊楚。四月至彭城,漢軍大敗而還。韓信復收潰敗之軍與漢王在滎陽會師,阻擊楚追兵,大敗楚軍于京、索之間,使漢軍得以重振旗鼓。

漢王兵敗彭城之時,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叛漢降楚,齊王田榮和趙王歇也反叛并與楚媾和。六月魏王豹以探母病為由回到封國后,就封鎖了河關,切斷漢軍退路,叛漢與楚約和。漢王派酈生說服魏豹不成,八月任命韓信為左丞相率兵擊魏。魏王把重兵布守在蒲坂,封鎖河關(黃河渡口臨晉關后改名蒲津關)。韓信故意多設疑兵,陳列船只假意要渡河關,而伏兵卻從夏陽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襲擊魏都安邑。魏王豹大驚,引兵迎擊韓信,韓信大勝,虜魏王豹,平定了魏國,改魏為河東郡。

劉邦采納韓信“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于滎陽”(《漢書·韓信傳》),對楚實施戰略包圍的建議,在堅持對楚正面作戰的同時,給韓信增兵3萬,命其率軍東進,開辟北方戰場。漢王派張耳與韓信一起引兵東擊趙王歇,北擊代王陳余,活捉代相夏說,破代。即以俘獲之精兵,補充在滎陽對楚作戰的劉邦軍,支援正面戰場作戰。

韓信、張耳統兵幾萬欲過太行山井陘口進攻趙國。趙王與成安君陳余陳兵二十萬在井陘口抗擊漢軍。廣武君李左車說成安君:“韓信渡西河、擄魏王、擒夏說、血洗閼與。現又有張耳加盟,乘勝欲下趙國,軍隊銳不可當。可是我聽說:‘千里運糧,士卒就有挨餓的危險;到吃飯時才去打柴做飯,軍隊就不會餐餐吃飽!這井陘口,車不可并行,騎兵不可列隊,行軍數百里,其糧草必落在后面,希望您暫撥給我三萬奇兵,我從小路截斷漢軍輜重糧草;您深挖護營壕溝,加高兵營圍墻而待。漢軍前不得戰,退不得回,我的部隊斷絕漢軍后路,荒野無食可掠,不出十日,韓信,張耳的頭顱就可懸在您的旗下。希望您考慮采納我的計謀,否則定被他倆擒獲。”

成安君陳余是一個書生,認為正義之師不用奇謀詭計,所以表示反對說:“兵法上講,十倍于敵人的兵力就包圍它,一倍于敵人的兵力就與之交戰。韓信雖號稱數萬人,其實不過數千人,千里迢迢來奔襲我們,土兵早已疲憊之極,我們卻避而不擊,若更強大的敵人前來,我們將如何對付?諸侯一定會認為我們膽怯,會輕易地攻打我們。”最終沒聽李左車的計策。

韓信派人暗中探聽,得知李左車的計策沒被采納,非常高興。大膽引兵前來,離井陘口三十里駐扎下來,半夜選二千輕騎兵,人持一面紅旗,從小路來到山坡上偽裝隱蔽起來,窺視趙軍,并且告誡將士:趙軍見我軍出擊,一定傾巢而出,你們就乘機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拔掉趙國旗幟,插上漢軍紅旗。同時命令副將傳令大家:“今天打敗趙軍之后會餐。”將士們誰都不相信,只好假意稱是。韓信又召集將領們分析認為,趙軍已先占據了有利的地勢,他們在未見到漢軍大將旗鼓之前,定會擔心我們遇到阻險而退兵,是不肯輕易發兵攻打我們的。于是韓信派一萬人為先頭部隊,背靠河水擺開陣勢,趙軍見漢軍擺出只有前進而無退路的絕陣,都大笑不已。天剛亮,韓信打起了大將軍的旗號和儀仗鼓吹,擊鼓進軍井陘口。趙軍果出營迎擊,大戰良久,韓信、張耳棄鼓旗,佯裝打敗,退到河邊的軍陣之中。趙軍見狀,果然傾巢而出追逐韓信、張耳,爭奪漢丟下的旗鼓。韓信、張耳退人河邊陣地,水上軍迎戰趙軍,各個拼死作戰,趙軍無法把他們打敗。這時韓信所派的二千輕騎兵,等趙軍傾巢而出追擊漢軍,爭奪戰利品的時候,立即沖入趙軍營壘,拔掉趙軍旗幟,豎起二千面漢軍的紅旗。趙軍久戰不勝,想退回營壘,卻見營中遍是漢軍紅旗,大驚失色,認為漢軍已經把趙王及其將領全部俘虜了,于是陣勢大亂,四散奔走逃告。趙將雖斬數人,竭力阻止,卻不見成效。這時漢軍兩面夾擊,大破趙軍,在泜水(今河北省魏河)斬殺成安君陳余,活捉了趙王歇。

韓信又下令軍中不許殺李左車,有能擒者賞千金。不久,擒獲廣武君,韓信親自上前松綁,請廣武君面東而坐,自己執*之禮。

韓信大獲全勝,諸將前來祝賀,問到:“兵法上說,布陣應是‘右背山陵,左對水澤’,如今將軍卻背水為陣,還說破趙軍之后會餐,當時我們不服,然而取勝了,這是什么戰術?”韓信說:“此在兵法,顧諸君弗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乎?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經所謂‘驅市人而戰之’也,其勢非置死地,人人自為戰;今即予生地,皆走,寧尚得而用之乎!”(《漢書·韓信傳》)諸將聽了都自嘆不如,更加佩服韓信的用兵之術了。

然后韓信向李左車請教攻燕(燕王臧荼,都薊,今北京)、伐齊之事。廣武君辭謝說:“我聽說,敗軍之將不可言勇,亡國之臣不敢語政。現在我是敗軍之將,亡國的俘虜,哪里有資格同你談論國家大事?”韓信說:“我聽說百里奚在虞國時,虞國滅亡,在秦國而秦國稱霸,這不是因為他在虞國時愚蠢,在秦國時聰敏,而是在于國君是否重用他,是否采納他的意見。假使成安君陳余聽了你的計策,那我韓信現在已成了階下囚了。我是誠心向你求教,請你不要推辭。”廣武君說:“我聽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所以說即使是犯人的話,圣人也可以有選擇地采納。不過恐怕我所獻的計策不一定值得采用,但我仍愿獻上我的愚見。成安君雖有百戰百勝之計,可一招失算,軍敗鄗下,身死泜水。現在將軍涉西河,虜魏王豹,擒夏說于閼與,一舉攻下井陘口,在不到一上午的時間就打垮趙二十萬大軍,誅殺成安君,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使敵國百姓放下農具,停止工作,吃好的,穿好的,專心傾聽您下令進軍的消息,這些是的長處。然而將士疲憊,實際情形是難以用兵。現在將軍要率領疲憊勞苦的士卒,停頓在燕國堅守著的城池之下,想戰又恐怕拖得太久,力量耗盡而不能攻克,實情暴露,而弱燕不肯降服,齊國也必然固守邊境以圖自強。燕、齊相持不下,那么劉邦和項羽的勝負也就分不出來。這是將軍的短處。我認為‘北攻燕、東伐齊’的計策是失策。善于用兵的人常用己之長擊他人之短。將軍不如按兵不動,休整士卒,安定趙地,撫恤遺孤,日日牛酒犒賞將士,擺出攻打燕國的態勢。而后遣辯士去游說燕國,把自己的優勢充分顯示在燕國而前,燕一定不敢不聽從您。燕降服后再派辯士以燕已降漢說齊,齊必從風而服,即使有再聰明的人也不知道該怎樣替齊國謀劃了。像這樣,天下的大事就好辦了。用兵之道,本來就有先聲奪人,再動實際的策略。”

韓信聽從廣武君的計策,派使者去燕,燕聽到消息立即投降。韓信又請求立張耳為趙王,鎮撫趙國,劉邦同意,就封張耳為趙王。

此時,楚多次派兵渡黃河擊趙,趙王張耳和韓信往來救援,行軍中安定了許多趙國城池,并發兵支援劉邦。當時楚國正在滎陽圍困劉邦,劉邦逃跑到宛、葉間,收服英布同入成皋,楚又急忙圍攻成皋。漢三年六月,漢王出成皋向東渡過黃河,單獨與夏侯嬰跑到了修武的張耳軍中,一大早自稱漢使人趙軍營。張耳、韓信還沒起床,劉邦徑直進其臥室,奪取了他們的印信兵符,召集諸侯,調動了諸侯的位置。等張耳、韓信起床后才得知漢王來過,不禁大驚失色。漢王奪了兩人的軍隊,命令張耳備守趙地,任命韓信為趙相國。收集沒有調到滎陽的趙兵去攻打齊國。

韓信引兵東進擊齊,未到平原渡口,得知酈食其已說齊歸漢。韓信想停止,范陽辯士蒯通勸韓信說:“將軍奉詔攻打齊國,而漢王只不過派密使說服齊國歸順,難道有詔令叫您停止進攻嗎?況且酈生不過是個說客,憑三寸之舌就降服齊國七十多個城邑,將軍統帥幾萬人馬,一年多時間才攻占趙五十多個城邑,一個將軍反倒不如一個儒生的功勞嗎?”韓信聽從蒯通說法,率兵渡河擊齊。這時齊國已決計降漢,對漢軍的戒備松懈,韓信乘機襲擊了齊駐守歷下的軍隊,一直打到臨淄。齊王田廣驚恐,認為是酈食其出賣了自己,便把他煮死了。齊王逃到高密后,派人向楚求救。

當韓信襲破臨淄時,項羽聞訊遣龍且率二十萬兵馬與齊王田廣合力抗漢。有人前來向龍且獻計:漢軍遠征作戰,所向披靡,而齊,楚本土作戰兵易渙散,不如深溝高壘,以守為攻。招撫已淪陷城邑,使知齊王存,楚來救,這必定使漢軍得不到糧食,會不戰自敗。龍且輕視韓信,又急求戰功,不用此計,率兵與韓信軍隔濰水東西(今山東境內的濰河)擺開陣勢。韓信連夜派人做了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壅塞濰河上流。率一半軍隊涉水進擊龍且之陣,龍且出兵迎擊,韓信佯裝敗退,龍且以為韓信怯弱,率軍渡江進擊。這時韓信命人決開壅塞濰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龍且的軍隊大半沒有渡過去。韓信揮軍猛烈截殺,殺死龍且。東岸齊、楚聯軍見西岸軍被殲,四處逃散。韓信率軍急渡水追擊至城陽,楚兵皆被俘虜。齊王田廣逃走不久被殺。漢四年(前203年)齊地全部平定。

韓信一連滅魏、徇趙、脅燕、定齊,齊國平定之后,他派人向劉邦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是個反復無常的國家,南邊又與楚國相鄰,如不設立一個代理王來統治,局勢將不會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齊王,這樣對形勢有利。”當時,項羽正把劉邦緊緊圍困在滎陽,情勢危急,看了韓信上書內容,劉邦十分惱怒,大罵韓信不救滎陽之急竟想自立為王。張良、陳平暗中踩劉邦的腳,湊近他的耳朵說:“漢軍處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就此機會立他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則可能發生變亂。”劉邦經提醒也明白過來,改口罵道:“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史記·淮陰侯列傳》)于是派張良前去立韓信為齊王,征調他的部隊攻打楚軍。

齊國失利,龍且戰死,使項羽非常恐慌。派盱臺人武涉前去游說韓信反漢與楚聯合,三分天下稱王齊地。韓信謝絕說:“我奉事項王多年,官不過是個郎中,位不過執戟之士。我的話沒人聽,我的計謀沒人用,所以才離楚歸漢。漢王劉邦授我上將軍印,讓我率數萬之眾,*給我穿,分飲食給我吃,而且對我言聽計從,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漢王如此親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會有好結果的。我至死不叛漢,請替我辭謝項王的美意。”

武涉游說失敗后,齊人蒯通知道天下大局舉足輕重的關鍵在韓信手中,于是用相人術勸說韓信,認為他雖居臣子之位,卻有震主之功,名高天下,所以很危險。終于說動韓信,但韓信猶豫而不忍背叛劉邦,又自以為功勞大,劉邦不會來奪取自己的齊國,于是沒有聽從蒯通的計謀。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乘項羽無備,楚軍饑疲,突然對楚軍發動戰略追擊。約韓信從齊地(今山東),彭越從梁地(今河南東北部)南下合圍楚軍。五年十月(漢初承秦制,十月為歲首),韓信、彭越未能如期南下。劉邦追擊楚軍至固陵(今河南淮陽西北),楚軍反擊,劉邦大敗而歸。

為調動韓信、彭越,劉邦聽從張良之謀,劃陳(今河南淮陽)以東至海廣大地區為齊王韓信封地;封彭越為梁王,劃睢陽(今河南商丘)以北至谷城(今山東東阿南),為其封地。由韓信指揮此戰。韓、彭遂率兵攻楚;韓信從齊地南下,占領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和今蘇北、皖北、豫東等廣大地區,兵鋒直指楚軍側背,彭越亦從梁地西進。漢將劉賈會同九江王英布自下城父(今安徽亳縣城父集)北上;劉邦則率部出固陵東進、漢軍形成從南、北、西三面合圍楚軍之勢,項羽*向垓下(今安徽靈璧南,一說今河南淮陽、鹿邑間)退兵。

五年十二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各路漢軍約計40萬人與10萬楚軍于垓下展開決戰。漢軍以韓信率軍居中,將軍孔熙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斷后。韓信揮軍進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軍繼續攻擊。楚軍迎戰不利,韓信再揮軍反擊。楚軍大敗,退入壁壘堅守,被漢軍重重包圍。楚軍屢戰不勝,兵疲食盡。韓信命漢軍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致使楚軍士卒思鄉厭戰,軍心瓦解,韓信乘勢進攻,楚軍大敗,十萬軍隊被全殲,項羽逃至東城自剄而死。劉邦于是還至定陶,馳入韓信軍中,收奪了他的兵權,后改封韓信為楚王,都下邳(今江蘇邳縣東)。

韓信到楚國后,召見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賞賜她千金。輪到下鄉南昌亭長時,只賞他一百錢,并說:“你是個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又召見曾經侮辱自己,讓他從胯襠下爬過去的少年,封他為中尉,并且告訴諸將說:“這是位壯士,當他侮辱我時,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殺了他也不會揚名,所以就忍了下來,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項羽兵敗后,他的逃亡將領鐘離昧因素來與韓信關系很好,就投奔了韓信。劉邦記恨鐘離昧,聽說他在楚國,就下令楚王逮捕他。那時韓信初到楚國,到各縣鄉邑巡察進出都派軍隊戒嚴。漢六年(前201年)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用陳平的計策,說天子要出外巡視會見諸侯,通知諸侯到陳地相會,說:“我要游覽云夢澤。”其實是想要襲擊韓信,韓信卻不知道。劉邦將到楚國時,韓信打算起兵謀反,但又認為自己無罪;想去謁見劉邦,又怕被擒。這時有人向韓信建議:“殺了鐘離昧去謁見漢高祖,高祖必定高興,也就不用擔心禍患了。”于是韓信把此事與鐘離昧商議,鐘離昧說:“劉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你這里,如果想逮捕我去討好劉邦,我今天死,隨后亡的定是你韓信。看來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結果鐘離昧自殺而亡。韓信持鐘離昧首級去陳謁見劉邦。劉邦令武士把韓信*起來,放在隨從皇帝后面的副車上。韓信說:“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史記·淮陰侯列傳》)高祖說:“有人告你謀反。”就給韓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陽,赦免了韓信的罪過,改封他為淮陰侯。

韓信被貶為淮陰侯之后,深知高祖劉邦畏懼他的才能,所以從此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出行。韓信由此日益怨恨,在家中悶悶不樂。對于和絳侯周勃、穎陽侯灌嬰等處在同等地位感到羞恥。一次韓信去拜訪樊噲,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并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真是臣下的光耀。”韓信出門后,笑道:“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等同列!”

高祖劉邦高興時常同韓信閑談將領們才能的高下,劉邦問:“如我能將幾何?”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將十萬。”劉邦問:“于君何如?”韓信說:“臣多多而益善耳。”劉邦笑著說:“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韓信說:“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言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在被軟禁的時間里與張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來的兵書,共得一百八十二家,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兵書整理,為我*事學術研究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同時還收集、補訂了軍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已佚。

韓信部將陳豨被封為巨鹿郡郡守,前來向韓信辭行。韓信辭去左右,拉著陳豨的手仰天長嘆道:“你可以同我說知心話嗎?我有話想同你講。”陳豨表示一切聽從將軍的命令。韓信說:“你所管轄的地方,是屯聚天下精兵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親信寵愛的臣子,若有人說你謀反,陛下一定不相信;如果再有人告你謀反,陛下就會產生懷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謀反,陛下定會大怒而親率軍隊征討。我為你在京城做內應,就可圖謀天下了。”陳豨平素就了解韓信的才能,相信他的計謀,表示一切聽從韓信的指示。

漢十年(前197年),陳豨果然謀反。劉邦親自率兵前去征討,韓信稱病不隨高祖出征,暗地里派人到陳豨處聯絡,要陳豨只管起兵,自己定從京城策應。韓信與家臣謀劃:可以在夜里假傳詔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后率領他們去襲擊呂后和太子。部署已定,只等陳豨方面的消息。這時韓信的一位門客得罪了韓信,韓信囚禁了他并準備殺他。那位門客的弟弟就向呂后密告韓信要謀反的情況。呂后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恐怕韓信的黨羽不肯就范,于是與相國蕭何商議,假裝有人從皇上那里來,說陳豨已被殺死,諸侯群臣都前來進宮朝賀。蕭相國欺騙韓信道:“雖然您有病,還是要勉強朝賀一下。”韓信入朝進賀,呂后派武士把韓信捆縛起來,在長樂宮中的鐘室里斬殺了他,并被誅滅三族。韓信臨斬時說:“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漢書·韓信傳》)

韓信的小故事

  1.蕭何月下追韓信

  韓信多次同蕭何交談,蕭何也十分賞識他。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實為排擠到漢中),從長安到達南鄭,就有數十位將領逃亡。韓信估計蕭何等人多次在劉邦面前舉薦過自己而漢王不用,也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去追趕韓信。軍中有人向漢王報告“丞相何亡。”(《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大怒,如失左右手。過了一兩天,蕭何前來進見,劉邦且怒且喜,罵到蕭何為何逃跑,蕭何說他不敢逃跑,他只是去追逃亡的韓信。劉邦又罵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蕭何說:“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安所決耳。”(《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表示自己也想向東發展,絕非甘居漢中,定要取天下。

  2.背水一戰

  韓信派人暗中探聽,得知李左車的計策沒被采納,非常高興。大膽引兵前來,離井陘口三十里駐扎下來,半夜選二千輕騎兵,人持一面紅旗,從小路來到山坡上偽裝隱蔽起來,窺視趙軍,并且告誡將士:趙軍見我軍出擊,一定傾巢而出,你們就乘機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拔掉趙國旗幟,插上漢軍紅旗。同時命令副將傳令大家:“今天打敗趙軍之后會餐。”將士們誰都不相信,只好假意稱是。韓信又召集將領們分析認為,趙軍已先占據了有利的地勢,他們在未見到漢軍大將旗鼓之前,定會擔心我們遇到阻險而退兵,是不肯輕易發兵攻打我們的。于是韓信派一萬人為先頭部隊,背靠河水擺開陣勢,趙軍見漢軍擺出只有前進而無退路的絕陣,都大笑不已。天剛亮,韓信打起了大將軍的旗號和儀仗鼓吹,擊鼓進軍井陘口。趙軍果出營迎擊,大戰良久,韓信、張耳棄鼓旗,佯裝打敗,退到河邊的軍陣之中。趙軍見狀,果然傾巢而出追逐韓信、張耳,爭奪漢丟下的旗鼓。韓信、張耳退人河邊陣地,水上軍迎戰趙軍,各個拼死作戰,趙軍無法把他們打敗。這時韓信所派的二千輕騎兵,等趙軍傾巢而出追擊漢軍,爭奪戰利品的時候,立即沖入趙軍營壘,拔掉趙軍旗幟,豎起二千面漢軍的紅旗。趙軍久戰不勝,想退回營壘,卻見營中遍是漢軍紅旗,大驚失色,認為漢軍已經把趙王及其將領全部俘虜了,于是陣勢大亂,四散奔走逃告。趙將雖斬數人,竭力阻止,卻不見成效。這時漢軍兩面夾擊,大破趙軍,在泜水(今河北省魏河)斬殺成安君陳余,活捉了趙王歇。

  韓信又下令軍中不許殺李左車,有能擒者賞千金。不久,擒獲廣武君,韓信親自上前松綁,請廣武君面東而坐,自己執*之禮。

  韓信大獲全勝,諸將前來祝賀,問到:“兵法上說,布陣應是‘右背山陵,左對水澤’,如今將軍卻背水為陣,還說破趙軍之后會餐,當時我們不服,然而取勝了,這是什么戰術?”韓信說:“此在兵法,顧諸君弗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乎?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經所謂‘驅市人而戰之’也,其勢非置死地,人人自為戰;今即予生地,皆走,寧尚得而用之乎!”(《漢書·韓信傳》)諸將聽了都自嘆不如,更加佩服韓信的用兵之術了。

  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漢十年(前197年),陳豨果然謀反。劉邦親自率兵前去征討,韓信稱病不隨高祖出征,暗地里派人到陳豨處聯絡,要陳豨只管起兵,自己定從京城策應。韓信與家臣謀劃:可以在夜里假傳詔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后率領他們去襲擊呂后和太子。部署已定,只等陳豨方面的消息。這時韓信的一位門客得罪了韓信,韓信囚禁了他并準備殺他。那位門客的弟弟就向呂后密告韓信要謀反的情況。呂后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恐怕韓信的黨羽不肯就范,于是與相國蕭何商議,假裝有人從皇上那里來,說陳豨已被殺死,諸侯群臣都前來進宮朝賀。蕭相國欺騙韓信道:“雖然您有病,還是要勉強朝賀一下。”韓信入朝進賀,呂后派武士把韓信捆縛起來,在長樂宮中的鐘室里斬殺了他,并被誅滅三族。韓信臨斬時說:“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漢書·韓信傳》)韓信被誅滅三族,也包括韓信自己。對于在長樂宮中的鐘室里斬殺了他,這只是后人對韓信懷念所造的,不是真的.

  4多多易善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子有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善。”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孟子是什么人 法家思想的核心有哪些 金屋藏嬌的典故是什么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什么意思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分封制是什么 周瑜是什么人 張儀是什么人 大禹治水的故事講了什么 空城計的故事講了什么 怎么找老板加工資 姜子牙是什么人 羋月是什么人 漢武帝是什么人 墨子有些什么思想 臥薪嘗膽的故事講了怎么 不飽和脂肪酸是什么物質 結婚戒指應該戴哪個手指 蘇秦是哪國家的人 和氏璧的故事講了什么 孔子是什么人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講了什么 官渡之戰簡介是什么 焚書坑儒是什么意思 藺相如什么人 郭嘉是什么人 周公是什么人 訂婚戒指應該戴哪個手指 長平之戰的故事講了什么 退避三舍的故事講了什么 文景之治是指什么 事實婚姻怎么認定 什么叫做首因效應 什么叫做強迫癥 什么叫做犯罪心理學 朋友過生日送什么好 送女生什么禮物好 什么叫做精神分析 什么叫做海潮效應 什么叫做門檻效應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高清日韩 |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 欧美在线不卡视频 |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xxxxx欧美| 日韩综合网 | 日韩区在线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综合网 | 国产成人夜色91 | 久久久网久久久久合久久久久 |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一道本在线播放 | 91国偷自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 成人免费久久精品国产片久久影院 | 国产丝袜视频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 99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二区三区久本道 |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 国产原创91 |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 九九久久国产 | 91在线 | 欧美:|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 99在线视频观看 | 国产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一级毛片 | 国产一级特黄全黄毛片 |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777777 | 久久www免费人成_看片美女图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