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屬于爬行類動物,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動物,變色龍大都以樹為棲。避役的體長約15-25厘米,身體的特征一般都是身體側扁,背部有脊椎,頭上的枕部有鈍三角形突起。四肢很長,指和趾合并分為相對的兩組,前肢前三指形成內組,四、五指形成外組;
變色龍有哪些特點和本領?變色龍,學名避役,是主要產(chǎn)于東半球的樹棲爬行動物,廣泛分布于非洲地區(qū),體長約15到25厘米,身體扁平。生有細長可伸展的舌頭,用于捕食。雙眼突出,可以分別轉動360度。
記得有一天,我們一家人一起到動物園去玩。動物園里有很多動物,如老虎、獅子、猴子、長頸鹿等。我最感興趣的是變色龍,它們趴在樹葉叢中一動不動,全身的顏色和樹葉的顏色一樣綠,如果你不仔仔細細地瞧,還真發(fā)現(xiàn)不了它們,不愧是“偽裝高手”呀
變色龍四肢較長,其趾分成相對的兩組,八字形分開,便于在樹上活動。通常行動非常遲緩,多在樹上活動除求愛和產(chǎn)卵以外極少下地。
1、壁虎逃生的絕技就是扔掉尾巴,在它遇到強敵或被敵害咬住時,掙扎一番后就自動將尾巴脫落,離開身體的尾巴還不停地抖動,以達到迷惑敵人、趁機脫身的目的,而過些時候,壁虎的尾巴又能完好如初。這在生物學上叫“殘體自衛(wèi)”,不少動物都具有這種
變色龍的最大特點是皮膚顏色可以隨著環(huán)境、溫度、心情的變化而改變,主要用于偽裝、警告和傳遞信息,類似于其他生物的保護色與警示色。以上就是變色龍的主要特點和本領。
變色龍的皮膚會隨著背景、溫度的的變化和心情而改變;雄性變色龍會將暗黑的保護色變成明亮的顏色,以警告其它變色龍離開自己的領地;有些變色龍還會將平靜時的綠色變成紅色來威脅敵人。 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避免遭襲擊,使自己生存下來。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根據(jù)變色龍的本領發(fā)明了什么東西?
變色衣,迷彩服等。本回答被提問者和網(wǎng)友采納
哪些動物有變色的本領
1、變色鳥
變色鳥即巖雷鳥,別名雪雞,屬于松雞科,學名為 Lagopus mutus。
外貌酷似雌性野鴨。能像變色龍似地不斷變換羽毛的顏色偽裝自己。綠樹成蔭、百花吐艷的盛夏時節(jié),巖雷鳥身著深灰色的“旗袍”,外套暗褐色帶斑紋的“罩衣”,穿梭于茫茫林海間。
2、變色蛇
變色蛇是卡普阿斯泥蛇的一種,是近5年來發(fā)現(xiàn)的首例新蛇種。它是一種毒蛇,生活在印尼婆羅洲的卡普阿斯河流域,出沒于河流沿岸的濕地和沼澤地區(qū),主要以老鼠和魚類為食。
3、變色蛙
變色蛙,學名為Oreophryne ezra,是指美國國家地理網(wǎng)站報道的、2004年美國科學家在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南部山區(qū)一小片云霧林里發(fā)現(xiàn)的一個新蛙種。該種蛙的體色會經(jīng)歷“驚人”變化,堪稱“變色龍”:幼年是黑色,點綴黃斑,成年后則成了桃色,眼睛也變成藍色。
4、變色樹蜥
變色樹蜥為鬣蜥科樹蜥屬的爬行動物,別稱馬鬃蛇、雷公蛇、雞冠蛇。爬行綱。鬣蜥科。頭大眼小,身體淺棕色或灰色,背面具5—6條黑棕色或橫斑,尾部具深淺相間的環(huán)紋。多生活于稀疏樹林下、灌木叢中。我國分布于云南、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5、變色龍
避役(學名:Chamaeleonidae)(英語:chameleon)俗稱變色龍,蜥蜴亞目避役科爬行類,產(chǎn)于東半球,主要樹棲。特征為體色能變化。每2~3趾并合為二組對趾、端生牙,舌細長可伸展。鬣蜥科的安樂蜥產(chǎn)于西半球,亦稱為假避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變色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變色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變色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變色樹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變色龍
變色龍因為具有隨壞境迅速變色的本領,所以它捕食迅雷、準確。()
這句話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變色龍因為具有隨壞境迅速變色的本領,所以它能迷惑敵人更好的保護自己。捕食迅速、準確和他變色沒有因果關系。
壁虎和變色龍?zhí)由谋绢I區(qū)別
壁虎是通過折斷自己的尾巴逃生。變色龍是通過變成和景物一樣的顏色來蒙蔽對手以逃生。
什么動物有什么本領?
一、貓的眼睛一日三變:貓的眼睛,不僅早、晚不一樣,而且中午的時候,與早晚也不一樣。原來,貓的眼球睡孔很大,而且瞳孔“括約肌”的收縮能力也特別強。貓可以在不同的光線下,很好地調節(jié)與之相適應的睡孔。在早晨中等強度陽光照射下,瞳孔會形成棗核般樣子,在中午強烈的陽光照射下,其瞳孔可以縮得很小,像一根線那樣,在晚上昏暗的情況下,瞳孔可開放得像滿月那樣圓大。
二、小雞喜歡吃石頭子:雞和其他鳥類一樣,具有堅硬的嘴,叫角質喙,沒有可牙齒。這種嘴型使雞很善于啄取食物吃,但卻不能研磨食物。雞吃進石子,其實就是為了把食物磨碎。雞肫的肌肉通過強有力的收縮,雞內金和沙粒在雞肫的用力蠕動下,共同摩擦著食物。這樣將吃進肚里的米粒、谷物被磨碎,雞才能把食物徹底消化吸收。
三、撒哈拉銀蟻:已知最耐熱的昆蟲之一撒哈拉銀蟻,沙漠溫度高達70攝氏度,它們可以通過身體的毛發(fā)反射太陽的輻射以及卸載多余的熱量,使得自己的體溫保持到熱能極限,也就是53.6攝氏度,銀蟻不僅耐熱,其爬行速度也相當快。
四、海豚:海豚可以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的超能力。它們憑著這種能力,能夠準確判別障礙物或獵物的位置,能夠與自己的同類互相聯(lián)系,但至今科學家仍不知道為什么海豚能分辨出不同的魚反射回來的聲音。
五、變色龍:超級隱身技能變色龍,善于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此外它還有一雙奇特的眼睛,眼簾很厚,呈環(huán)形,兩只眼球突出,左右180度,上下左右轉動自如,左右眼可以各自單獨活動,不協(xié)調一致。
①貓,屬于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以伏擊的方式獵捕其他動物,大多能攀緣上樹。貓的趾底有脂肪質肉墊,以免在行走時發(fā)出聲響,捕獵時也不會驚跑鼠。行進時爪子處于收縮狀態(tài),防止爪被磨鈍,在捕鼠和攀巖時會伸出來。
②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chǎn)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③撒哈拉銀蟻以昆蟲和其他死亡的節(jié)肢動物為食。它們能在表面溫度高達70°C沙漠環(huán)境里生存,是已知最耐熱的昆蟲之一。撒哈拉銀蟻會在中午陽光最強烈時在撒哈拉沙漠里覓食,沙漠表面溫度高達70攝氏度,它們必須保證大多數(shù)時間自身體溫低于熱能極限,也就是53.6攝氏度。
④海豚,具有齒鯨類典型的形態(tài)學性狀:紡錘形的身體;單個新月形的呼吸孔;頭骨套疊,上頜骨向后擴展與額骨重疊;顱頂偏左的不對稱;圓錐形或釘狀的齒等。
⑤變色龍,蜥蜴亞目(Sauria)避役科(Chamaeleontidae)爬行類,產(chǎn)于東半球,主要樹棲。馬達加斯加東北部哈拉島的熱帶雨林里的變色龍從鼻尖到尾部總長29毫米,成年后的軀干長度僅有指甲蓋大小,可能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小的變色龍。
聲明:本網(wǎng)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