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的成分及其燃燒產物蠟燭通常是由石蠟制造的。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制得的。石蠟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蠟燭里還常加入硬脂酸(C
蠟燭是用蠟或其他油脂制成的供照明用的東西,主要原料是石蠟,多為圓柱形。蠟燭易熔化,密度小于水難溶于水。受熱熔化為液態,無色透明且輕微受熱易揮發,可聞石蠟特有氣味。遇冷時凝固為白色固體狀,有輕微氣味。在古代通常有動物油脂制造作為照明燃燒材料,現在的蠟燭只要是由石蠟做成。主要成分是C22-C28的正烷烴。輔料一般是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等。
蠟燭的最主要成分是石蠟,而石蠟的最主要成分是正二十二烷烴和正二十八烷烴,所以其實蠟燭是幾種高級烴的混合物。石蠟在純度很高的情況下是白色,但是市場上的白色蠟燭就不一定是純石蠟制作出來的,自然界的石蠟純度并不高,要提純到那種地步其
我們看到的蠟燭燃燒并不是石蠟固體的燃燒,而是點火裝置將棉芯點燃,放出的熱量使石蠟固體熔化,再汽化,生成石蠟蒸氣,這里的石蠟蒸氣是可燃的。蠟燭被點燃時最初燃燒的火焰較小,逐漸變大,火焰分為三層,分別是外焰、內焰、焰心。焰心主要為蠟燭蒸氣,溫度最低,內焰石蠟燃燒不充分,溫度比焰心高,因有部分碳粒,外焰與空氣充分接觸,火焰最明亮,燃燒充分,溫度最高,因此,當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約1秒鐘后取出,火柴梗接觸外焰部分首先變黑。蠟燭燃燒時,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在氧氣瓶中燃燒現象為火焰明亮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瓶壁有水霧出現。
就是只有石蠟的成分,沒有別的成分。 蠟燭的成分及其燃燒產物蠟燭通常是由石蠟制造的。 石蠟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蠟燭里還常加入硬脂酸(C17H35COOH)
根據加工工藝和配方的不同,蠟燭可分為粗面蠟和光面蠟兩種,一般粗面蠟的表面常帶有味道,上面有一層白霜,不同的粗面蠟會帶來不同的氣味,比如在臥室就可以放一些熏衣草味的蠟燭,起到催眠、鎮靜的作用,在衛生間可以放海洋氣味的蠟燭,夏天還可以放一些松味的蠟燭驅趕蚊蟲;而光面蠟沒有味道,蠟體表面很光滑,容易做出很美的造型。還可按照使用目的的分類,可分為日用照明的普通蠟燭和工藝品蠟燭兩大類。
主要成分是石蠟,而石蠟主要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 石蠟在空氣中燃燒,主要產生二氧化碳,但是由于石蠟中常常含有其他雜質,所以也產生二氧化硫等氣體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蠟燭燃燒時產生的黑煙的成分是什么?
蠟燭燃燒時,因含碳量大而燃燒不完全,有黑煙(主要成分是碳的單質)產生。
順便提一下,C的單質有吸附作用,蠟燭燃燒后產生的C這種作用很明顯。所以當房間里面有異味,身邊又沒有什么專門除味的東西,就可以點點蠟燭。
記得采納我的答案呀^_^
蠟燭燃燒后的白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蠟燭燃燒時,火焰會先將蠟塊融化成蠟燭油,然后再氣化為可燃性氣體。當蠟燭熄滅后,溫度降低,被汽化的可燃性氣體遇冷液化為小液滴或者是固態微小的顆粒,看起來像白煙,當再次遇火加熱,又會成為氣態而被點燃。謝謝。
(2014?河北)某興趣小組對“蠟燭燃燒的產物”進行探究.【查閱資料】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蠟,石蠟由碳、
實驗驗證:(1)用干冷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觀察到燒杯內壁有水霧,證明有水生成,
故答案為:燒杯內壁有水霧;
(2)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
故答案為:Ca(OH)2+CO2═CaCO3↓+H2O;
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可能是飽和石灰水受熱后溶解度變小,析出了氫氧化鈣,
故答案為:氫氧化鈣溶解度變小;
【交流討論】蠟燭中含有碳元素,不完全燃燒能生成炭黑,
故答案為:炭黑;
【實驗驗證】
(1)由于生成的炭黑也能與氧化銅反應,故加入一團棉花的目的是阻擋生成的炭黑,防止生成的炭黑與氧化銅反應,
故答案為:阻擋炭黑,防止炭黑與氧化銅反應;
(4)為防止玻璃管中的紅色物質又被氧化變成黑色,應該先撤酒精燈,然后再撤蠟燭,
故答案為:先撤酒精燈,稍后撤蠟燭;
【拓展應用】為了充分燃燒可以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故答案為:增大燃料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其實驗步驟有:實驗(一):①點燃蠟燭,緊貼燭芯將
(1)首先了解蠟燭的物理性質,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中;再點燃蠟燭,緊貼燭芯將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約1秒后取出,根據火柴各部分的燃燒情況,了解火焰各部分的溫度;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小燒杯,看有無水霧出現;再迅速倒轉燒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石灰水的變化;最后熄滅蠟燭,用火柴去點白煙,看白煙是否可燃,所以操作步驟的正確排序是④①②⑥⑤③;
(2)石蠟浮在水面上,說明石蠟密度比水小;火柴梗的a處最先碳化,說明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干冷的燒杯內壁出現小水珠,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實驗(二):
(2)【實驗探究】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小亮得出結論:白煙是二氧化碳.但小明對此提出質疑,小明認為小亮不正確的原因是空氣中也有二氧化碳;②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罩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水霧.小光得出結論:白煙不是水.③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靠近白煙,發現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該實驗同時排除了小亮和小光的猜想.
【得出結論】以上探究結果可知:小明的猜想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實驗(一):
(1)④①②⑥⑤③;
(2)
浮于水面;小 | |
a;最高; 水珠; 變渾濁. | |
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蠟,剛熄滅時,燭芯會冒出一縷白煙,燃著的火柴只碰到白煙,便能使蠟燭復燃,如圖.此
A、燃著的火柴只碰到白煙,便能使蠟燭復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常溫下為固體(白煙),氧氣能支持燃燒,不具有可燃性,且是氣體,故選項錯誤.
B、燃著的火柴只碰到白煙,便能使蠟燭復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水蒸氣不具有可燃性,且是氣體,故選項錯誤.
C、燃著的火柴只碰到白煙,便能使蠟燭復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且是氣體,故選項錯誤.
D、燃著的火柴只碰到白煙,便能使蠟燭復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白煙是石蠟蒸氣凝成的石蠟的固體小顆粒,故選項正確.
故選D.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